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氏騙局」崩塌!P2P爆雷潮來襲別再被薅羊毛

一場P2P洗牌大風暴已經開啟!今年以來,互金行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日漸凸顯,多個P2P平臺都陷入危機。

6月爆雷平臺超70家,7月剛過半已有66家平臺跑路、清盤、發佈逾期。近期暴雷平臺存在以高利率、高返現利誘;出借人虛假資金存管,擁有資金池;利用集合標或活期產品自融圈錢等特徵。在今年的爆雷網貸平臺中,唐小僧750億,善林財富600多億,聯璧金融估計超過400億,意隆財富350億,僅這四大平臺的資金就超過2100億元。

爆雷、跑路失聯事件頻發

就在今天(7月24日),一群人聚集在上海銀行(張楊路店)抗議維權。據說是在這家銀行購買的270億規模、100萬起購的理財基金,血本無歸!據在場人爆料,實際上這群人並非購買的是上海銀行的理財產品,而是購買的上海銀行託管的私募基金。因管理人失聯,投資人至上海銀行要求賠錢。

“龐氏騙局”崩塌!P2P爆雷潮來襲別再被薅羊毛

隨後有消息稱上海銀行已回覆“(代銷產品爆倉)系造謠,已報警,此非我行發行產品,也非我行代銷產品”。

那不是銀行發行或代銷的產品,到底是什麼機構的金融產品出事,引起投資人糾紛呢?據稱,這起事件的起因是四家阜興系私募基金公司暴雷,實際控制人跑路。

“龐氏騙局”崩塌!P2P爆雷潮來襲別再被薅羊毛

7月23日,九鬥魚APP彈窗推送一條消息:實控人耀盛投資管理集團控股股東原旭霖、柳慧軍已失聯,九鬥魚法人已前往報案,請各位投資人自行報警。

這條消息驚詫了不少投資人,有投資者表示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還懷疑是黑客所致,直接到打電話無人接聽才知道有問題。

目前九鬥魚的官網已無法打開。有多家媒體也證實,平臺實際控制人原旭霖、柳慧軍於今日失聯,旗下P2P平臺九鬥魚法人代表郭鵬已報案。

事實上,這不是P2P內部員工第一次報料平臺跑路或失聯的消息,此前,多多理財內部員工發佈官方微信推送稱:無法聯繫到多多理財實際控制人李振軍以及財務總監何永琴,兩人已準備跑路。多多員工與廣大投資者一樣同為受害者,呼籲廣大投資人就近報警,儘可能限制兩人的出境。

7月16日,上海永利寶APP也發佈推送的彈窗: “平臺董事長餘剛、董事兼CEO張玉豐已經失聯,請投資人速速報警進行維權。”

“龐氏騙局”崩塌!P2P爆雷潮來襲別再被薅羊毛

7月9日,多多理財官方微信號發佈公告稱,平臺情況已失去控制,無法聯繫到多多理財實際控制人李振軍以及負責平臺所有資金 流水的財務總監何永琴。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交易額近64億元,累計用戶達71.8萬人。

7月7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發佈微博稱,上海鴻翔銀票網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易某某已投案,稱公司的集資經營活動因資金鍊斷裂,已無法向投資人進行兌付。截至目前,銀票網平臺累計成交額140億元,累計用戶超69萬。

7月7日中午,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分局官方微博稱,對杭州雲端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截至目前,該平臺累積交易金額達45億元,累計用戶13.3萬。

7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發佈微博稱,對杭州優楊投資非法吸取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優楊投資的平臺叫做佑米金融,累計交易額為34.6億元,用戶98萬。

7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發佈微博:對杭州祺天優貸非法吸取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投資規模近79億元,註冊用戶數166萬。

事實上,6月份就已經有一批出問題的P2P平臺被曝光。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6月停業及問題網貸平臺數量為80家,其中停業轉型平臺17家,問題平臺63家,創下今年單月問題平臺爆發的最高峰。

“龐氏騙局”崩塌!P2P爆雷潮來襲別再被薅羊毛

近期暴雷平臺的四大特徵

1、以高利率、高返現利誘出借人

在行業綜合利率降至10%左右的階段,這些平臺還存在高達20%的高利率,如果再加上一些投標成功的高返現,綜合利率更加驚人!

2、虛假資金存管,擁有資金池

有些平臺雖然宣稱做了第三方資金存管系統,但是實際上是假資金存管,用戶的資金賬戶沒有一一對應第三方支付機構或銀行賬戶,而是直接進入了平臺在第三方支付機構或銀行開的大賬戶。

那些有“資金提現困難”的平臺,基本都是虛假存管,比如e租寶、善林金融等。

3、利用集合標或活期產品自融圈錢

發佈集合標或活期產品的平臺,通常打著靈活方便出借人的旗號來吸引人,但是這類產品通常都不能清晰地相對應底層資產,出借的資金去向不明,給平臺自融圈錢創造了極大機會,比如唐小僧、牛板金等。

4、以純信用標產品為主

這些平臺為了將自身的交易總量做高,營造大平臺的假象,吸引眾多吃瓜群眾入金,鋌而走險經營現金貸純信用標業務,沒有風控措施兜底。一旦大面積借款人出現違約和壞賬,平臺便陷入資金鍊斷裂的困境,導致投資人出借本息血本無歸,比如很多做現金貸業務的平臺,最終結局多為停業或者轉型。

監管在做什麼?

針對近期網貸行業出現的項目逾期增加、平臺退出增多、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廢債等現象,中國互金協會在京組織召開專題座談會。會議認為,要加強引導金融投資者和消費者關注相關官方網站和專業人士的正確解讀,勿被外界不實報道誤導,更不要信謠、傳謠,傷害平臺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要進一步發揮司法協作、資金存管、信息披露、信用信息共享等基礎設施手段作用,形成失信聯合懲戒。對確已不具備繼續營運條件、擬退出市場的機構,應警示和督促其制定清退計劃,增強退出全過程透明度。

同時,各地也遵循協會及銀保監會的指引,紛紛出臺相關細則。其中,深圳及廣州互金協會均下發了網貸機構應當安排好退出工作的相關通知;上海市及北京市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也都召開相關座談會,強調不跑路、不失聯、有需要的P2P機構應當制定清退計劃良性退出市場。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有平臺退出不可避免,關鍵是良性有序的退出才能不引起市場恐慌,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近三年投資者損失了2萬億?

爆雷潮之後,輿論的誇大和誤傳也讓市場情緒進一步陷入恐慌中。

在今年的爆雷網貸平臺中,唐小僧750億,善林財富600多億,聯璧金融估計超過400億,意隆財富350億,僅這四大平臺的資金就超過2100億元。據最保守估計,近三年投資者至少2萬億損失無法追回。

目前,警方尚未公佈上述的具體涉案金額。意隆財富為私募基金,善林財富主要是線下理財,實際並非P2P平臺,其他涉案金額也多為累計交易金額,存量規模才是損失規模,一般要比累計規模低得多。實際上,目前中國網貸行業存量貸款餘額規模也就1.3萬億元,歷史投資人損失的金額約佔餘額的3.2%。

爆雷潮還會持續嗎?

有分析指出按目前態勢任其發展,行業有硬著陸的趨勢。而硬著陸背後,最無辜的是大眾投資人,踩雷的損失了本金,未踩雷的想著割肉出局,羊群效應形成踩踏,又造成更大的損失。

網貸行業目前已經開始展開自救行動,平臺從集體倡議合規自律、加強和投資人交流、信息披露更透明、切實維護投資人利益等諸多方面,提升市場信心。接下來,合規優質的平臺將率先穩定,並獲得投資人的支持,而業務違規、實力不濟的平臺仍將加速倒閉。未來,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明確與務實執行,行業融資、上市等好消息越來越多,平臺退出也將逐漸緩解並進入正常水平。

如何避免成為被薅的羊

P2P行業已成為危險的標籤,然而越是危險的東西越是有人想要一試,新奇感、緊張感、僥倖心理俘獲著每一次的飛蛾撲火。行業創新是必然,包括現在大火的“幣圈”也成為了許多平臺甚至傳銷組織進行非法違規行為的外殼,

創新環境下對於投資對象的瞭解愈發重要,想要把風險降到最低就不能僅僅靠監管,用戶自身也應做到對投資項目的充分了解,而不是盲目相信、盲目投機。薅羊毛有風險,羊毛出在羊身上,誰不是那隻被薅的羊?

想要把風險降到最低,用戶也應做到對投資項目充分了解,而不是盲從投機。要堅決不投線下所謂的各類財富管理公司;堅決不投銀行存管未上線的網貸平臺;堅決不投未列入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整治名單的平臺;堅持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投前風險評估並要取得合法有效的借貸文件。法律人士也提醒,要遠離線下理財平臺,拒絕高利誘惑;老年投資者得學會分散投資,降低發生“意外”的幾率。

(本文內容綜合秦朔朋友圈、國際金融報等,信息旨在傳播與提示風險。)

搜索關注“今日財經見聞”公眾號(ID:acaijf)獲得更多價值資訊!“今日財經見聞”公眾號(ID:acaijf):精解財經價值資訊,意見領袖剖析經濟、解讀大勢,精準把握市場脈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