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華:做新時代法治建設的踐行者和公平正義的守護人

——《人民法治》記者專訪上海高級律師李小華

人民法治網上海訊(記者:劉傳紅 陸慶峰)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都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律師作為我國司法的實踐者和推動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近日,《人民法治》雜誌社記者有幸專訪了上海高級律師李小華。

李小華:做新時代法治建設的踐行者和公平正義的守護人

李小華,上海人,高級律師,上海李小華律師事務所主任。擔任中國行為法學會金融法律行為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法學會訴訟法研究會副會長,反金融欺詐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金融刑法研究所特邀研究員,上海市黃浦區人大代表,黃浦區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委員,黃浦區工商聯瑞金商會會長,黃浦區工商聯(商會)法律服務中心主任。榮獲“2012律政年度精英律師”榮譽稱號。

執業二十餘載,辦案成績卓然

李小華:做新時代法治建設的踐行者和公平正義的守護人

作為上海市資深的刑事辯護律師,李小華律師擅長金融、經濟、職務類法律風險防範和辯護。在從事法律服務的二十多年裡,他承辦了數百起在上海乃至全國極有影響的案件。比如轟動上海乃至全國的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控的某公司原總經理馬某合同詐騙20億、挪用資金16億元案件和某集團董事長秦某貪汙1.61億元案件,李律師作為刑事辯護律師,通過認真研究分析案情,精心準備依法辯護,最終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對馬某上述兩項指控不能成立的判決以及對秦某其中貪汙1.25億元的指控不能成立的判決。此外,他還擔任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的騙取出口退稅(涉稅8.7億元)、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韓國籍公民梁某故意殺人案(被害人泰國籍女友)、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的吳某等七人制造毒品案(2噸餘)、上海首例騙購外匯案(2億美元)、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被告人戚某金融憑證詐騙案以及新加坡籍公民戴某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涉案金額6542餘萬元)、集資詐騙(涉案金額6775萬元)案等一系列重大案件的辯護律師。通過精心辯護,既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又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熱心公益事業,關注弱勢群體

李小華律師不但代理大案要案,對一些弱勢群體的求助,他也來者不拒,無償提供法律服務。他向記者講述了這樣兩個案例:一個是《硫酸毀新娘:單戀暴行震驚上海》的故意傷害案:一個單位裡的男女青年相戀,水到渠成地結婚。另一位女同事,對新郎心儀已久,使用手機短信等手段不斷騷擾,在得知“有情人終成眷屬”已經到民政部門登記後,便用濃硫酸將23歲的新娘從上到下澆了個透。隨後被告自首到區法院接受審判。另一個是《少年被害於無端猜疑》故意殺人案:被告懷疑鄰居戳壞自行車輪胎,向鄰居13歲的兒子胸部、腹部連刺30餘刀。李小華律師無償為兩個案件被害人家屬提供法律服務,使犯罪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談及對這兩個案件的看法,李律師說:“這兩個案件的當事人都是弱勢群體,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能否解決好弱勢群體中的社會矛盾,關係整個社會結構的穩定。維護好弱勢群體的權益,事關國家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

理論結合實際,推動訴制改革

李小華:做新時代法治建設的踐行者和公平正義的守護人

李小華律師曾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兼職教授、上海財經大學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兼職研究生導師以及華東政法大學碩士論文答辯主席等職,並在上海交大設立“李小華刑事法獎學金”。在執業以及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他側重於理論結合實際,將刑法學理論與律師實務緊密結合,並積極參與舉辦法治論壇、發表學術文章等,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盡己之力推進訴制的完善和改革。在由長寧區人民法院等主辦、上海市法學會訴訟法研究會、上海李小華律師事務所協辦的《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實務問題研討會》上,李律師作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被告人權利保障與律師作用發揮》主題演講,得到了相關專家和領導的認可。他的中國名律師辦案實錄、李小華律師辦案專輯——《讓證據出來說話》,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

成立律師所,搭建服務平臺

一己之力畢竟是有限的,為了更好的做好法律服務工作,2004年,李小華律師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律師事務所,律所以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為客戶提供優質法律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宗旨,以金融、經濟、職務類犯罪辯護及法律風險防範為特色,並提供企業投資併購、融資上市、知識產權保護、房地產事務、民商事糾紛、常年法律顧問等法律服務。

律所擁有一批高學歷、高職稱、辦案經驗豐富的資深律師和專家顧問,辦理諸多在上海乃至全國有重大影響的訴訟及非訴訟案件。律所還設立疑難案件研討會專家組,對於重大疑難複雜案件,特聘來自著名高校、法學研究所的專家進行論證並提出最佳解決方案。

目前,律所的客戶包括世界500強企業、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演繹單位、大型知名房地產企業、文化創意企業、大型集團公司等,並擔任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黃浦區工商聯(總商會)等單位常年法律顧問,入選中信銀行上海分行貿易融資業務法律顧問項目供應商。律所繫中國商標局首批備案代理機構(律所),獲得首批“上海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機構”認定。律所還被列入美國領事館推薦提供法律服務單位。

李小華:做新時代法治建設的踐行者和公平正義的守護人

通過以李律師為首的全體律所人員的努力,律所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律所培養了一批以法學碩士為主的優秀青年律師團隊,蔣冰冰律師榮獲了“上海市黃浦區第一屆優秀青年律師”。律所連續五屆獲評上海市文明單位,獲評上海市“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範點和“五好黨組織”、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司法部律師行業創先爭優先進集體等上海和全國榮譽稱號。香港文匯報以《縱橫中外法律界、聲名遠播海內外》專題報道了李小華高級律師及其團隊。

談及律所未來定位和發展方向以及戰略規劃,李律師告訴我們,未來律所在堅持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基礎上,圍繞上海市委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建設五個中心、打響四個品牌等任務,服從國家戰略和上海工作大局,為構築上海發展的戰略優勢營造良好法治環境,重點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一、做好金融法律服務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和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律所在全面協調推進依法治國,健全金融法治建設過程中,要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等法律服務,包括律師盡職調查、出具法律意見書,加強法治宣傳,舉辦金融法治論壇,有效防範金融風險,保障經濟與金融良性循環。二、做好執行法律服務工作。2018年是“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決戰之年。律所為解決執行難提供法律服務。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被執行人、協助執行義務人、擔保人等負有執行義務的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應當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處罰。在執行自訴方面,律所為執行申請人提供刑事自訴的法律服務。

貫徹十九大精神,做好法律服務工作

談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李小華律師坦言,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有責任也有義務嚴格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盡已之力推進我國法治建設進程。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做好普法宣傳工作。十九大報告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中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要加大普法力度,讓人民群眾知法、學法、懂法、守法,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同時不觸碰法律,維護法律的尊嚴;二、為涉產權的刑事申訴提供法律服務。2018兩高工作報告均重申了產權保護的重要性,將加大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當做犯罪處理。因此,律所將進一步在涉及產權保護以及再審申訴過程中提供法律服務。三、參與訴前調解,化解糾紛,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律所自2006年起,與街道簽訂協議,設立“李小華人民調解工作室”已有11年,調解工作確實有效。為街道決策層在作出涉及面廣、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事項時,提供相關法律論證;為街道調解社工進行法律培訓等,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和法治宣傳普及提供法律服務。後續將持續參與訴前調解,為防範經營法律風險,推進良好營商環境建設打下基礎。

訪談最後,李小華律師告訴記者,在新時代,他將帶領自己的團隊踏上新的征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如既往地搞好法律服務工作,做一名合格的法治建設的踐行者和公平正義的守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