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人工智慧、區塊鏈和媒體大腦將給傳媒業帶來顛覆式創新

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媒體大腦將給傳媒業帶來顛覆式創新。傳媒業需要基於這些技術的新的智能製造。這種製造是在數字資產重新配置基礎上的生產關係的再造,以及由此帶來的生產力前所未有的釋放。整個傳媒價值鏈都將可能被顛覆式改造。

有人說2018年將是人工智能垂直落地年。傳媒業將是重要的垂直落地行業之一。人工智能高歌猛進,區塊鏈又異軍突起,以其分佈式記賬、去中介化的信任機制以及智能合約等核心特徵,使得真正意義的點對點交換與合作成為可能,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也使得數字資產配置水平和效能大大提高。

解析,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媒體大腦將給傳媒業帶來顛覆式創新

1983年英國物理學家彼得·羅素出版的《地球腦的覺醒》提出,每個人的大腦都是“地球腦”的一個“腦細胞”,互聯網就像大腦神經使我們這些“腦細胞”相互作用,結合成具有神經系統特徵的自組織巨型網絡。今年以來,谷歌、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推出這種互聯網類腦架構,並基於自己的核心和優勢業務逐步建構不同領域、不同面向的“大腦”。傳媒業也急需構建這種類腦智能巨系統,即媒體大腦,從而真正邁進智慧媒體時代。

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媒體大腦將給傳媒業帶來顛覆式創新。傳媒業需要基於這些技術的新的智能製造。這種製造是在數字資產重新配置基礎上的生產關係的再造,以及由此帶來的生產力前所未有的釋放。整個傳媒價值鏈都將可能被顛覆式改造。

第一,傳媒業創意鏈的改變。創意的過程發生變化,現有傳媒業創意主要由傳媒專業人員完成,最多是在個別領域可以由人機互動產生,如PGC(專業生產內容)+MGC(機器生產內容)等。而智慧媒體時代,創意的生成、完善、實現和轉化將更多地依靠人(創作者)—機互動,乃至人(創作者)—機—人(用戶)互動完成,真正實現了我稱之為的眾創(crowd-creativity);創意的類別也會拓展,即藉助人工智能等,創意更加垂直、細分,也更加在原來無法出現創意的領域和niche(利基市場)空間湧現;創意的知識產權保護將真正實現,媒體業是區塊鏈領域很好的應用場景。在人—機—人之間的創意交換、互動與交易真正可以無縫實現。

第二,傳媒業生產鏈的改變。生產過程將非線性化和網絡化,即所有生產要素可以網絡化多點配置;生產方式完全協同化,在人—機—人的協同中完成產品,實現我稱之為的眾產(crowd-production),區塊鏈提供了這樣的“網狀協同”的技術條件,媒體大腦提供了非線性生產平臺。

第三,傳媒業流通鏈的改變。區塊鏈可以使交易、流通的原有中介渠道消失或重組,這種去中介化的特徵使得傳媒產品可以與任何時空與任何用戶見面,並且都有記錄;傳媒產品和服務流通將出現新模式,如非線性的流通、壟斷渠道和平臺地位將更加式微,生產者、產品與用戶之間的智能合約使得產品和服務點對點之間的可信任傳播變得可能,從而降低價值的流通成本,提高價值的效益與效果。

第四,傳媒業消費鏈的改變。不再是傳播者主導媒體消費,而是我(用戶)主導的,智能匹配的媒體消費,媒體消費主權改變了;場景化、智能化是傳媒消費的基本形態,傳媒業的各種媒體大腦,乃至用戶自己生成的媒體大腦,相當於媒體助理,通過蒐集、過濾、整合、優化、匹配、參與等生成用戶所需的產品與服務、消費方式、消費場景,沉浸式、體驗性消費將大量落地,從而實現供給與需求的完全匹配。

第五,傳媒業業態的改變。區塊鏈保障的知識產權,催生傳媒業進入多業態商業模式,傳媒業核心競爭力的IP實現全產業業態的開發與應用,既可以實現經濟學意義上的規模經濟,更便於實現範圍經濟。隨著技術的成熟,接下來幾年我們將會看到很多基於區塊鏈主鏈上的垂直應用的出現。傳媒業全產業鏈、全業態、全市場佈局發展成為可能。

看到這些,我對未來媒體世界充滿憧憬和信心,也對當下的傳統媒體充滿期待,儘管這種期待中憂患頗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