2018年7月19日和21日作業:仿北宋郭熙山水畫兩幅

北宋中期山水畫家郭熙,其山水畫極富特色,且不說其畫中所包蘊的哲思和畫理,單這蟹爪樹和捲雲皴石,就已經成為後世之典則、百代之標程。能夠親近大師,得其經典作品之沾溉,我輩幸甚。儘管臨仿難度極大,但每天進步一點點,也是一件樂事。

2018年7月19日臨《春江帆飽圖》。此前,網上度“古代山水團扇”,得一宋代郭熙畫風的大圖,為香港邦瀚斯 2014秋拍作品,網上標稱“佚名 山水團扇 水墨絹本 裱於立軸 直徑25.5cm。藏印:瑤圃平生珍賞(張瑜藏印,晚清金石篆刻家,揚州人,字瑤圃,與吳熙載友善);阮盦珍藏(況周頤藏印,1861-1926,晚清詞學四大家之一);自得齋福田茂所藏印“。

2018年7月19日和21日作業:仿北宋郭熙山水畫兩幅

佚名 山水團扇 水墨絹本 裱於立軸

見其為郭熙風格,便靜下心來臨了一天,基本完工後,發現兩株松樹右上的出枝怪怪的,似無所本。

2018年7月19日和21日作業:仿北宋郭熙山水畫兩幅

佚名 山水團扇 水墨絹本 裱於立軸(局部)

於是再度一下”郭熙“,發現網上有標稱藏於北京故宮的《郭熙春江帆飽圖》(如下)。很明顯,這樹枝有所本,松樹右側明顯是有樹幹的。

2018年7月19日和21日作業:仿北宋郭熙山水畫兩幅

宋 郭熙 春江帆飽圖頁 扇面 絹本水墨 縱26.2cm,橫27cm

2018年7月19日和21日作業:仿北宋郭熙山水畫兩幅

宋 郭熙 春江帆飽圖頁 扇面 絹本水墨 縱26.2cm,橫27cm(局部)

於是根據故宮藏本對臨作進行修改,今天又加工了一下上部的山體。越畫越不像畫了。

2018年7月19日和21日作業:仿北宋郭熙山水畫兩幅

臨郭熙《春江帆飽圖》水黑紙本 直徑42CM


2018年7月21日臨郭熙《溪山行旅圖》。所臨原圖來自網絡。網上標稱:北宋,郭熙,溪山行旅圖,縱26.3cm,橫24.7cm。

2018年7月19日和21日作業:仿北宋郭熙山水畫兩幅

宋 郭熙 溪山行旅圖頁 水墨絹本 縱26.3cm,橫24.7cm

2018年7月19日和21日作業:仿北宋郭熙山水畫兩幅

宋 郭熙 溪山行旅圖頁 水墨絹本 縱26.3cm,橫24.7cm(局部一)

網上又說了:“此圖淡彩畫岸壁溪橋、雜樹、途中行旅。畫上無名款,梁清標題鑑定為郭熙之作。此畫在畫風技法上雖然接近郭熙一派,惟筆簡略而不經意,與郭熙嚴謹靈活的意趣有別。”不管了,既然是郭熙風格的,就臨一下吧。從局部圖可以看得出,圖夠清晰。可是下面這個局部的左下角,那是一人一牛嗎?我看不清。

2018年7月19日和21日作業:仿北宋郭熙山水畫兩幅

宋 郭熙 溪山行旅圖頁 水墨絹本 縱26.3cm,橫24.7cm(局部二)

捲雲皴,捲雲皴,難畫,難畫。

2018年7月19日和21日作業:仿北宋郭熙山水畫兩幅

臨宋郭熙《溪山行旅圖》 水墨紙本 直徑42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