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回憶求學經歷 退役後就上北大:數學考了38分

昨日,2000年悉尼奧運會女子平衡木冠軍劉璇回憶了當年的運動和求學的經歷。

如今的劉璇,已經是多棲發展,且事業紅紅火火。但在奪得奧運金牌前,和在北大求學期間,她都經歷了相當的困境。

奧運冠軍回憶求學經歷 退役後就上北大:數學考了38分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劉璇的成績並不理想。奧運會後,劉璇的主管教練出國了,她說自己就像一個被遺棄的小孩,只能被迫加入其他運動員的訓練組,刻苦訓練:“在新的組裡我天天都有種不是親生小孩那種自卑感,但又覺得這機會來之不易,在這種狀態下我暗暗給自己發誓,我要比之前任何時候都要努力。”

20歲,對於一名體操運動員,尤其是女子體操運動員來說,是相當“高齡”的。不過,2000悉尼奧運會,劉璇站在了最高領獎臺上,奪得了平衡木的冠軍,“璇美人”擁有了大量的粉絲。

奧運冠軍回憶求學經歷 退役後就上北大:數學考了38分

悉尼奧運會後,劉璇急流勇退,併成為北京大學新聞系的一名本科生。劉璇曾經回憶道:“說實話我感覺很吃力,甚至有些迷茫。在老師和同學眼中,我還是那個世界冠軍,而不是劉璇,我好像被孤立了,根本融不進他們的圈子。你無法體驗我當時的心情,一年的磨合他們才接受了我。”

讓劉璇印象頗深的是第一次考試——高等數學,這對於幾乎沒有數學基礎的劉璇來說,相當困難:“這就和把現場的你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揪到體操賽場上,逼著他上雙槓做大回環似的。你們知道這有多難啊。”因為只考了38分,劉璇不得不參加補考。

奧運冠軍回憶求學經歷 退役後就上北大:數學考了38分

不過,憑藉運動員積累下的頑強毅力,劉璇還是順利從北大畢業了。劉璇說:“你是奧運冠軍,但在你做學生的時候,唯一能參考的標準就是學生的標準。我考不及格的時候,老師不會因為你是奧運冠軍就給了你特殊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