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未著名畫家馬駘,幼孤貧,勤敏嗜學,酷好繪畫而聰慧過人


清未民初.馬駘的山水畫欣賞

馬駘回族,字企周,又字子驤,別號環中子,又號邛池漁父。

四川西昌人,寓居上海。抗戰前卒,年約五十許。

曾任上海美專教授。清未民初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和教育家。

馬駘幼孤貧,勤敏嗜學,酷好繪畫而聰慧過人。

稍長,從名師周開鑑學畫,為周的入室弟子。

其後離鄉漫遊,足跡幾遍全國,既而東渡日本,回國後寓居上海,受到書法南宗曾熙的青睞,將他正式收列門牆為弟子。

馬駘有幸得這樣的大師真傳,學益大進,詩書畫並稱“三絕”。

馬駘在滬上聲名日著,受聘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與黃賓虹、張善開、俞劍華等教授過從甚密。

後來張善開之弟大幹由川赴滬,亦拜曾熙為師,與馬駘為師兄弟關係。   

民國19年,馬駘應日本畫院邀請,赴日舉辦了個人畫展。

後又參加過倫敦、巴拿馬、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畫展。

其為習畫者所作的教範畫譜《馬駘畫寶》(初名《馬駘自習畫譜》,為石印本,1928年世界書局印影時更名)24卷,流傳極廣,且其後尚有多次影印再版(如1982年上海古籍書店本、1991年中國書店本等)。

黃賓虹為該書作序,稱“馬君企周,畫宗南北,藝擅文詞,眾善兼該,各各精妙”。康有為題詞評價為“風毛麟角”。

於畫無不能,尤工北派山水,佈置嚴整,渲染深秀,惟作家氣較重。

著有《馬駘畫問》,其《馬駘畫寶》於1928年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