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碎了心的中國式教育,變相啃老,「毀了」下一代

小時候孩子總是在父母的關愛中成長,我們總是一直在索取。父母也在無私地給予,很理所當然得我們也把父母的給予當做理所當然。

操碎了心的中國式教育,變相啃老,“毀了”下一代

長大以後我們會羨慕西方式的教育,什麼孩子可以在小時候可以釋放天性,但是我們只羨慕我們沒有的,何嘗知道18歲以後在西方人家裡,你是會被放逐的,不管你的家境如何。這個我們怎麼不學習呢。

操碎了心的中國式教育,變相啃老,“毀了”下一代

轉眼畢業到現在已經快要兩年,回顧了一下自己和身邊朋友的經歷。

A女在校期間,總是奔波於各種的兼職,剛步入大學時,她總是那麼的努力和拼搏。在學校路上看到了一張招家教的廣告,就早早地做了準備去到人家家,因為這個家教比較特殊,爸爸是名律師,總是工作很忙,媽媽在另外一個校區整天努力的賣書,很少有時間來照顧自己的孩子。所以這個家教算是比較的帶有保姆性質的,而且工資也是超級的低,只有200塊錢,不過A女想著能夠讓自己多一些見識,重點是能夠減輕家裡的負擔還是接受了。

A女這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的照顧,有點不適應,但是迫於生活,她還是每天很努力,在這家教有一點好處那就是每次一到週五,家教孩子的父母總會回來大家一起吃著自己做的火鍋,讓在異鄉的她有了歸屬感,覺得自己被像家人一樣對待。這時候當她賺到了第一份錢,她想起了老家的父母和奶奶,每次回家她不管怎樣都會帶一點吃的給到自己的親人,雖然家人嘴上說著嫌貴,但是心裡都是美滋滋的。

A女快畢業的時候,想著自己前途未卜,就開始打算自己的前途考慮,當時她想起了自己在寒假時候去上海打工,覺得無論如何都要在魔都歷練一番。抱著這樣的心態,她在國慶的時候來到了上海,經歷了所有北漂和上漂一族的經歷,住過火車站,也面對著各類優秀人才的競爭。最後她還是在這裡紮了根。畢業到現在,她從一週只吃幾晚泡麵到現在的小康水平,這些都是自己所努力所得到的。

操碎了心的中國式教育,變相啃老,“毀了”下一代

A女之前抱怨過自己的父母,覺得他們為什麼不寵著她,讓她少受一點苦。但是今天她更想感恩自己的父母,沒有讓自己變成啃老一族。

B女家境就稍微好了一點,畢業到現在總是經歷各種工作上的不順心,讓她總是懷疑自己。有句話叫做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送給她真的比較合適。

B女畢業之後就和男友去了他的城市,在那裡他們一起奮鬥和努力,但是城市小,B女總是因為戶籍的問題被人家歧視,她一直也沒有做到自己想做的那個職位。

B女在經歷了一番的變故之後,被家人安排在小縣城工作,雖然這份工作來之不易,但是卻是真的不適合她。最後被公司辭退了。

操碎了心的中國式教育,變相啃老,“毀了”下一代

B女同學此時想拉她一把,B女的父母說沒事的回來吧,我們不缺你掙得這兩個錢。是的,以前我們總是以為錢很重要。但是實際上人生重要的不是那些外在的,需要的是一種責任和能力的培養。如果在殘酷的社會中我們沒有這個能力,那麼淘汰的只會是你自己,那些父母的溺愛會讓你變成啃老族,你總是覺得自己才華橫溢,卻未能得到施展。

青年是一個比較有責任感的稱呼,青年是要擔負起自己身上的一份責任,這才是青年節的意義。不要變相變成啃老族,擔負起自己的使命,才能更好的發展。選擇好的平臺,才能更好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