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供電局科學實驗課堂:土豆不光能吃還能做電池

佛山供電局科學實驗課堂:土豆不光能吃還能做電池

家長與學生一起動手完成實驗。

什麼?無需使用電池,利用土豆發電就能讓鬧鐘正常運行?7月5日上午,“神奇的土豆”科學實驗課在佛山電力體驗館舉行,五十餘名學生和家長現場體驗了利用土豆發電的實驗,大呼過癮。

兩塊土豆片、兩根電線、四塊金屬片以及一個小小電子鬧鐘。實驗課上,在物理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及家長們將這四種看似不相關的物體組合在一起。隨後,神奇的現象發生了,在沒有電池的情況下,數字時鐘上顯示時間了。“我要把鬧鐘拿回家放在床邊,每天叫我起床!”來自東平社區的小冰拿起自己組裝的土豆鬧鐘興奮地向老師們展示。

佛山供電局科學實驗課堂:土豆不光能吃還能做電池

一名學生向老師展示實驗成果。

原來,利用土豆發電並不是老師對土豆施加了“魔法”。其背後的原理是,灰白色的金屬鋅片比較活躍,容易失去電子,黃色的金屬銅片比較懶惰,不容易失去電子。當鋅片和銅片之間有酸性液體存在的時候,就會發生化學反應;而土豆中含有酸性物質,土豆與鋅片接觸後會發生化學反應,首先失去電子,電子從鋅片流向銅片,於是就形成了電流,此時土豆就變成了一個化學電池,數字時鐘有了電就開始工作了。

活動也吸引了家長們紛紛加入到實驗的隊伍中。一名家長表示,佛山供電局電力科普月系列活動不僅大大豐富了學生們的暑期生活,也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學習了不少物理、電力方面的知識。

本次活動是2018年佛山供電局電力科普教育月系列活動的第六場,通過組織學生們動手進行科學實驗,學習掌握電流的相關原理,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掌握正確的安全的用電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