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說 香港大營救:用神劇的皮囊裝得下「文人的抗戰」?

本以為,抗日神劇的大電影應該再2018年絕跡了,沒想到,還真有“不怕死”的存在。《香港大營救》雖然打著“文人的抗戰”這個厚重的歷史背景,卻註定了承襲抗日神劇精神,以典型的“一日遊”電影的形式,呈現出一道慘烈的光。

電影說 香港大營救:用神劇的皮囊裝得下“文人的抗戰”?

雖然,有了歷史背景,有了驚悚懸疑,有了算不上太難看的故事,但有了《明月幾時有》的珠玉在前,有了翻拍經典的《密戰》慘淡收場,這前路顯然荊棘密佈。然而,《香港大營救》的義無反顧,似乎總會有些不一樣的東西。

電影說 香港大營救:用神劇的皮囊裝得下“文人的抗戰”?

然而,諜戰劇、動作戲、懸疑片再加上一點小感情、小曖昧,以及毫無顧忌的主角光環和似曾相識的多方角逐,一部明顯看起來連翻拍都不如的作品,就這樣上映了。

電影說 香港大營救:用神劇的皮囊裝得下“文人的抗戰”?

沒錯,《香港大營救》並沒有給得著留下什麼驚喜的印象,因為,抗日神劇的通病,在這裡通通有了具體的體現。套路滿滿的人設與算不上精妙的劇情,以不比電視劇好太多的表現形式,讓得著覺得疑惑、做作、反胃。

電影說 香港大營救:用神劇的皮囊裝得下“文人的抗戰”?

雖然,說得大約是一件事,但與相對“另類”的《明月幾時有》比較,《香港大營救》套路的表現方式與奇幻的打鬥場面,讓人感覺不出真實,這便是抗日神劇的另一個通病:把勢做足,把主角塑造成超級英雄,卻沒有任何風格與內涵可言。

電影說 香港大營救:用神劇的皮囊裝得下“文人的抗戰”?

被當成“一日遊”電影,《香港大營救》是理由滿滿的存在。並不是說,因為看膩了抗日神劇,它才會被觀眾用腳投票,而是,以毫無創新、毫無內涵的方式,詮釋一段鮮為人知而可歌可泣的歷史,這,才是這部片子最大的“硬傷”。

電影說 香港大營救:用神劇的皮囊裝得下“文人的抗戰”?

得著說 | 拿興趣說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