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門螺旋桿菌(HP)不一定致病,沒必要普查

由於HP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許多單位已經作為一種員工福利在體檢時開始篩查以防微杜漸。然而,兒科醫生在門診時也常常被強烈要求給孩子做這項檢查,理由是家裡有人發現感染了HP。更有甚者一些幼托機構和體檢中心,已經打著防病治病的口號,在兒童體檢中推廣HP檢測。那麼,到底要不要給兒童進行HP檢測和治療呢?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不一定致病,没必要普查

我國是HP感染大國,我國兒童HP感染率也明顯高於歐美髮達國家。HP於1979年被發現不久就被釘在了“恥辱柱”上,它可以造成鄰近胃黏膜出現炎症,幾乎在所有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胃裡安營紮寨,絕大多數的胃潰瘍患者和半數胃癌患者中也有它邪惡的身影。

實際上,感染了HP後是否得病和很多因素有關係,這包括了不同菌株的毒力差異和感染者自身的免疫反應。通俗一點講,HP和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等疾病有明確的關係,但沒有必然性。很多人在感染HP後並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兒童當中更是如此。所以除了進行一些流行病學研究外,目前沒有必要在無症狀兒童當中進行HP感染的檢查,把檢測當做兒童體檢項目更是不可取。

我們和HP並非不共戴天,有研究顯示,兒童期感染HP,有可能降低兒童發生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兒童感染HP後,腹瀉發病率會降低。而且感染HP不一定就會導致病變,因此不必見到HP就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