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老闆!前方有一大波美食大「嵊」歸來


“百年越劇,千年剡溪,萬年小黃山遺址”,很多人認識嵊州是因為越劇。而現在它更為人所知的則是街頭巷尾間,那一碗碗落胃的小吃。

嵊州小籠,是本地人家喻戶曉的日常美食,也是離鄉遊子的牽掛。它曾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旗下的旅遊網站CNNGo,評選為全球20種最美味食物,排名第一。

在小籠的陷裡面加豆腐,這是嵊州人的一個創舉。

既要出湯,又不能全成了湯,包子皮則一定要包到8-10個褶皺才可以。做豆腐包子,可是一項技術活兒。

嵊州湯包,不是灌了湯的包子,而是長得和餛飩雲吞一樣,用四四方方的皮包著肉餡兒的。嵊州人並不樂意叫它餛飩,因為它們除了樣子相似,沒有一處是相同的。

湯包的皮勝在薄,薄得透亮。上好的皮必須是手工擀出來的,有手的溫度。湯包的餡兒貴在精,湯重在鮮。沒有太多五花八門的食材,味道卻讓人慾罷不能。

鹹豆漿+粢飯,這絕對是最嵊州的早餐吃法。當南北甜鹹豆漿大戰之際,嵊州人妥妥地端著一碗現磨豆漿笑笑不說話。

在嵊州,隨便一家傳統的早餐店都供應這樣的鹹豆漿,鹹豆漿遇上醬油後發生奇妙反應,凝固成豆花,裡面加入榨菜,就一口酥脆的現炸油條,這就是最嵊州的吃法。

如果擔心吃不飽,還可以到路邊攤上,買一個粢飯,裡面加上榨乾、肉鬆、鹹鴨蛋等自己喜歡的各種小菜。

雞蛋大。當山東雜糧煎餅、天津煎餅果子橫行天下的時候,嵊州人捧著“雞子大餅”吃得正香。

外餅煎至酥脆,倒入蛋液,大餅立刻蓬鬆開來。它不似其他那麼油膩,松香軟滑,口感滿分!

嵊州炒年糕,幾乎可以成為嵊州小吃的代名詞。嵊州方言裡,年糕叫“麻食”,主要是拿晚梗米做的,耐嚼而不粘牙,而且條條分明。

嵊州炒年糕在嵊州幾乎遍地可尋,先炒後煮,年糕的醇香和湯汁的鮮美相互交融,獨具風味。

炒年糕一般有三種,雪菜豆腐版的家常炒年糕是標配;冬筍炒年糕裡有了筍絲的加持而鮮香至極;糟肉炒年糕是升級高配版,糟豬肉、糟雞肉、糟鴨肉……加入酒糟味的年糕,瞬間驚豔味蕾。

榨面可以說是與年糕齊肩的存在。在嵊州,曬榨面是一道別樣的風景線,其中以溪灘榨面最為出名。

嵊州人對榨面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情懷。它是小時候生日宴上絕對不會缺席的一道美味,是嵊州產婦月子裡的主食,也是曾經嵊州人用來招待新進門的女婿,或者貴客的最高檔點心。

無論是炒榨面還是雞子榨面,味道都是棒棒噠。燒一碗熱騰騰的榨面,煎一個流黃的荷包蛋,撒上綠油油的蔥花點綴,一縷香氣飄到鼻尖,湯清味鮮,香美溢口……

春餅裹臭豆腐,這一定是外地人眼裡最不可思議的神操作。

在一張張薄薄的春餅,割上一塊滾燙對的豬頭肉,再放入兩塊臭豆腐,一個油墩姑,抹上辣醬,卷而食之,絕對是其他地方體驗不到的美味。

一般過晚上八點,就進入了嵊州人的夜宵時間。羊骨頭湯,是其中氣質最靚也是最受歡迎的一道。有人說,沒有啃過羊骨頭的冬天是不完整,但對嵊州人來說,沒有啃過羊骨頭的一年四季都是不完整的!

新鮮的羊骨經過一整天的燉煮,所有的鮮味都鑽進了湯汁裡,一點兒都沒有羊羶味,咬不斷的筋成了啃羊骨的一大樂趣,再把吸管插進羊骨的切口中,吸幾口骨髓,味道你來試試就知道了!

嵊州的烤餃,類似於其他地方的煎餃,不同也是最大的亮點是,嵊州烤餃有雞蛋。出鍋的烤餃特別美味,底部金黃酥脆,咬開肉餡兒入味,妙不可言。

如果擔心吃得太乾嘴,可以再點上一碗雞汁羹。熬製而成的濃厚雞湯,加入雞胗等雞內臟、榨面碎、年糕條、青菜和豆腐煮成糊狀的雞汁羹。糊的口感順滑,稀稠適中,恰到好處。

以上所有的美食在嵊州隨便走進一家路邊的店,就能吃到。而以上一切的集大成者是越秀路,如果你去到嵊州,一定不要錯過這條長不過百米的美食街,從頭吃到尾,承包你一週的宵夜。【圖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