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第一批改革試點,選擇在上海和浙江進行,時間是從2014年開始。也就是說,2017年這兩個地區的考生已經完成第一次新高考。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第二批試點,已經於2017年9月,在北京、山東、天津、海南四個省市啟動。也就是說,2019年高考時,上述地區的考生將參加改革後的首次統一高考。

第三批,有大量省份在2018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學時啟動改革:河南、江蘇、廣東、河北、江西、西藏、黑龍江、遼寧、貴州、山西、四川、吉林、湖南、重慶、湖北、福建、內蒙古、安徽。

第四批,陝西、雲南、寧夏、青海、甘肅、廣西的改革會在2019年秋季啟動。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改革前:採取文理分科,考試科目共四科,包含語文、數學、外語、理綜(物理、化學、生物)或文綜(歷史、地理、政治)。

改革後:採取“3+3”的考試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限選三科進行考試,成績計入高考;並取消文理科考試區別。

高考改革後,高考總成績將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6月份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其中,外語科目部分省份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可選其中最高分計入總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等級性考試成績,由各省份自主命題。考試科目有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考生只需根據高校提前發佈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選擇其中3科進行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學生在選擇考試科目時,只有依據自己的優勢與興趣,選出一個自己感興趣,又能發揮自身優勢的組合,才能達到優化組合的目的。今天,我們就參考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高中教育大數據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蔣承教授的最新調研成果,看看全國各地(尤其是高考改革省份)的重點高中資優生如何進行選科組合,以及對馬上步入新高考省份的高一新生有哪些借鑑意義。

2017年12月17日,來自全國26個省份265所優質高中的18618名資優學生參加了北京大學蔣承教授團隊組織的測試和問卷調查。在抽樣的265所優質高中學校中:位於直轄市或省會城市的佔15.85%,位於地級市的佔40.85%,位於縣城或縣級市的佔40.24%,位於鄉鎮及以下的佔3.05%;公辦學校佔89.63%,民辦學校佔10.37%。這些抽樣學校近年來一本上線率平均為61.2%,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教師佔24.4%,師生比平均為1∶15.3,基本可以代表目前我國優質的高中學校。

資優學生是根據學生在校內成績的綜合排名由高到低選取,在抽樣的18618 名學生中:95%以上的為高三應屆畢業生;理科生佔63.52%,文科生佔21.91%,文理綜合學生佔2.41%,實行新高考省份的學生佔12.16%;有71.56%的學生在校內年級排名前5%,有85.62%的學生在校內年級排名前10%。參與抽樣調查的學生群體資優特徵明顯,樣本在全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在上圖中,我們將傳統的三門理科標記為藍色,傳統的文科標記為紅色。每一個選課結果都能形成一個三角形,通過三角形裡紅藍顏色的對比,能看出你的選科組合是偏文還是偏理,比如: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一般是三理純理,三文純文,兩文一理偏文,兩理一文偏理,不過,這裡有兩個特殊情況: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我們看到,當出現歷史+化學+生物以及物理+政治+地理時,明明是二理一文,顏色卻是紅色多,明明是二文一理,顏色卻是藍色多。因為物理和歷史分別是理科和文科裡的強科,所以搭配其他兩門普科時,仍然表現出強烈的理科性和文科性。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選考物理人最多,選考政治人最少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樣本數據中有2264名學生來自實施新高考的省份。在這些學生中,選考物理的有1876人,選考化學的有1716 人,選考生物的有1098 人,選考政治的有482人,選考歷史的有595人,選考地理的有705人,見下圖。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在3門選考科目中,如果某位學生選考了理科或者文科中的2門,就認為該生具有理科或者文科的特徵;進一步,我們通過學生是否選考理科或者文科當中的第3門,來衡量該學生對於該門科目的偏好程度。

例如,某學生選擇了生物和化學2門科目,我們就認為他具有偏好學習理科的特徵,如果他同時選擇了物理,那麼就認為這個理科特徵的學生偏好物理。

在2264個樣本數據中,具有理科特徵的學生選考物理的人數比例高達98.76%,選考化學的比例為81.35%,選考生物的比例為55.68%;具有文科特徵的學生選考歷史的比例為81.67%,選考政治的比例為59.27%,選考地理的比例為45.65%(見下圖)。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由於地理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性質,對於具有理科特徵的學生選擇地理的情況進行統計,發現具有理科特徵的學生中選考地理的佔31.14%。

以上數據顯示,具有理科特徵的資優高中生選擇物理的比例明顯較高,相比之下,選考生物的比例則要低很多。具有文科特徵的資優高中生對於文科的偏好程度相對理科來看並不高,分別只有50%左右的具有文科特徵的資優高中生選擇政治和地理。

理科生的優勢科目與興趣科目更匹配

經統計(見下圖),資優高中生的優勢科目按照人數從高到低依次為數學、外語、物理、語文、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和地理;資優高中生的興趣科目按照人數從高到低依次為數學、物理、外語、語文、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和政治。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以上數據說明,對於語文和化學,資優高中生的優勢和興趣較為一致;數學、政治、地理、物理和生物存在一定的分離程度,其中對於數學和政治,資優高中生的優勢和興趣出現了相對較低程度上的分離,2門科目都是優勢科目的人數高於興趣科目的人數,而對於地理、物理和生物,資優高中生的優勢和興趣科目有一定程度的分離,這3門都是興趣科目的人數高於優勢科目的人數;對於外語和歷史,資優高中生的優勢和興趣科目分離程度很大。其中,外語是優勢科目的人數高於興趣科目的人數,而歷史是興趣科目的人數高於優勢科目的人數。

在文理分科的抽樣學生中(見下表),文科生對於語文、政治科目所具有的優勢和感興趣程度基本一致,理科生對於語文、化學科目所具有的優勢和感興趣程度基本一致;文科生對於外語具有優勢和興趣的人數比例高於數學,理科生對於數學具有優勢和興趣的人數比例高於外語;文科生對於數學的優勢和興趣的分離程度要高於理科生,對於英語的優勢和興趣的分離程度要低於理科生。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選擇哪些科目需要付出更多學習時間?

在抽樣樣本中,資優高中生平均每天在校學習時間為9.54小時,校外學習時間為1.28小時,課外閱讀時間為0.52 小時,上網時間為0.25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為0.52小時,與他人交流時間為1.45小時,上學交通時間為0.8小時,其他時間(如休息吃飯)為9.64小時,見下圖。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對於實施新高考省份的學生,選考不同科目的學生每週學習時間差異不大,每週校內學習時間均為60小時左右,校外學習時間均為10小時左右。進一步分析發現,選擇政治和歷史的資優高中生,其學習時間整體略高於選擇物理、化學和生物的資優高中生;選擇地理的資優高中生每週校內學習時間要低於選擇其他科目的學生,而校外學習時間要高於選擇其他科目的學生,總體學習時間要低於選擇其他科目的學生;選考物理、化學和生物的學習時間大體相似。見下表。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選考不同科目學生的學習壓力

對於實施新高考省份的學生,選考不同科目的資優高中生感受到的學習壓力略有不同。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選考地理的資優高中生感受壓力非常大的比例最高,其次為選考物理和化學的學生,選考歷史、生物和政治的資優高中生感受壓力非常大的比例相對較低;資優高中生認為所受壓力較大的科目中,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文理科差別,學生在物理、化學和生物感受到的壓力要高於地理、政治和歷史。

統計所受壓力非常大和較大的情況,物理為44.6%、化學為45.28%、生物為44.47%、地理為43.36%、政治為38.22%、歷史為40.26%,學生感受到的壓力理科高於文科,其中政治和歷史的壓力小於其他科目。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對於實施新高考省份的學生,選考不同科目的學生對於自己目前所學知識有用性的評價也出現了一些差異。在選擇“自己所學知識非常沒用”的學生中:選考物理、化學和生物的選擇比例分別是0.9%、0.98%和0.9%,均低於平均值1.06%;而政治、地理和歷史的選擇比例分別是1.42%、1.68%和1.82%,均高於平均值1.06%。由此可以看出,在資優學生的認知中,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有用性可能會略高於政治、地理和歷史。

類似的是,這些學生中對於學習所感受到的枯燥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學科差異。在選擇“自己想學習但感到學習非常枯燥”的學生中:選考物理、化學和生物的選擇比例分別是1.26%、1.27%和1.08%,均低於平均值1.46%;而政治、地理和歷史的選擇比例分別是1.83%、1.96%和1.82%,均高於平均值1.46%。

據此分析,可能存在政治、地理和歷史等文科比物理、化學和生物等理科更容易引起資優高中生厭煩的傾向,這與“文科科目可能更吸引人”的普遍看法存在一定出入,分析其原因可能與文科在高中教學更注重“死記硬背”而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關。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對高一年級的啟示

恐怕現在每個高一學生和家長,都在糾結6選3的事情!根據上海、浙江的過往經驗差不多在高一下學期、最遲高二上學期就會開始進行選科。(各個省份具體的選科時間段還要看每個省份的政策)

選科會對後續的高考分數、志願選擇都會有很直接的影響!!那麼如何選擇,才能讓自己在未來的等級性考試中拿到更高的分數,又能保證今後在填志願的時候有足夠的選擇範圍,最好這三門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這絕對是件不容易的事。

關於6選3選科的問題,下面的原則,供大家參考↓↓

6選3選科原則

☑考慮自身成績是第一位的。這決定了後續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是最基準的原則!

☑最好文理兼備,不建議全文或全理,如果實在不喜歡物化,至少選一門生物。數據證明,全文理的選擇人數也不是最多的。

☑物理科目報考範圍廣,但不建議單純出於“報考範圍廣”的目的選擇物理。畢竟即使不選物理,也有足夠的可選範圍。

☑如果想考頂尖名校,最好還是選個物理吧。

☑政史地在報考範圍上沒太大區別,選一到二門自己喜歡的,之前上海的數據顯示,政治是選擇人數最少的。

對高一階段的學生來說,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

高一階段在家長多多關注選科的信息時,同學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認真學習好每一科的必修內容,以確保之後順利通過合格性考試,並通過學習感受各科在高中的學習特點,各科的壓力情況,通過排名進行綜合比較,從而找到自己的優勢學科。這對後續的選科也是很重要的!

對高二年級的啟示

對高二的學生來說,選科確定之後,高二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搞定合格性考試、全力以赴準備等級考了!

根據各省市已發佈的政策來看幾乎是高一第二學期末開始的每學期末就會開始合格性考試,等級性考試多安排在高三第二學期末!具體來看看2017年開始改革的兩個省份考試時間安排↓↓

天津市新高考各科目考試時間安排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北京市新高考各科目考試時間安排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所以,如果能在高一、高二儘早多考掉幾門合格性考試,那就能為高考預留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衝刺複習,備戰高考!

對高三年級的啟示

對高三的同學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級考+高考!當前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根據自己的選考科目選擇大學專業。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來從事上述相關行業,就必須學好物理。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的重要基礎。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是農、林、牧、副、漁、醫藥衛生、環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思想政治與教育學、文學經管等方面的專業有很大的關聯!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展中全局與局部、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通過選修課的學習,讓學生更好地發現自己的興趣,從而學會學習、學會獨立、學會生存。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地理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歷史+政治+地理

不推薦理由:專業選擇嚴重受限

傳統的三門純文科組合。這個組合的最大缺點就是專業選擇嚴重受限!

因為不少高校專業和學院的要求是必須要搭一門理科,所以一門理科都不搭的純文科組合在專業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物理+化學+歷史

不推薦理由:競爭太激烈

物理+化學+歷史是一種偏理科的選擇,是很多學生願意選的組合,但也是所有20種選擇裡難度最大的一種組合。

為什麼這3門組合選的人最多?因為物理,化學有中考基礎,初高中學習是一致貫通的;而歷史比之政治更方便記憶和發揮。也正因為如此,很多高中這三門課的師資力量也都是比較強的。

正因為選的人多,無論對於名校生還是對於一般生而言,選這套組合都極有可能因為碰到太多強手而造成翻船的情況。

這是因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成績不是用的原始分數,而是根據考生成績在整個考生群體中的排位換算的等級分。選考的人多,拿高等級分的可能性就越小!換言之,在這3個科目上也是最容易遇到強手的,那麼同時報考這3個科目,就算是再強的學生,要全拿A,甚至拿2A1B,都有點危險!而很多知名大學明確要求3科必須A!

新高考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地理+生物+政治

不推薦理由:大學難以銜接

這個組合其實就是把上面那組反過來,也是原來高考文理綜三門裡比較冷門的科目,屬於兩文一理組合。

這個組合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和大學課程很難銜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關類專業外,大學許多理工科專業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學知識,文科類專業都需要一定的歷史知識,因為“文史哲不分家”嘛。

此外,由於這三門課比較冷門,好老師幾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裡,一般高中師資都比較一般。因此特別容易撞上名校生,進而形成激烈的競爭。

聲明本文部分數據來源於蔣承等《資優高中生高考科目的選擇特徵分析》(原文刊載於《中國考試》2018年第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