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能否順利入局C端市場?

德邦能否順利入局C端市場?

7月2日,德邦發佈重大戰略佈局,可謂是猛料不斷。

先是宣佈更名為“德邦快遞”, 發力大件快遞,並承諾每年投入35億元用於大件快遞業務!

緊接著,推出了3-60kg公斤段的大件快遞產品——上至40KG,100%免費上樓;上至60KG,包接包送。

那麼,德邦此次操作背後有何考慮?面對巨頭環伺的大件快遞領域,德邦成功機會有多大?未來能打通整個大件快遞市場嗎?以及與順豐競爭勝算何在?

快遞做好是大成功

發佈會上,德邦宣佈將“德邦物流”改為“德邦快遞”,這其中有何深意?

對此,崔維星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物流行業別的事情做好是小成功,快遞做好是大成功。快遞規模效應很明顯,規模越大,競爭越有優勢。他稱快遞是整個物流領域比較高端的,快遞做好了別的基本上都能做好,別的做好了不一定能夠做好快遞,做好快遞了別的有可能做好。

崔維星認為,對於德邦來說,德邦物流更名為德邦快遞,無論是對於企業形象,還是戰略邏輯方面都有好處。他還直言,實際上德邦做的是物流的活,叫的是快遞的名字。

另外,快遞專家趙小敏稱,大件快遞只是德邦全方位進攻國內快遞領域的開始。他認為,德邦是想通過大件快遞服務讓消費者熟悉德邦產品,從而帶動公司一系列快遞產品的使用。

趙小敏表示,快遞已逐漸成為德邦的核心業務,正因如此,德邦物流才會更名德邦快遞,並推出大件快遞業務,主攻快遞市場。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也認為,更名是對產品服務的清晰化處理。

“德邦在大件快遞領域成功的機會更大”

隨著電商滲透的深化,中國零擔快遞化的演進愈發明顯,大件快遞逐漸成為運輸市場的“剛需”。

也正如此,大件快遞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一方面,國內快遞企業紛紛開始大力佈局

今年5月,順豐與新邦物流合作成立快運品牌“順心捷達”。儘管順豐早在2015年就已開始佈局重貨快運業務,但這次投資被業內解讀為加速佈局快運市場的信號。

除順豐外,通達系公司同樣也形成各自的佈局,如韻達在去年10月正式起網後,鋪網和發展速度非常之快。

另一方面,具有電商基因的玩家在該領域的成效已經非常顯著。

目前,海爾的日日順、蘇寧、國美(安迅物流)、京東大件物流等玩家已經聲名在外。

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德邦到底將如何突破?成功機會有多大?

崔維星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行業競爭還不夠激烈,二線快遞比較艱難,一線快遞發展還行,大的公司會越來越好,小快遞公司會越來越難,淘汰才剛剛開始。

2013年做快遞的很多,但是至今成的很少。崔維星說:“德邦快遞基本成了,在市場上的口碑和服務還算可以,基於德邦的優勢,德邦在大件快遞領域成功的機會更大,當然德邦需要在別的方面快馬加鞭的追。”

事實上,德邦深耕零擔運輸多年,在大件和重貨運輸方面已有成熟的管理經驗和與之匹配的物流網絡、信息管理系統。

在大件領域,德邦也破局優勢。正如其發佈會上所說,德邦在大件快遞領域有三大優勢:一是,口碑,小件發順豐,大件發德邦已經深入人心;二是,經驗,德邦已有22年的大件配送歷史;三是,情懷,德邦致力於讓天下沒有難送的快遞。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也認為,德邦在快運和零擔市場擁有較高品質的服務時效性也超越諸多幹線物流企業,在公路快運的

佔有率與穩定性也比較強,且以直營為主,這些都是德邦的主要競爭力。

想贏順豐最終還是管理

談及德邦此次大件快遞戰略的發佈,自然少不了與順豐作比較。大家也很好奇,一個是零擔快運之王,一個是快遞之王,德邦在競爭中勝算在哪裡?

對此,崔維星坦言,順豐的競爭對手是谷歌。他說:“德邦若想在與順豐的競爭中取得成功,最終拼的還是管理和服務體驗,如提高員工積極性、簡化流程、數據化更好、客戶體驗更好等,而不是靠著無人車、無人機等科技投入。”

每年投35億 德邦能打通整個大件快遞市場嗎?

德邦能否順利入局C端市場?

此次發佈會上,德邦提出了“未來三年,德邦將每年投入35億元”,引發大家熱議。比如這筆錢從何處來?將如何花?

“德邦的收入有二、三百億,因此35億的投資還算可以,並不需要融資。”崔維星稱,這筆錢是既有的投資,不算是企業新增投資,包括用於購買車輛、研發、分揀系統等,構築快遞的整個運營配送體系。

德邦快遞輪值CEO韓永彥透露,為了充分實踐大件快遞的服務願景,德邦很早便開始佈局大件快遞運營的各個環節,積極構建與大件快遞市場需求相匹配的“大件體系”。

德邦能否順利入局C端市場?

目前,德邦已成功打造三大系統和六大支撐,為大件快遞3-60kg實現0距離的服務提供保障。其中,依託數字化雙胞胎應用的智慧場站、智慧運力和智慧末端三大系統,實現了中轉、運輸和末端的高效有序;而大件服務基因、全鏈匹配的專業化設備、霧化覆蓋的服務網絡、高效的運輸網絡、全方位的安全保證以及領先行業的員工素養和激勵機制,充分保障大件快遞服務體驗。

不過,對於大件快遞市場格局,在專家們看來尚不明確。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認為,未來德邦會以快遞為主營業務。現階段,“通達系”佔領電商件大部分市場,德邦若想進一步打通快遞市場,需用優勢的大件項目開拓業務。他表示,德邦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項目物流、公路快運和零擔散運,可以利用大件運輸的運力資源、運力團隊和產品體系做好服務,從而進入消費者視野,打通快遞整體市場。

楊達卿表示,未來德邦需要往專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利用此前積累的服務優勢進攻快遞市場。

趙小敏認為,大件快遞的市場格局暫未明確,德邦需要更加明確所謂的大件快遞的本質定位和差異,不斷加強服務和提供產品解決方案,才能打通整體市場。

對於德邦強調的送貨上門,趙小敏表示,現階段不少快遞企業為建立末端設施紛紛弱化上門配送服務,德邦表明送貨上門的用意就是為了提升服務質量,讓消費者選擇高品質的配送,不過德邦在價格上沒有太大優勢,其餘快遞企業不會示弱,將會加速鞏固末端配送服務,德邦的這一舉動暫時不會改變末端配送格局。

(注:本文綜合自億歐、北京商報、騰訊網、新浪等媒體,轉載請註明來源。)

------------------------------------

物流CTO(微信公眾號:物流CTO),中國最大的物流技術社區,新銳科技、物流新聞深度看。物流CTO原創報道與上百家媒體共享。約訪、合作,請聯絡微信號wuliujun6。

德邦能否順利入局C端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