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時候是單幹好還是合夥好?幾個合伙人創業迴避這4條風險!

政治家丘吉爾曾說過:“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去年5月,“羅輯思維”的兩位創始人羅振宇與申音分手。此前,申音佔股82.45%,羅振宇佔股17.65%。隨著羅輯思維的火爆,利益分配日益模糊。從一定意義上而言,最初的股份結構為雙方的分道揚鑣奠定了基礎。最終,以羅振宇獨立運營羅輯思維宣告事件結束。此類問題很多……

創業的時候是單幹好還是合夥好?幾個合夥人創業迴避這4條風險!

創業——合夥?單幹?

創業的時候是單幹好還是合夥好?自行創業和合夥創業都各有其優缺點,自行創業的優點是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個人說了算,這樣就有利於減少不必要的意見和分歧,但是自行創業則必須獨自承擔經營的風險,在籌措創業資金時也有一定的困難。

合夥創業則有多人可以與你一起承擔風險,任何事情都有人一起分擔責任和參與決策,大大降低經營者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此外在籌集資金方面也相對容易 一些。但隨著企業的成長,也很可能會產生一些諸如企業發展規劃、分配原則等方面的分歧。事實上,如果你的公司想做大,沒有一個好的合夥團隊是做不成的,例如阿里巴巴的成功,新東方的名氣,小米公司的爆發力都是團隊的結果。

創業的時候是單幹好還是合夥好?幾個合夥人創業迴避這4條風險!

合夥

幾個合夥人一起創業最忌諱幾點:

1、合作目的與目標不一致:信仰趨同,一定要找跟你有共同價值觀、文化、夢想的聯合創始人。你的合夥人與你的創業目標要一致,對項目的想法和期望和你一樣。

2、能力和技術不互補:合作之前要絕對的瞭解你的朋友是什麼性格,能力等, 合不合適一起做事。你與合夥人之間的能力和技術要互補,不互補那可以考慮放棄合夥。很多創始人喜歡去找自己過去單位的同事,其實這是不對的,你要找跟你能力差異互補的人,而不是能力完全相同的人,因為那樣會產生競爭、分歧和矛盾。有人擅長營銷、有人擅長技術、有人擅長產品,這就是能力的差異互補。

創業的時候是單幹好還是合夥好?幾個合夥人創業迴避這4條風險!

合夥 創業

3、與合夥人之間職責不分明:職責不分清,合夥人什麼事都要管,反而都管不好。萬一出了事,還可能出現互相扯皮、推卸責任的行為。

4、與合夥人之間的股權分配不清晰:無論跟多好的朋友創業,實力如何,總有一個要出來做Leader ,如何用股權機制讓朋友之間能更好的合作,這才是關鍵。股東間級別要有主次,而且一定要先簽訂一份書面協議,不要口頭約定,所謂口講無憑。

創業的時候是單幹好還是合夥好?幾個合夥人創業迴避這4條風險!

合夥

原則上,小本生意比如說開個小店鋪等一般投入不大的生意還是單幹較為合適,經營模式越簡單越好。如果是投資規模較大的生意,可以考慮尋找一個或多個適合的合作伙伴一起創業。對於股權分配比例問題,著名天使投資人蔡文勝提出了一種獨特的分配方法:"未來可能出大錢的人佔小股,然後找到能幹的人佔大股。如果你只是用更高的薪水僱傭對方,那麼如果他夠牛,他遲早會自己出去幹。你只有運用合夥人制度,讓他成為合夥人,他才會更努力地奮鬥,企業形態才會發展。“,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