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本期嘉賓: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徐利敏

《北方農資》記者 甄素娟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 / ///

嘉賓談作物病害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馬鈴薯早疫病

病原:茄鏈格孢。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病害症狀:早疫病在苗期至成株期期間均可發生,病原菌可侵染葉片、葉柄,也可侵染塊莖。染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水漬狀小點,後期葉片病斑黑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具同心輪紋,病健交界明顯。葉柄受害時病斑呈黑色,長圓形,且具有同心輪紋。溼度大時,病斑上生出黑色黴層,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發病嚴重的葉片乾枯脫落,田間植株成片枯黃。塊莖染病產生暗褐色稍凹陷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分明,病部皮下呈淺褐色海綿狀幹腐。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發病條件:溫度25℃-28℃、相對溼度80%以上;或連陰雨天,風雨天;瘠薄地塊、肥力不足、植株長勢弱時發病重。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防治方法

1.選用抗、耐病品種,適當提前收穫。

2.選擇土壤肥沃種植,增施有機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及時清除病殘組織,深翻曬土,減少越冬菌源

4.藥劑防治

75%百菌清+70%託布津(1:1)1000倍液;30%氫氯化銅+70%代森錳鋅(1:1)600-800倍液;40%三唑酮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5%丙森鋅600倍液噴霧。防治1-3次,10-15天1次,交替噴施,前密後疏。

馬鈴薯晚疫病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病原:致病疫黴屬。

症狀:馬鈴薯晚疫病菌初期是寄生在活體植物中的寄生菌,可侵染馬鈴薯葉、莖及薯塊。病害侵染葉部時,從葉尖或葉緣初期出現褪綠水漬狀小斑,後期會呈圓形或半圓形暗綠或暗褐色大斑,天氣潮溼時病斑迅速擴大,病健交界部位產生白色黴層,在葉片背部尤其明顯。乾燥時病斑處變褐,乾枯,病斑變脆易裂。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在馬鈴薯發病後期,其莖部或葉柄處呈現褐色條斑,葉片乾枯、萎蔫、下垂、捲縮,發病部位呈現黑色枯焦腐爛狀。通常發病時出現莖葉枯死、塊莖腐爛等現象。

嚴重時組織壞死軟化,造成葉片和莖組織死亡。薯塊感病,初生淡褐色或灰紫色不規則病斑,稍凹陷,薯塊病部的皮下薯肉變褐壞死,病健交界處不明顯,病薯易被其它腐生菌侵染而造成複合侵染。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發病條件:典型的流行性病害,氣候條件合適時從發病到全田枯死不足15天。夜間不低於10C,白天不超過24C, 天氣陰雨連綿或多霧、多露,相對溼度高,有利於發病流行。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選用無病種薯,減少初侵染源。

3.加強栽培治理,適期早播,選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田塊栽植,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4.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灑72%克露或克霜氰700倍液;69%安克錳鋅900-1000倍液;5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8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64%殺毒礬 5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一線資料」馬鈴薯疫病權威解讀,看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