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則無魚」的下一句是什麼?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但下面還有幾句話,是:冕而前旒,所以蔽明;姓纊充耳,所以塞聰。這句話是中國人的經驗之談,也是中國人的智慧總結。古往今來,多少智者正是看穿其中奧秘,才能縱橫天下,成就事業。也有多少迂腐之人,因為看不透這層道理,一味地清高自詡,最終一事無成或者四處碰壁。

回到現代社會,這句話修改後也有很好的現實意義:“水至清則無魚,情至深則無感”。意思是,就像水太清以後,就不會有魚,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太深了,往往就沒有感覺了,可能就不會再珍惜。就像天天吃蜜糖,誰還知道什麼是甜的?看我們現在很多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父母都是默默地為子女無私地奉獻,有多少子女真正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與深深的愛?

朋友的缺點,你能包容;伴侶的缺點,你能容忍;同事的不足,你能用包容之心給予其鼓勵,那麼,你的世界將不同,你將獲得一個和諧溫馨的世界,這裡朋友樂融、夫妻融洽、工作順利,事事也將順心。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你若對人好,別人也將對你好。


人性中的正能量,總是在內心矛盾衝突的過程中,正、負兩方面自我較量。當正能量佔上風時,必能克服人性中的惡念,私念和雜念,行善事、做好事、益社會;若惡念佔上風,必行惡事、結惡果。一個人百分之百的正能量,是難以做到的,天下哪會有完人。所以,我們既要用道理去服人,又要以德育教化於人,以法制懲治於人,堅持常抓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堅持長久地改造世界觀,堅持給人認錯、改錯、糾錯的機會,促進社會不斷文明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