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1342名領導幹部落實消防安全「包保」責任制

今年以來,臨沂市委、市政府堅持消防工作“動真格、敢碰硬”,轉變過去慣性工作模式,將領導幹部消防工作陣地推進至監督管理一線,落實16名市級領導、126名縣級領導、1200名局級幹部消防安全“包保”責任制,實現社會面火災防控工作效能最大化。

黨委政府高位統領上下齊抓

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國務院辦公廳《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和省政府《山東省實施消防安全責任制規定》,緊緊抓住全市3034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含299家火災高危單位)這一工作落腳點,打破思維定式,發文建立了市級領導包縣區,牽頭負責工作協調;縣級領導包火災高危單位、局級幹部包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實施具體監督管理的消防安全“包保”責任制,將責任直接落實到每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

市級領導以上率下統籌推進

市委、市政府16名市級領導分片包乾,逐一落實全市16個縣區消防工作“包保”責任,與責任縣區政府主要領導同為消防工作第一責任人,統籌協調各項消防工作,督促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不定時開展督導檢查。市政府確定住建、經信、公安等16個市直部門為消防工作“包保”責任部門,分別負責每名市級領導“包保”期間的工作調度、協調和落實。市消防安全委員會抽調36名業務骨幹成立專家組,陪同開展督導檢查。

縣局兩級捆綁責任全面鋪開

市政府按照“工作分工”“屬地管理”“行業主管”“部門監管”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包保”實名制,發文明確了各縣區126名縣級領導分別“包保”299家火災高危單位,1200名局級幹部分別“包保”2735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部分縣區還將“包保”範圍擴大至重點單位外的不放心單位,將部門、鄉鎮(街道)股級幹部一併納入“包保”責任制。各級領導幹部與“包保”單位實行責任捆綁、連帶追責,進一步擰緊了責任鏈條,將消防監管壓力傳遞至了每名領導幹部。

全市上下合力推進成效初顯

“包保”責任制落實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以“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工作力度和務實作風,全力推進各項消防工作。市委書記王玉君專程前往市政務服務中心調研消防行政審批工作。市級領導先後深入“包保”縣區開展工作32次,督導行業部門消防工作17次,深入一線抽查重點單位74家,集中掛牌督辦市級重大火災隱患單位10家。縣、局兩級領導幹部深入“包保”單位開展督導檢查7200餘家次,填寫備案《消防安全“包保”單位檢查情況記錄表》5000餘份,督促整改隱患1200餘處,組織單位開展演練320餘次,掛牌督辦縣區級重大火災隱患單位73家,全市消防安全形勢持續平穩,社會消防管理“臨沂模式”正逐漸成形。

沂蒙晚報記者 趙澤軍 通訊員 宋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