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爲高效能教師?教你學會「可見的學習」|每周一書

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教你学会“可见的学习”|每周一书

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教你学会“可见的学习”|每周一书

“可見的學習”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教育研究所主任約翰哈蒂提出的,他帶領自己的團隊梳理了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所有的教育研究成果,分析了所有能夠影響學生成績提高的因素,最終歸納出了138個影響學業成就的重要因素。

結論是“教師及反饋的力量”是影響教育最重要的因素,換句話說,教師是所有因素當中對學生學習影響最大的一個。

《如何成為高效能教師》這本書分享了高效能教師的三個特質,教你通過課堂管理、掌握課程等教學實操,提升自己的工作效能,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而提高教師的效能,就必須把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結合在一起,把整個學習過程變成一個看得見的過程,這就叫“可見的學習”。

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教你学会“可见的学习”|每周一书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01

“可見的學習”的兩個層次

所謂“可見的學習”,包含著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要讓學生的學對老師是可見的。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影響因素眾多,老師必須去了解這些因素,而且能夠利用甚至突破這些因素。誰掌握了這一點,誰就掌握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金鑰匙。這就是讓學生的學對老師是可見的。所以教師必須去進行研究、觀察和分析。

第二個層次,要讓老師的教對學生也是可見的。

很多時候學生進入課堂,就好比進入了一列悶罐車,老師要教什麼?學生不知道。這節課的目標是什麼?學生不清楚。老師今天會講到哪兒?進度是什麼?學生依然是一頭霧水。他是蒙著開始學習的,所以在學習中不知所措,也缺乏主動性。

怎麼樣才能讓學生清晰地知道他在幹什麼?這就叫做讓老師的教對學生是可見的。讓學生從一開始學習,就知道今天我的學習目標是什麼,老師會通過哪幾個環節讓我熟悉、懂得這個過程,我怎麼去檢驗自己的學習是否達到了這個目標,這都是“可見的學習”的題中之義。學生如果懂得了這一點,它就掌握了學習過程的諸要素,即使將來沒有老師在身邊,它也能夠自己學習,自己評價,甚至自己修正。

所以,通過讓學習可見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02

如何讓學習過程對學生可見?

那麼如何才能在教學實踐中,做到“可見的學習”呢?

在這本書的配套課程《30天重塑你的課堂》中,作者分享了實現“可見的學習”的三條路徑,也就是通過課堂管理、掌握課程和對學生的積極期望,讓學習過程對學生可見。其中所提供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都是體現“可見的學習”這個理念最好的實操方案。

課堂管理。課堂管理技能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營造出富有成效的學習氛圍,二是教師能夠帶動學生積極參與相互合作。

一般情況下,為了使教學和學習能夠順利的進行,教師必須去創造一個良好的秩序井然的課堂環境。但是我們也會發現,簡單粗暴的管教方式對課堂管理是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的。就像你不可能去管教一家商店一樣,你只能去用心的經營它。你通過對這家商店的人財物這些要素進行合理的搭配,才可能提高商店的效益。

課堂管理其實也是這樣,我們只有採取各種各樣科學合理的程序,把課堂當中的資源,包括人、教材、課程等,進行一種合理的搭配,我們才能實現課堂環境的最優化,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堂管理。

掌握課程。對學生來說,掌握課程就意味著它要對一個概念的理解程度達到相應的要求,或者它也要對一項技能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無論是概念的理解程度,還是技能的熟練程度,其實都有賴於教師對課程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說教師掌握課程的全部目的就是要為學生掌握知識而教,為了學生的學而教,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教而教。

所以教師必須懂得如何去設計課程,只有你懂得如何去設計課程,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才能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師還要懂得如何去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這裡所說的檢驗不僅僅是考試,更重要的是評估。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你才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然後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所存在的問題。

積極期望。積極期望意味著教師始終相信學生有能力學好。其實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值,往往就是學生能夠達到的高度。如果你堅信學生的能力很強,超出了一般的水平,那麼這個學生往往也會表現十分優秀。因為你向他傳達了一個積極的暗示:你能行,你能達到,你能做得很好。但是如果相反,你認為某個學生能力十分低下,那他最後也會像你想的那樣表現特別低劣。為什麼呢?因為無形當中你已經向他傳遞了一個消極的暗示,你不行,你怎麼努力都達不到。

現在請你回想一下,我們所喜愛的一些商場、餐館或者是酒店,它們有沒有具備一些共同的特徵?我們會發現我們喜愛的這些經營場所,一般都能夠為我們提供豐富的產品或者是優質的服務。這些場所的精細化管理達到了相當的水準,而且他們能夠時刻為顧客著想,這些不正體現了這些商業組織的效能嗎?

如果我們把這些消費者的體驗移植到我們的課堂當中,我們來感同身受地理解一下學生的學習體驗,我們就會驚訝地發現,其實學生所喜愛的課堂,同樣具備了跟上面的經營場所相似的三個重要特點:

第一,課堂管理是井然有序的,所有學生可以高效地學習。

第二,在這樣的課堂上,每一個老師都精心準備自己的教學內容,所以學生能夠充分地學習,充分地解決自己學習過程當中所有的問題。

第三,教師相信每一個學生。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安全、得到鼓勵的環境當中,學生可以快樂地學習。

想一想,這樣的課堂哪個學生會不喜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