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力量」優秀共產黨員蔣國河

「榜樣力量」優秀共產黨員蔣國河

【編者按】在紀念建黨97週年之際,我校推選出了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在6月28日召開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7週年暨表彰大會上,學校對獲獎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現新聞網推出榜樣力量欄目,將先進事蹟選登,切實使評選先進的過程,成為學習先進、增強黨性的過程,共同營造學習身邊典型的濃厚氛圍。

蔣國河,1975年8月生,現任人文學院副院長。

蔣國河同志政治立場堅定,堅持黨的領導,堅定“四個意識”,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和業務學習,提升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行政工作兢兢業業,且敢於擔當,勇於創新:教學科研工作精益求精,紮根田野,開展大量調研,取得高質量成果:以身示範,實踐育人,培養高水平人才。總體來說,近年來,蔣國河同志在工作中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其主要事蹟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工作勤奮、作風紮實、任勞任怨,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自2007年起,蔣國河同志堅持實踐育人理念,持續多年帶領本科生、研究生紮根農村、基層和機構實習或調研。作為學術骨幹在2005年社會學碩士點申報、2009年的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點申報、2010年的社會學一級學科點申報和2011年的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申報中,蔣國河同志做出了重要貢獻。2015年以來,持續帶領社會學系師生深入江西6個縣市,20多個貧困村開展精準扶貧調研,跋山涉水走村入戶,取得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2016年以來,蔣國河同志協助院長分管科研、國際化辦學和留學生工作,2016年5月以來,又同時分管教學工作,工作任務十分繁重,但蔣國河同志任勞任怨,除做好日常的教學管理、科研和國際化辦學工作,同時還積極組織全院師生開展各項教學評估工作,並啟動開展了2016、2018年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並組織、協調了社會學一級學科點的第四輪學科評佔工作。除上課和出差時間,蔣國河同志幾乎每個工作日都會在辦公室處理行政事務或帶頭出席全院的各種學術講座,甚至暑期都在加班,可謂以校為家。

二、作為教學、國際化副院長,勇挑重擔,紮實組織全院師生開展各項本科教學評估工作。這包括2016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性評估、2016年、2017年江西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工作、2018年來華留學教育質量認證評估工作,各項評估工作均取得了較好成績。順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性評估工作,評估專家世友教授高度肯定了我院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特色和成就,認為我院“辦學有思路”、“育人有師資”、“國際合作有成效"、“教學質量有保章”社會工作文化產業管理兩個專業在省專業綜合評價工作中,均獲得全省第一名,也圓滿完成了來華留學教育質量認證評估工作。

三、日常教學管理既重視規範管理,又勇於創新。一方面,結合“兩學一做”和巡視整改工作,抓嚴、抓緊、抓實教學規範管理和質量保障工作,改變“寬、松、軟”狀況。近兩年的本科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實現零事故率;本科畢業論文質量顯著提高,2017年,新聞學專業張均斌同學的論文獲得學校十佳論文,2017年本科畢業論文質量評比,位居全校第一名,取得本科畢業論文管理的重大突破。2017年,學院本科教學考核位居全校第六名,實現了人文學院組建以來的最好成績。

另一方面,圍繞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推動學院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大改革。蔣國河同志立足江財特點,積極推進我院學科交叉融合和複合型人才培養,發揮我校財經管理專業憂勢,體現專業加財經特色,如社會工作專業致力於培養金融社會工作人才,新聞學專業致力於培養經濟新聞人オ,文化產業曾理致力於培養文化投融資人才,漢語國際教育緊貼“一帶一路”戰略培養商務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創新學院教學督導工作,開設《教育一線觀察》欄目至今已連續刊發28期教學觀察文章,總結有關老師教學中的亮點和特色,相關經驗總結髮表在學校教學簡報,獲得王喬書記充分肯定。

四、2016全年和2017上半年分管科研工作期間,蔣國河同志創新科研管理工作,提升學院學術科研氛圍。加強項目申報的研討和論證,學院科研項目申報取得重大突破。在學校首創了論文集體改稿會和青年博士論壇,抓實課題集體論證會,舉辦了“精準扶貧與新農村發展高峰論壇”,邀請眾多國內名家來校講學,濃郁了學院科研氛圍,學院教師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積極性提高,如2017年初共有17位教師提交了申報材料,最終上報13項,提升了課題申報質量,加強了與國內名家聯繫,2016年、2017年學院連續兩年獲得4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分別位居全校第一、第二名。圍繞精準扶貧,組織專家團隊在在江西日報“財大論道”欄目連兩期整版刊發調研成果,引起全國人大江西代表團和江西衛視等媒體關注和報道。

五、積極推進學院國際化辦學工作,學院國際化工作大踏步前進,取得了突出進步。近四年來,其所分管的際化工作綜合考核穩居全校前五名,2017年更躍居全校第一名,近年學生出國率位居全校前三,來華留學生人數多年位居全校第一名或第二名。2014年任學院國際化辦公室主任、院長助理和副院長以來,本人一直分管國際化辦學和留學生工作,積極利用和整合本人及其他有海外訪學經歷的教師的海外教育資源,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和英國思克菜大學、考文垂大學等國外知名院校建立了穩定合作關係,在全校率先推進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海外實習工作,先後組織和協調了社會工作專業、新聞專業學生赴美、赴港實習或交流項目和赴日本友好交流項日,其中社工專業學生赴香港實習項目已連續多年舉辦,成為學校的名牌項日。成功獲批了新聞、社會工作兩個教育部“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日”。實現學校和學院國家公派研究生項目重大突破,學院2017屆學生張兆宇同學獲批國家公派碩士項目全額資助87萬元,赴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留學,資助額度為全校乃至最高,該同學最近又入選聯合國總部實習生,也實現我校校友在重要國際組織任職零的突破;另外,每年有多位同學被錄取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格拉斯歌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全球著名院校的研究生。加強了對留學生教育的管理和規範,完善了語言生的授課規範,組制定了學歷留學生的語言文化課程培養方案,組織和協調了學院層面的來華留學教育質量認證工作,並順利完成了相關迎評任務。

六,推進師資和科研國際化。蔣國河同志先後組織舉辦了中美社會工作教育高級師資培訓班、國際學術會議“社會政策國際論壇”,來自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名學者參會,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地的參會外賓15名:舉辦了第八屆華人社區社會工作專業研討會,來自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國香港、臺灣地區的21名境外學者參會。每眾多送請了海外專家,學者來校期授課、講座、交流等的人次,2017年短期外教的完成率達100%,位居全校第一位。2018年將有五門課程的7位外教來院授課。積極鼓勵學院教師出國訪學,日前有海外背景的學院教師達25名,約佔專任教師比例48%,並配合院長引進美國普金斯大學博士等海婦人オ2名。

七、個人的教育教學工作一絲不苟,時心細緻,既教書,又育人,在人才培養上取得了突出成績。蔣國河同志每年至少承擔本科課程教學2門以上,研究生課程4門1以上,並承擔了一門培育課程,任教課程評教均為優秀。每年至少擔任2名以上學生的本科生導師和5名研究生的導師工作。全程指導本科學生張兆宇積極申報家留基委公派碩士項目,包括聯繫美國高校、導師,寫推薦信,指導面試答辯準各工作,幫助該學生從成千上萬竟爭中脫穎而出。所指導的學生李畜成功錄取為香港大學的研究生。指導的研究生中,多名學生獲得國家獎學金,3名研究生獲得民政部招標課題或發表C刊論文,鴻波、程航等同學考取博土研究生,有6名學生畢業後進入高校任教。

八、個人的科研工作既能接地氣,紮根田野和基層,開展大量調研,又能直向世界,緊跟國際動態前沿,取得了高質量成果。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題,江西省人民政府“十二五”規劃重大招標項日民政部重點招標課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一等資助)、中國社會科學國情研究重大項目子課題等省部級以上課題十多項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重大項目、財政部重大專項、國家社科一股項目等十多項。獨立出出版專著3部,其中,基於國家社科基金成果的專著《中國特色農村社會工作:本土化探索與實模式》質量較高,成果既具有中國特色,又能體現前沿性、時代性和和國際化視野,由社科領域最權成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並在該出版社當年推薦新年名單中位列第一;基於博士後報告的專著《社會工作與農村反貧困:本土化實踐與理論反思》獲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學部委員李培林研究員親自作序。發表SSCI、CSCI以上論文近20篇,其中SSCI論文1篇,國內權威期刊《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中國社會科學網論文等權論文4篇。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的論文 Rural-urban Disparities in Adolescent Risky Behaviors: A Family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立足於大樣本的數據,從家庭社會資本的視角對青少年風險行為的城多差異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系我省首篇社會學類SSCI檢期刊論文,並獲得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白2009年以來,共有四項成果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其中二等獎3項(均為獨撰或第一作者),1項成果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合作)。

九、發揮專業所長,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2008年,在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掛職(主任科員)研究期間,蔣國河同志參與組織和協調了多項了重大政策科研活動,提交的政策研究報告多次受到省領導批示。2010年作為副主持實際主持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十二五”規劃重大招標課題“和諧社會建設與社會事業發展思路研究";2011年作為江西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主持了省政府委託課題“完善我省社會保障的政策措施研究";2009年至211年連續三年犧牲暑期體假時間帶領學生參加新餘、上饒等地的民政部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工作。在此期間,承擔了民政部社會工作司兩項重點委託課研究工作,相關研究報告由民政部彙集出版,並列入民政部召開的農村社會工作發展戰略研討會的交流材料,相關建議被民政部在定相關政策時吸納納。2015年起,持續關注準扶貧和脫貧攻堅工作,深入七縣22村開展精準扶貧調研,相關成果受到國務院扶貧辦重視,連續兩次作為專家受邀參加國務院扶貧辦召開的學習習近平扶貧思想研究討會和深化脫貧攻堅理論與實踐前沿問題研討會,並受國務院扶貧辦公開宣傳教育中心委託開展井網山脫貧攻堅式調研和研究工作。2018年,作為主要成員之一,參加了我校中標的國務院扶貧辦貧困退出專項評估檢查工作,並作為指導老師之一赴四川理縣對學生給予指導;2018年,蔣國河同志還受聘為江西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諮詢顧聞,作為專家出席了江西省家庭教育條例(初稿)審核會議。此外,2017年,蔣國河同志還主持了江西省政協委託課題《學校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研究》。在工作中,蔣國河同志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結合“兩學一做”,嚴格按照學校相關制度執行各項工作,廉潔自律,沒有出現任何違背黨紀黨規、校紀校規現象。(文/組織部、宣傳部 編輯/陳金葉 責任編輯/肖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