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東安:鐵腕「拍蠅」羸民心

東安縣蘆洪市鎮雄塘村黨支部書記王先華貪汙、侵害危房改造資金問題被市紀委通報,這一消息不脛而走,在全縣黨員幹部和群眾中迅速形成熱議。2017年,王先華在擔任山塘村村主任期間,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貪汙危房改造資金3000元;違反群眾紀律,侵害群眾危房改造資金4000元。2017年12月,王先華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這是東安縣嚴懲“蠅貪”毫不手軟,羸得群眾讚譽的一組鏡頭。

“‘群眾利益無小事。’‘蠅貪’雖小,但損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的獲得感,相對於‘老虎’,群眾對眼前嗡嗡亂飛的‘蠅貪’更為深惡痛絕,我們必須鐵腕‘拍蠅’,健全制度,剷除‘微腐敗’滋生的土壤,不斷增強群眾對正風反腐的獲得感和認同感。”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廖勁松表示說。

今年上半年,東安縣紀委堅持“穩中求進”基本工作方針,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反腐懲惡,將工作重心下移,瞄準群眾利益的契合點、敏感點,開展各項專項整治行動,把以下“三類情況”作為專項整治的重點:一是重點人員。即已經蛻變為“蒼蠅”的鄉鎮場和村(社區、居委會)幹部、基層站所工作人員;二是重點領域。即扶貧、民生項目資金的撥付使用情況,扶貧領域特別是農村基層幹部的作風問題,“1+4”專項治理工作,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突出問題等領域;三是重點問題。即群眾反映強烈的尤其是引發越級訪、集體訪和群體性事件的。特別是狠抓了全市作風建設“春雷”行動,今年3-6月,全縣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共查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工作紀律及違反市委禁酒令等“新四風”問題427個,立案34起,黨政紀處分34人、組織處理777人,通報典型案例7起。同時,縱深推進“雁過拔毛”和“糾‘四風’、治陋習、樹新風”兩項專項整治,嚴肅查辦了一批“雁”式腐敗問題典型案件,發現和受理“雁”式腐敗問題線索184條,立案21件,查處15人,黨政紀處分13人,追繳資金10.1萬元。其中,涉及扶貧領域問題線索105條,立案17件,查處12人,黨政紀處分11人。深入開展“糾‘四風’、治陋習、樹新風”專項整治,發現黨員幹部在違規發放津補貼、涉賭涉毒、酒駕醉駕、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等問題10個,立案16起,查處17人,黨政紀處分16人、組織處理1人。

“鐵腕“拍蠅”雖不像重拳“打虎”那樣反響強烈,但卻事關基層群眾的切實利益,決定民心的得與失,這既是反腐敗鬥爭在基層一線的延續深入,更是彰顯出瞭解決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堅定決心。要有效回應群眾的期待,進一步提升懲治‘蠅貪’信心,下大力氣解決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以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實效取信於民。”縣委書記馮德校在專項治理工作推進會上強調說。 (蔣東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