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風采 ‖ 葉文光:萬里援疆路,一生烏什情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簡介

葉文光,男,漢族,中共黨員,1992年畢業於衢州師範學校,大專學歷,高級教師。援疆前任衢州市柯城區航埠鎮中心小學副校長,2017年2月進疆任烏什第三小學副校長,任教數學和體育,先後榮獲烏什縣首批科學技術諮洵專家、省援疆指揮部優秀援疆教師、阿克蘇地區優秀援疆人才……

援疆之前,我在衢州鄉村學校工作了26年。

2015年,我的女兒考上了浙江大學。就在大家都恭祝我一身輕鬆,可以和妻子重歸“兩人世界”時,有一個在心中盤桓了許多年的念頭,又強烈地冒了出來:我想到祖國的邊疆去,去做一名援疆教師。

於是,每每到了選派援疆教師的時候,我都會特別關注。2017年2月,終於如願以償,獲得了援疆機會,毅然加入了衢州第九批援疆人才的隊伍,來到了離家萬里的南疆邊塞之地烏什。在受援單位烏什縣第三小學,我擔任副校長,協助校長分管學校教科研、體育及社團工作,任教一年級2班數學和體育。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面對這樣兩難的選擇,是退是留?

3月1日,正式開始了援疆支教工作,正當我克服了時差和氣候的不適、克服了教學工作上的“水土不服”、迅速適應烏什的生活工作節奏、主動融入援疆指揮部團隊和受援單位時,家裡發生的一件事,卻讓我對“援疆”的決定產生了質疑,想打退堂鼓。

入疆剛一個月,遠在家鄉的妻子病了、住院了、要動手術,卻因為怕遠方的我牽掛、擔憂,而對我封鎖了消息。當女兒在電話中不慎向我洩露了這個“秘密”之後,我一個七尺男兒,一想起這事就鼻子酸酸的,眼裡淚水直打轉。心裡的牽掛、糾結,讓我坐立不安,是走還是留,面對這樣一個兩難的選擇,我最終還是選擇留下來,為這裡的孩子留了下來!留下了我對一個個維吾爾族孩子的愛,留下了對教育事業的忠誠,也留下了對愛人的虧欠。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用心用情投入校園文化建設

在烏什三小,我發現學生課間運動量不夠,就建議學校在陽光體育活動上增加了跑操。由於學校場地小,我設計並畫好了跑操路線,並對全校學生進行訓練。

這裡的孩子缺少課外閱讀,我建議在教室後面要做圖書角,讓學生把圖書帶到學校共享,並積極出謀劃策,設計圖書角。見學校教學器材短缺,我自掏腰包,為學校買了籃球、皮球、乒乓球拍、跳繩、跳棋,豐富了學生的陽光體育活動,還捐贈一架雅馬哈電子琴和一臺手提電腦,用於教師教學。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從踏入烏什三小的第一天起,我就不斷鞭策自己,各項工作都要以身作則,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落實完成各項任務。把學校大大小小的工作,都當作自己的份內事,凡事以學校、教師、學生利益為出發點去思考、去落實,當好校長的幫手,為各個科室提供指導與幫助,與學校中層管理幹部共同商討各線的工作計劃、推進措施、操作要點等。努力營造內地老師與新疆老師之間融洽團結的工作關係,使工作開展更有條理、更有效果。

如今,學校陽光體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學生的書法、葫蘆絲、田徑、足球、剪紙、水彩畫、舞蹈、合唱等社團活動,成為學生最喜歡上的課。全縣小學生男子足球比賽榮獲冠軍,全縣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榮獲團體第一名。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用博愛的心關注學生

根植於愛的土壤,教育藝術之樹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我堅信:成功教育的第一要素,便是心中有愛。只要用真摯的愛去滋潤他們,把他們當成朋友,就會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喚起他們學習的熱情。

在日常教學中,我以真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以細心去了解每一個學生,以耐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在班級教學中,我扮演了多重角色,即是傳授知識的老師,又是關心冷暖的嚴父慈母。

三小的學生,大部分家庭經濟困難,有很多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他們有的是單親兒童,有的是留守兒童,有的是孤兒。面對這個群體,我一邊積極給孩子們送去溫暖,艾克熱木·肉斯旦木,阿不都拉·伊敏,謝·牙生……對這些家庭困難的孩子,我分別捐贈了衣服、棉被、鞋子以及學習用品。木拉迪力·買買提,祖木熱提·艾則孜……對這些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就經常利用課餘時間找孩子們談心、個別輔導。最近,這些孩子知道我援疆將要結束了,都哭著捨不得我離開,特別是謝依達·託合提叫了我一聲“爸爸”,把我感動的眼淚直流。

現在,學校建立健全了相關檔案,家長信息表、特殊兒童檔案,學困生輔導、德困生結對、特困生幫扶等措施一一出臺。只要為師一天,我就要像父母一樣關注著他們成長的點點滴滴。丹心熱血沃新花。有愛就不是負擔;有夢想,有責任,就不累;有使命,就不怕!

入疆以來,我共上課956節、校內外公開課12節、聽課65節、寫數學論文兩篇,到阿克託海鄉中心小學等學校送教4次,在2017年烏什縣學期結束統考中所帶班級獲得第二名。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用榜樣的力量帶動徒弟

啟事在教誨,成事在榜樣。

2017年的3月,我在三小帶了三名徒弟。她們因為剛參加工作,對身邊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心裡是一種漂泊不定的感覺。因此,經常找她們談心交流,總是親切的說上幾句“怎麼樣?適應了嗎?”“學生表現怎麼樣?”“上課感覺如何?”每次彙報課和提高課前,我幫她們選材、備課,課後及時地提出不足之處,指導該如何分析整理教材,如何在課堂中滲透政治教學思想。

對於“徒弟”,我要求做到:

一、多學習“一天不讀書自己知道,兩天不讀書對手知道,三天不讀書大家知道。”我常用這句話教育她們,使她們意識到: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使自己跟上課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理念理解自己的教育實踐。因此,我讓她們通過參加培訓、上網學習、閱讀有關雜誌等各種方式,獲取課改信息,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二、多聽課。只要一開學,只要有時間,不論是什麼科目的課,都可以去聽,這是多向其他老師學習的機會。我希望她們每次聽課後都應該向上課教師學習至少一個地方,這是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一種途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讓自己受益匪淺。

三、多動筆。平時應注意反思、積累,多寫些東西,朝科研型發展。一年半下來,她們教學水平都在不斷地進步提高。

四、如何備課?要求課前向師傅闡述備課的構思,備課時特別注意以終為始,也就是特別注意圍繞授課目標安排教學活動,而不是為了講內容而講課,更要體現在具體的每一個環節中,甚至對學生的每一句評價語言都是悉心琢磨,課堂上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2017年烏什縣學期結束統考中,徒弟所帶班級分別獲得第一、三、四名;指導教師參加比賽獲獎三人次,其中兩人參加阿克蘇地區比賽榮獲三等獎。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衢州有禮——浙疆一家親

自從踏上“援疆”之路,自從做了烏什三小的“葉副”之後,我就注意到了烏什小朋友與衢州小朋友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不同之處。那就是每當下課,烏什小朋友常常陷入“搶書大戰”,因為他們學校和家裡的課外書太少了。

我不禁想起了航埠小學的那些“老學生”,雖然這些學生都是來自小鎮、鄉村的孩子,可誰家裡沒有滿滿一櫃子課外書呢?要是能把“老學生”讀過好幾遍的那些課外書調劑到這南疆來,該多好!於是,我決定向後方的學校“求救”,募捐課外讀物。說幹就幹,我向柯城區教育體育局(文化局)寫了一封《倡議書》。

在“母校”航埠小學,我發起了“萬里相隔 心手相連”的捐贈圖書活動,為大家朗讀了倡議書,感動得小朋友們熱淚盈眶。大家紛紛從家中拿來了一冊冊圖書。有些教師甚至捐出了珍藏多年的限量版圖書。尼山小學、鹿鳴小學、新世紀小學、巨化三小等學校小朋友也獻上愛心滿滿的書籍。這次活動總共為烏什縣的小朋友捐贈了近3萬冊圖書。最後,3萬冊愛心書,都被各學校精心包裝後用託運的方式,送上了漫漫長途,跨越了千山萬水,終於來到了烏什縣第三小學、阿克託海鄉5大隊小學等學校孩子們的手中。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在捐贈現場,每位師生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因為,他們深知,這些是柯城學子傳遞的知識與愛心,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希望,同時也為自己開啟了一扇探尋知識和了解世界的心靈之窗。

在捐贈儀式上,學生代表米娜瓦爾·託乎提說道,正是有了這些“愛心大禮包”,讓今年的“六·一”兒童節過得更加有意義,以後會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長大後真正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這一本本書,為衢州小朋友和烏什小朋友之間,架起了一道美麗的愛的彩虹橋。

回顧一年半來的工作,是忙碌的,也是充實的。即將離別,很是不捨。

萬里援疆路,一生烏什情。

我慶幸自己有援疆的經歷。援疆是我無悔的選擇;烏什三小是我一生的珍藏,最美的回憶。

援疆风采 ‖ 叶文光:万里援疆路,一生乌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