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爲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鄭報融媒·鄭州晚報記者 裴蕾 董豔竹/文 馬健 李焱/圖


“相關部門要加大對中原網‘心通橋’APP支持力度,讓‘心通橋’越做越好。”、“冬呱視頻的好作品真不少!”、”你們‘鄭直播’做的不錯,名字也好,正在直播,希望繼續傳播河南好聲音、講好鄭州好故事!”……7月13日下午,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素萍來到鄭州報業集團,就媒體融合和新媒體發展進行調研。她充分肯定鄭州報業集團在媒體融合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並寄語:“我一直都在全省推介‘鄭州模式’。希望‘鄭報融媒’要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蘇長青,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俊峰陪同調研。

陪同調研的還有省委宣傳部政研室主任翁鐵軍、省文改辦副主任巴紅田、鄭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徐西平等。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中原網移動端升級版“心通橋”:

“相關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讓‘心通橋’APP越做越好。”

走進中原網採編大廳,有一個充滿了互聯網特色的空間名為“紅谷”,也是鄭州市互聯網企業黨建示範基地“紅谷中原”,作為中原網黨員活動室,也是報道選題及項目策劃“頭腦風暴”的地方,黨建基地“紅谷中原”自投入使用半年來已經先後迎來了中央網信辦兩次及省市網信辦的多次調研。一進紅谷,趙素萍一行就被濃濃的青春氣息所吸引。

中原網執行總編辛曉青介紹了今年4月剛剛成立的由中原網黨總支代管的自媒體黨支部的情況,聽到當前已經有30萬以上粉絲的十餘家自媒體的近20名黨員納入支部管理,趙素萍非常關注,並詳細詢問了當前的活動開展情況。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聽到中原網通過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將網絡上散而廣的自媒體大V們有效聚集起來,趙素萍頻頻點頭表示讚賞,她說:“通過建設自媒體黨建工作,主流媒體把自媒體緊緊聯繫了起來,中原網‘紅谷’黨建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隨後,趙素萍聽取了中原網在媒體轉型和融合發展方面的彙報,中原網嘗試利用抖音平臺傳播主旋律價值和主流聲音,吸引了很多年輕人關注。“任何平臺和任何傳播都不會具有排他性,你們敢於創新敢於嘗試,年輕人很有活力,非常好。”趙素萍為此點贊。

在中原網採編大廳,趙素萍一行重點聽取中原網“四力”建設和經營發展建設情況介紹,重點了解了中原網品牌欄目——“心通橋”的相關情況。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心通橋”上線7年時間,受理網民訴求達到了20萬件,回覆辦結率達到了90%。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成為每個人的閱讀習慣,中原網也對心通橋進行了移動化升級,從過去的PC端到如今的心通橋手機APP,目的是使市民反映問題的途徑變得更加簡單、便捷。

辛曉青通過手機投屏在智能電視上,演示了“心通橋”APP的便民信息查詢、網絡辦事、問政發帖等各項功能。該應用即將在各大手機應用市場上線,所有移動端“心通橋”APP數據已經與PC端無縫銜接。

辛曉青介紹,心通橋完全參照鄭州市的網格化管理層級一一對應設置論壇版塊,市民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問題都能找到對應的版塊和管理部門反應問題並解決。在“心通橋”APP的辦事功能中,點擊辦事機構的地址,可直接進入地圖並一鍵導航,點擊諮詢電話可一鍵呼出,這些解放了用戶執筆的便捷功能讓趙素萍及其他調研人員紛紛點贊。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鄭州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社長石大東補充說,中原網是河南首家上市的新聞媒體,而由中原網打造的“心通橋”獲得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而且是唯一一個靠“辦事”獲得中國新聞獎的欄目,它一直紮根民生,以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水、電、氣、暖、辦事等訴求為基礎來構建大民生,當前進入了升級移動端的關鍵時期,“真正有用戶的應用,都是有用的應用,‘心通橋’具備這樣的特質,雖然我們是媒體,但是‘心通橋’以各種消費服務和民生辦事為主,不做新聞客戶端。”

聽到這裡趙素萍說,“對,新聞客戶端競爭太激烈,就是要做為民生服務的事,對百姓有用,才能留住用戶,留住用戶,你才真的更有價值。”

石大東說:“是的,服務類的客戶端有盈利模式,我們給‘心通橋’的定位就是做服務,做政務,媒體助鄭,構建一個大的民生平臺,不僅僅是解決市民的訴求,也是建立一個面向資本市場的產品,‘心通橋’APP未來的目標就是上市。”

趙素萍非常關注的聽取了“心通橋”APP相關的彙報和演示過程,並詳細看了其中一些網民投訴的問題,她說:“‘心通橋’作為一個極具媒體公信力的服務平臺,與老百姓聯繫得越緊密、互動越多、活躍度越高,就越能贏得老百姓的信賴,上市就有可能。”

陪同調研的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俊峰說:“要按照趙部長的要求,堅定做好民生服務,在做好網絡媒體助政的同時,也要進行網絡媒體問政,對於一些不作為、慢作為的要盯緊盯死,加強督辦,求實求效。”

趙素萍對陪同調研的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俊峰說,“這個‘心通橋’APP非常好,需要你們強力去推動,把鄭州市所有的委辦局的為民服務平臺都接進來,該公開的公開,水、電、氣、暖,工商、質檢、藥檢等部門關係民生的所有內容也要拿進來。如果我們不佔領服務百姓這個平臺,別的商業機構就會佔領。但我們是主流媒體,我們的公信力別人沒有,而且我們也要給自己的主流媒體創造機會,被別的佔了,我們主流媒體擔當‘壓艙石’、‘定盤星’和‘一劍封喉’的作用就會減弱。”

趙素萍對“心通橋”多年來的“媒體助政”和“媒體轉型”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現在群眾獲取信息的途經太多了,怎麼留住用戶,就需要媒體多為老百姓考慮,有了群眾基礎,老百姓就離不開你了。她要求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打好‘服務牌’,用好新平臺,讓‘心通橋’越做越好。”

冬呱視頻:

“這裡的好作品真不少!希望你們繼續傳播河南好聲音、講好河南好故事!”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隨後,趙素萍一行來到鄭州報業集團的七樓,在走廊中便可看到最近冬呱視頻推出的《這裡是河南》和《故鄉的美好清單》系列視頻海報,有洛陽的唐三彩、信陽的茶山和三門峽的地坑院,趙素萍面帶微笑點了點頭。

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鄭州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社長石大東向趙素萍介紹冬呱視頻時說:“鄭州報業集團對冬呱視頻給予最大的體制機制和人才資金支持,開闢綠色通道”。趙素萍表示:“這樣很好,對於新媒體和新生事物應該鼓勵。”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聽到冬呱視頻承擔著各種宣傳片的拍攝時,趙素萍說:“冬呱視頻做的很好,在鄭州市的各大活動及各職能部門的宣傳片視頻中也能看到冬呱的標識,看來冬呱為城市宣傳和推廣上也在盡職盡責。”

冬呱視頻團隊把自己工作的地方稱為“冬呱瓜棚”。初進“瓜棚”,趙素萍在門口的文化牆上仔細觀察,並對冬呱視頻“好奇發現美好,探尋暖燃萬象”的定位給予充分肯定,“這個立足點和理念非常好,暖的東西和正能量的我們一樣需要,就像心靈雞湯一樣,大家每天還是要看,還是要‘喝’。”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在過去一年裡,基於鄭報集團的內容和渠道優勢,冬呱視頻專注挖掘河南好故事,鄭州正能量,傳播向上向善、溫情溫暖,堅持做精品化、年輕化、帶獨特品牌價值觀的原創溫暖短視頻。

走進“瓜棚”裡,趙素萍問道:“小夥伴們,你們都多大年齡啊?”,瞭解到團隊成員大部分都是90後,趙素萍稱讚團隊有活力。隨後,通過三個小短片,趙素萍看到了呱仔、呱妹們的日常工作情況和視頻製作理念後,勉勵大家要精益求精,繼續擴大影響力。冬呱小夥伴隨即說:“我們的願景就是想讓大家可以從這裡認識一個新河南”。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冬呱視頻總監孫娟介紹,自2017年3月成立以來,冬呱視頻為集團創利營收1000多萬元,全網累計播放量達3億次,收穫105萬粉絲,目前已經累計推出150多部短視頻作品,從多個系列、多個緯度找到河南故事、鄭州聲音的全新角度。

在互聯網最潮流的地方,用鮮活生動的視聽語言全新包裝,打開河南文化的傳播窗口,用溫暖的世間萬象點燃人心的正能量,讓河南魅力輻射全世界。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趙素萍微笑著說“冬呱視頻好的作品真不少”,隨後與年輕的冬呱團隊親切合影留念。並寄語冬呱視頻要繼續堅持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進一步增強影響力,講好河南故事,傳播鄭州好聲音。

調研中,趙素萍對冬呱視頻在媒體轉型的工作中所做的探索給予充分肯定。冬呱小夥伴們紛紛激動的回應趙素萍:“我們會一直致力於讓河南文化、鄭州聲音以全新的姿態走向世界”。

新聞發佈廳:

“把黨的聲音傳遞出去更好地為老百性服務,鄭州融媒體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趙素萍一行還來到了設立在鄭州報業集團的鄭州市人民政府新聞發佈廳。

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俊峰向趙素萍介紹說,鄭州市在現有“4、2、1”新聞發佈活動模式的基礎上,規定所有政府部門一旦有重要事件就必須隨時進行新聞發佈。同時,市政府各委局的發聲都必須在市政府新聞發佈廳進行,這要實行考核,並形成一種制度化去大力推動。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對於政府新聞發佈工作,趙素萍表示,宣傳工作就是一項政治工作,是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的。每當黨委政府發佈重大決策和重大措施時,都應該在市政府發佈廳來發布,比如交通治理工作在這裡發佈,所有媒體都能利用起來,只有這樣,媒體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

另外,對鄭州目前正在大力開展的交通治理工作,趙素萍對正在鄭報融媒虛擬演播室錄製節目的鄭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第五大隊花園路農業路崗崗長、全國先進工作者楊華民說,近段時間,鄭州交通整治聲勢出來了,媒體要對於一些亂闖紅燈、亂停亂放、地鐵逃票等不文明行為進行曝光,進而提高市民文明素質。

“我們是一個城市的報紙,是黨媒,是為老百姓服務的,是黨和老百姓的連心橋,必須把黨的聲音更好地傳遞出去,更好地為老百性服務,鄭州融媒體在這方面做的很好。”趙素萍說。

“鄭直播”:

“這種模式很好,要持續做下去!”

走進鄭報融媒大廳,趙素萍首先來到“鄭直播”。作為鄭報融媒旗下一個成立兩年的網絡在線專業直播平臺,“鄭直播”截至目前已經策劃了近700場直播活動,總瀏覽量過億。

其中,2016年7月9日新鄉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鄭直播”團隊迅速行動進行現場報道,長達三個多小時的直播,將受災、救災等情況向網友進行了零距離地傳遞,引發了百萬用戶的關注和熱議。網友紛紛表示:“患難見真情,中原有大愛。”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鄭直播”還代表河南與新華社現場雲一起攜手全國13個省市區的16家媒體,共同發起了全國聯動直播《“一帶一路”我們同行動》,累計觀看量突破了逾57萬次,單場直播總覆蓋人數超百萬人,充分體現了“一帶一路”倡議在各地的重要影響力。

當了解到“鄭直播”和人民日報“人民直播“、新華社“現場雲“、今日頭條等媒體進行深度融合後,趙素萍點頭表示:“嗯,嗯,這個模式好,要持續下去,要善於在大平臺上進行我們的宣傳和推廣。”

對於“鄭直播“所錄內容可直接分發到騰訊新聞、新浪微博、鳳凰新聞、今日頭條等合作平臺時,趙素萍表示,“直接用我們主流媒體的內容,這些大平臺是比較放心的,他們也需要好的內容,我們主流媒體有這方面的優勢。”

在備受關注的鄭報融媒“中央廚房·新聞超市”內,趙素萍一行認真觀看了鄭州報業集團近幾年跨越式發展的視頻片彙報,重點了解了“鄭報融媒中央廚房.新聞超市”全媒體採編系統的運營,並與鄭報集團駐新密白龍廟村第一書記現場視頻連線,感受鄭報融媒指揮中心的實時指揮調度情況。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近年來,鄭州報業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和中宣部、省委宣傳部有關媒體融合精神,立足實際、大膽探索、積極實踐,推行“三個打破”,抓住“四個關鍵”,完善“五大系統”,組建“六大中心”,推進包括黨報、都市報、雜誌、網絡、兩微一端、移動視聽新媒體等所有媒體和平臺全部參與的全介質、全人員、全流程的實質融合、深度融合,著力打造鄭報融媒“中央廚房·新聞超市”,構建了“融媒編委會管總”、“採編發部門主戰”、“多渠道傳播”、“大平臺支撐”、“大數據考核”的現代媒體傳播架構和運營考核體系,並以此為依託,探索加快“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提升了省會黨報集團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融媒新格局:

“多點、一線、一面很好”,希望你們先行先試,用“鄭州實踐”探索“鄭州模式”,形成“鄭州經驗”

在聽取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鄭州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社長石大東彙報了鄭報融媒的有關情況時,趙素萍不時點頭,並就媒體深度融合的具體事項進行互動交流。

石大東重點介紹了鄭報融媒正在致力於打造的“三點、一線、一面”的融媒新格局。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三點”即全力支持“冬呱視頻”、中原網“心通橋”、“鄭直播”三大融媒新產品去佔領市場,佔領主陣地;

“一線”即鄭報融媒與各縣市區合建“縣級融媒中心”,已初步確定一縣放在登封,一區放在二七區,一開發區放在高新區,啟動全省首個登封縣級融媒中心,之後將在全市各縣市區建立融媒中心,構築成為“一線”;

“一面”為核心,即依託鄭報融媒“中央廚房,新聞超市”的強大平臺為基本面,統領“三點”和“一線”,探索出一條媒體融合的新路子。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其中,我們已經形成的‘一線’,將首先在登封進行試點,目前我們已經和登封有關方面溝通好了,這一縣級融媒體平臺將由我們鄭州報業集團幫助建設,採編人員培訓和交流等都將和我們鄭報融媒打通,把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聲音傳達下去,提高縣級融媒中心的採編內容、報道質量和水平。”石大東介紹說,目前的合作模式,登封建議鄭報融媒控股,整合黨委政府的政務、服務資源,打造政務+服務+新聞平臺,共同把民生服務類信息做好,以吸引用戶,成為群眾信賴的民生服務類平臺。

趙素萍寄語鄭報融媒:不斷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省提供鄭州經驗

“我們將力爭最終實現全市十幾個縣(市、區)和開發區融媒中心服務板塊的盈利和整體上市,探索出可持續,可複製的媒體融合‘鄭州模式’,進而形成‘鄭州經驗’。”石大東充滿信心。

趙素萍希望鄭報融媒先行先試,肯定登封縣級融媒中心的運營模式和運營思路。“現在你們是三個點,新媒體介質創新不斷,層出不窮,未來可能是五個點、八個點和十個點,希望登封縣級融媒中心能夠為全省縣級融媒中心探索出鄭州實踐,進而形成‘鄭州模式’、‘鄭州經驗’,讓黨委政府的陣地越來越牢固,讓群眾的生活更便利更美好,形成全省媒體融合的新特色。”

調研中,趙素萍還對鄭州報業集團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她和在新密的駐村工作隊隊長、鄭州日報縣市部副主任高凱進行了現場視頻連線。

“高書記,你辛苦了!向你們表示敬意和慰問。”趙素萍說,“剛才看了你介紹新密市白龍廟村的脫貧攻堅情況,我非常高興,希望白龍廟村在咱們鄭州報業集團的支持下能夠儘早脫貧,也希望你這個第一書記,在幫扶困難群眾脫貧的同時,紮根基層、錘鍊自己。”

深情寄語:

希望鄭報融媒在探索路上不斷創新,為全省媒體融合提供經驗

“我剛才和蘇長青部長、張俊峰部長一起看了鄭報融媒,每一次來這裡都有一次新感受。我一直都在全省推介鄭州模式。我總感覺鄭報融媒,每次在變化的過程中都能夠走在前面,這和他的洞察力和對新聞規律的掌握有極大關係,也和在坐同志們的努力有極大關係。”

趙素萍說,作為省會主流媒體集團,非常希望鄭報融媒能夠走出一條地市級媒體融合發展的有效可複製的新路子,這樣為全省新聞媒體融合提供借鑑。“媒體融合不是聽來很好的故事或者很好的名稱,核心就是提高‘四力’,最重要就是我們既能連天接地,又能讓我們的主流媒體作用發揮的更好。”

趙素萍表示,在鄭州報業集團的調研中,看了三個點都非常好,無論是新品牌“鄭直播”、“冬呱視頻”,還是老品牌“心通橋”移動升級版,都在媒體融合的不同區域發揮作用。“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一種規律,新媒體時代,任何傳播的東西不是排他的,是多形態多渠道傳播的。因為我們處在信息多元生成的時代,獲取信息方式也是多元的。我們要想做好,只有全媒體、融媒體的才有可能。”

“做的好不好,成功不成功,這是要看老百姓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誰佔有受眾越多,成功率就越高。鼓勵傳播形態的多樣性,新媒體時代不可能是一樣的,也不可能一個產品包打天下,必須用受眾接受的多種的傳播方式,用分眾化的傳播來解決把我們想要傳播的內容傳播出去這個主要矛盾。”

趙素萍說,“鄭報融媒的融合探索值得很好的研究,因為很多媒體還走不出這個困境。”按中宣部要求,媒體融合不是一種固定模式,就是想讓大家通過不同的探索和實踐,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模式。“鄭報融媒要先行先試,為全省媒體融合當好排頭兵。全省的主流媒體應該主動來鄭報融媒來學習、來探索,共同提高我們的媒體融合水平”。

趙素萍最後表示,感謝鄭報融媒對媒體融合的有效探索,希望鄭報融媒在探索路上不斷創新,持續深度融合,融出影響力、融出成效,為全省的媒體融合提供“鄭州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