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的成長經歷,是對女排精神的另一種解讀

對於如今的中國女排來說,完全可以用機遇和挑戰並存,實力與不足同在來形容。中國隊既有自己的特長,也有自己的軟肋,不過,郎導雖然有時候自己也會批評球員,但她是一個堅持給球員信心,用正能量感染大家的人,正如最近幾名隊員在接受採訪時說的那樣,當他們覺得自己特別辛苦,快要頂不住的時候,看看將近六十歲的郎導,比他們起得還早,睡得還晚,每天都能精神抖擻站在訓練場邊等待他們,一切的辛苦都不是問題了。

朱婷的成長經歷,是對女排精神的另一種解讀

而在中國女排的所有球員當中,最穩定的兩名球員,或者說是最讓郎導放心的兩個位置,如果讓大家投票的話,相信大多數球迷會把票投給朱婷和林莉。必須承認,這幾年以來,兩個來自農村貧苦之家的孩子,用自己的成長經歷,對女排精神進行著屬於自己的解讀。

朱婷的成長經歷,是對女排精神的另一種解讀

朱婷,現在既是中國女排的隊長,也是全隊的進攻核心,在中國隊每次遇到困難,或者和對方打得膠著,特別較勁兒的時刻,我們常常能聽到她在郎導叫暫停的時候,堅定地說出那句——“給我!”是的,就是這兩個字“給我!”雖然不是什麼豪言壯語,但卻給了自己的隊友底氣、力量和決心,這完全是一種有擔當、有勇氣的最恰當表現。即使她現在還不滿24歲,而且已經坐擁世界第一主攻、國家隊層面世界大賽的MVP和俱樂部層面的MVP於一身,也依然還是那個保持著樸實和勤奮,低調和大氣於一身的鄰家小女孩本色。但是,她的這種低調,反倒讓大家更對她刮目相看,也把更多的熱愛和關注給予她。可以說,在中國所有體育行業的所有現役球員中,朱婷是獲得正面評價最多的一位,沒有之一。

朱婷的成長經歷,是對女排精神的另一種解讀

當大家把最好的讚美之詞都放在她身上時,當陳忠和指導和郎平指導這樣最專業的排球人士,都分別把“百年不遇的天才”和“她比我更強”這樣的真誠的讚美放在她身上時,她卻依然沒有一點翹尾巴的意思,而是把讚美還給她的教練郎導,還有和她一起摸爬滾打的女排姐妹,以及所有為中國女排的騰飛做出無私奉獻的人們。她在接受央視採訪時的那一句話“郎導就是郎導,鐵榔頭的名號誰也替代不了”,反倒讓人覺得,她的這種謙遜與懂得感恩的大將之風,果然配得上郎導的那一句“她比我更強”的評價。這也讓人想起,郎平指導在自己休假期間,特意飛去土耳其看望朱婷,還特意為她做可口飯菜的情景,這樣的一個“女兒”,又怎麼會不讓天下的母親喜歡和疼愛?

朱婷的成長經歷,是對女排精神的另一種解讀

不過,如果你以為朱婷就此知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她從來沒有放慢過前進的腳步,不僅在進攻上始終保持著高效率,而且無論在發球、一傳,還是攔網和小球串聯帶動防守反擊等方面,一直都是努力爭取提升自己的能力。依然不知疲倦地前進在成為更強的自己的路上。如今,亞運會和世錦賽的號角已經吹響,朱婷依然在和自己的隊友們一起揮汗如雨,張常寧、李盈瑩、袁心玥還有曾春蕾,都說又看到了自己新的進步,相信中國女排,不只眼前這一點進步,因為他們還有更大更遠的目標。讓我們一起把祝福給朱婷,也給中國女排的整支隊伍。因為我們始終相信,朱婷的成長經歷,就是對女排精神的另一種解讀。

朱婷的成長經歷,是對女排精神的另一種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