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大雨時行,螢火生,夏天最後一次養生的機會!

今日大暑|大雨時行,螢火生,夏天最後一次養生的機會!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正值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 大暑的熱與小暑相比,更顯得蒸鬱。

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後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

東漢劉熙的《釋名》解釋,暑是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燻蒸其中為溼熱,人如在蒸籠之中,氣極髒,也稱"齷齪熱"。

白居易的詩中言: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雖然大暑酷熱,卻也最適合靜心。

每日傍晚,關掉空調,開窗通風,喚醒身體的能量;或與家人、好友去山間、水邊,“納涼高樹下,直坐落花中”,在天地陰陽中去找尋清涼詩意,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今日大暑|大雨时行,萤火生,夏天最后一次养生的机会!

大暑物候

腐草為螢

大暑之日“腐草為螢”。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螢火蟲又名“燭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輕羅小扇撲流螢,螢火蟲嫋嫋神秘在靜夜裡穿梭時,其實涼爽的秋已經不遠了。

土潤溽暑

後五日“土潤溽暑”,溽是溼,溼氣濃重,蒸鬱而令人難耐。

大雨時行

再五日“大雨時行”,因溼氣積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時行以退暑,最熱時秋即攜大雨來臨。

今日大暑|大雨时行,萤火生,夏天最后一次养生的机会!

大暑民俗

飲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

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個習俗,就是村裡人會在村口的涼亭裡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

今日大暑|大雨时行,萤火生,夏天最后一次养生的机会!

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今日大暑|大雨时行,萤火生,夏天最后一次养生的机会!

燒伏香

伏香,大暑節氣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颱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因此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百穀豐登,還有一種說法接近於中醫的灸,在伏天裡用藥香薰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療多種頑固的疾病。

今日大暑|大雨时行,萤火生,夏天最后一次养生的机会!

吃仙草

“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

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

今日大暑|大雨时行,萤火生,夏天最后一次养生的机会!

大暑養生

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隨著潮溼炎熱天氣的到來,養生保健也刻不容緩。到底應該如何安然度過暑伏天氣呢?

第一關:養陽關

“大暑前後,熱死泥鰍”,可見大暑之熱。這段時間,人體為了順應天時,也處於

“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的境地,即陽氣全在身體表面,病邪容易乘虛而入。如果防暑降溫過度,貪涼食冷,易致體內陽氣衰落。

所以古人早就教導我們“夏不欲窮涼”,應該以熱制熱,洗熱水澡,喝溫開水。起居上,應該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中午暑熱最盛之時,適當午睡既可避炎熱,又可消除疲勞、補充體力。

平時要儘量遠離空調環境,應該順應自然的節律,讓毛孔打開排汗,使秋冬積攢在體內的病邪,順應外在的暑氣向上向外隨汗推至體表或體外。

《黃帝內經》裡說夏季養生“使氣得洩”,意思是說夏季人的氣息要向外宣發,向外宣發就是今天所說的排汗。

大家都有體會,恰到好處的排汗,使人有疏經活絡、身體輕鬆暢快、神清氣爽、心情愉悅、提神醒腦的感受,並且有耐受暑熱的能力,有益於夏陽氣通心透體地向上向外,以養陽氣,使秋季有陽可收。

如果經常呆在空調房裡,可以做點姜棗飲來喝,微辣微甜,香氣入鼻,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姜之氣走上竅,昇陽醒腦,姜之味入中焦、下焦,充實臟腑。此飲能夠解表發汗,將體表的風寒溼邪通過發汗的方式排出體外。

今日大暑|大雨时行,萤火生,夏天最后一次养生的机会!

第二關:溼熱關

大暑過後,天氣更加悶熱,“天暑下迫,地溼上蒸”,有暑挾溼,且有溼又常惹暑,暑溼相連。

這個時候,人們心氣容易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抵禦酷暑,而導致中暑等問題發生,出現頭暈、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狀。

一旦出現上述中暑先兆,應立即移至通風處休息,給予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湯、酸梅湯等。

平時可用芳香型植物來緩解頭暈,比如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等,用來煮湯或熬粥,以達到芳香化濁、祛暑解表的功效。

日常的飲食要以清淡為主。這樣便於消化,飲食中應該多加一些消熱利溼的東西,像綠豆粥和紅小豆粥等,也可以用冬瓜與蓮葉燒湯喝。

堅持適當運動。這時節,人們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不要睡涼地板。儘量不要住地下室(潮氣重),熱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

保持室內流通。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溼氣。地板溼了,立即拖幹,免得溼氣滯留。

今日大暑|大雨时行,萤火生,夏天最后一次养生的机会!

第三關:睡眠關

大暑前後氣溫高、溼氣重,“相火與元氣不兩立”,煎灼腎精,耗傷心肺之氣陰,同時重濁粘滯之溼礙人體清陽敷布,

故起居養生“睡好子午覺”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黃帝內經》言:"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說明睡眠與醒寤是陰陽交替的結果。陰氣盛則入眠,陽氣旺則醒來。

子時是晚23時至凌晨1時,此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陰,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質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午時是中午11時至下午13時,此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合陽"時間則要小寐,休息30分鐘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過1小時。即使不能夠睡覺,也應"入靜",使身體得以平衡過渡,提神醒腦、補充精力。

對於有睡眠障礙的人,可以在睡前搖扇入眠,既可以消暑納涼又能健身養性。搖扇子能使手臂、手腕不斷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舒筋活絡。

而且睡眠不好的人,可以使用檀香扇助眠。檀香扇不僅可用其搖動生風,解暑納涼,而且還可以聞其芳香,助眠安神。檀香屬於天然香料,對嗅覺神經可產生較強的良性刺激,特別是神經衰弱者,對此刺激特別敏感,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今日大暑|大雨时行,萤火生,夏天最后一次养生的机会!

第四關:飲食關

既然夏季要熱養生,就要避免冷養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冷飲、生食,冰鎮汽水、雪糕冰棍等,都要儘量少食或者不吃。

因為,大暑時節脾胃本來就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溼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溼熱之邪對我們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

大暑時節,除了炎熱外,還會出現多雨或陰雨綿綿的天氣,氣候表現特點以潮溼悶熱為主,暑溼侵害人體可出現胸膈滿悶、飲食無味、口中黏膩、頭昏腦漲、肢體困重等症狀,所以可以做一些消暑清熱、化溼健脾的飲食,比如薏米小豆粥、橘皮茶、香荷飲等。

另外,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要及時補充水分外,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品以增強體質,使溼熱之邪無隙可乘。

但所選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過於滋膩,否則極易礙胃,導致消化不良。如山藥、大棗、蓮藕、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都是夏日的進補佳品。

今日大暑|大雨时行,萤火生,夏天最后一次养生的机会!

歡迎留言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