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包裝是一家企業品牌宣傳的載體,順豐SPS戰略升級給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考,不難發現包裝越來越被物流行業所放大,它的存在意義註定不平凡。

那麼說到包裝,就不能不談談綠色包裝的事了,因為這涉及到科技、資源環保、經濟降本等諸多社會問題。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在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物流體系革命性變化的今天,包裹數量呈爆發性增長。在快遞包裝中“大材小用”、過渡包裝現象最為嚴重,回收率也極低,給環境造成了很大危害,行業內的專家和國家部門也出臺相關政策,大力呼籲企業採用綠色包裝,減少不可循環的包裝材料。

順豐SPS、豐·box的可持續之路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SPS是繼順豐於2013年組建包裝研發團隊以來的一次里程碑式升級。在智慧物流的大趨勢下,綠色包裝的研發和應用業已成為電商、物流大家的聚焦關注點。全新升級後的SPS中心也將逐步提高其產品和技術的曝光率。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SPS戰略)

此前順豐的包裝解決方案,僅僅是指把產品放到箱子裡面,這種一個單體的包裝,而沒有包括全流程中對所有環節的控制。為此,順豐開始試圖建立產業標準,制定符合行業真正所需的參考性或強制性標準,及時覆蓋新興產品;發揮技術型人才與研究機構的積極性,推動包裝標準化。搭建包裝信息服務平臺,方便員工及時查詢包裝方案,解答用戶現場諮詢等,規範包裝。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經過長期的積累,以及與用戶的溝通,順豐重磅推出了豐·BOX,徹底颳起了綠色物流的風暴。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豐·BOX有效解決了成本高、破損多、操作效率低、資源浪費等問題,其不僅開創了用拉鍊代替封箱膠紙、易拆封、可摺疊、防盜、內綁定等產品結構創新,還增加了防靜電、防水、阻燃、隔熱保溫等特殊性能,同時,豐·BOX更擁有多達數十次乃至上百次的使用壽命,能最大化地從實際意義上踐行綠色可循環的環保理念。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對於B端客戶而言,最關心的就是如何省下包裝費用,C端客戶則更加關心盜損率。

順豐的豐·BOX從實際出發對部分客戶進行了試點測試,並統計分析了局部數據。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豐·box試點數據)

從首批投入試點的反饋結果上看,豐·BOX至今依然保持“零”破損的使用記錄。根據相關數據的分析預測,一千萬個豐·BOX將可替代5億個紙箱、14億米膠帶以及225萬立方米內填充的投入使用。

值得關注的是,順豐SPS包裝中心研發總工程師張波濤對未來的包裝理念進行了一次昇華。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整個包裝領域,所有的生產環節都會經歷一個完整的生命週期,涉及到的每一環節,都會存在一個生產服務商,他們也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使包裝生命變得更加可持續。

在順豐看來,綠色包裝應該滿足輕量化、減量化、循環化、標準化,並且還要在不影響質量的情況下,儘量節約成本,並能通過大數據運算、創新、科技的結合,實現包裝與物流運輸全鏈條的適配,減少全程運輸過程中的包裝材料消耗,實現綠色包裝,為客戶創造價值,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力量。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阿里系用AI呵護百城、千縣、萬村

菜鳥網絡2016年就聯合了32家物流合作伙伴啟動“綠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爭取行業總體碳排放量減少362萬噸,50%的電商包裹包裝替換為100%可降解綠色包裝。

據瞭解參與這個計劃的除了“四通一達”以外,還有其他國家的郵政,包括Fedex等著名的物流企業在推行電子面單方面,菜鳥網絡聯合三通一達等14家主流快遞公司推出了電子面單平臺,各大快遞公司和商家都可申請免費接入使用,截止2016年年底,全行業電子面單使用佔比大約已經超過50%”,大大減少了紙張浪費和垃圾的產生。

今年5月23日阿里巴巴宣佈啟動綠色物流向快遞汙染宣戰

,旗下天貓、淘寶、菜鳥、閒魚、零售通、盒馬、餓了麼首次為了綠色物流聯合作戰,其中菜鳥網絡總裁萬霖介紹,2020年,菜鳥要讓中國所有包裹用上電子面單,一年覆蓋400億包裹;通過智能路由優化包裹里程,減少30%配送距離,實現物流降本增效;要在所有菜鳥驛站小區實現快遞迴收箱覆蓋。同日,菜鳥宣佈升級品牌logo,將綠色循環標誌引入其中。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去年3月17日,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在京成立,據悉基金將專注於解決日趨嚴重的物流業汙染現狀,推動快遞包裝創新改良,促進快遞車輛使用清潔能源,引導運用大數據技術減少資源浪費,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

未來,基金計劃投入3億元,用於開展綠色物流、綠色消費、綠色供應鏈等方面的研究、倡導和推動。

京東物流搶跑全回收體系

京東物流從建倉、庫內設備系統到運輸、包裝各大環節無疑不在思考如何綠色環保。特別是在紙箱方面,積極推進減量包裝,積極推進循環使用。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京東2016年9月成立了物流包裝實驗室,從壓縮包裝耗材尺寸和麵積,和使用更加環保的新材料兩方面減少資源浪費,促進包裝物的循環利用。此外,京東還通過減少膠帶寬度、採用電子面單替換紙質面單、降低物流標籤面積等方式減少物料消耗,並通過採用新型包裝、可降解包裝袋和紙箱回收系統引導用戶對包裝物的循環利用。

2017年6月5日,京東聯合9大500強企業發起了“青流計劃”時隔一年,京東又提出了青流2.0。有意思的是,“綠盒子”單次使用成本相比紙箱來說節省30%以上,正常情況下可以循環使用20次以上,破損後還可以無限次“回爐重造”,對環境0壓力,並且首次採用了行業全新的回收體系,也為行業包裝回收循環使用探索了可複製的解決方案。而且京東物流還牽手第三方合作伙伴,從站點到倉庫之間的回收、消毒清洗、重塑再生產,都由專業的合作伙伴來負責;可根據京東倉庫的生產需求隨時供應循環包裝,這大大提升了“綠盒子”在供應鏈中的週轉效率。

蘇寧祭神器拯救世界

蘇寧在去年雙十一推出了共享快遞盒,可謂名噪一時。共享快遞盒是用循壞塑料箱替代紙箱,消費者在自提完後,再有快遞員循壞帶回,每隻共享快遞盒基本上每天平均都能用上兩次,升級版的“共享快遞盒”還可以摺疊,便於快遞員回收,蘇寧預計未來這些共享快遞盒將廣泛用於3C、母嬰、快消易碎商品的自提和送貨上門服務。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其實早在2015年,蘇寧物流就制定了包裝盒回收機制,即通過快遞服務人員在配送服務過程中,以積分贈送的方式鼓勵消費者主動接受包裝盒回收建議,實現包裝盒回收。蘇寧為了調動社會力量,還舉辦了綠色包裝大賽,成立實驗室聯合合作伙伴,共同開闢新的綠色包裝產品。

綠化前路漫漫,如何探索

雖然社會各界人士都在呼籲和推進“綠色包裝”,可仍然有不少電商企業和物流公司無從下手,或者改進不大。究其原因,無外乎標準不統一、技術不成熟、上下游無協助。

很多時候,包裹的問題其實是關係到商品的採購、運輸、倉儲、分揀、加工、配送等各環節,產品包裝在拆箱、分揀過程中常常會發現大量重複包裝、過度包裝、包裝規格雜亂無章等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建立標準化是最基礎的,所以必須讓國家強制標準出臺,使得全行業都用上綠色包裝;政府、企業合力加大推廣力度,逐步建立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對綠色物流的認同支持;改變包裝標準不統一局面,真正讓完全可降解材料成為綠色包裝的統一標準。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雖然已經有很多包裝企業和電子商務公司在積極推動包裝箱和包裝袋的循環利用技術創新,但基本上還沒有建立起可循環包裝的體系。人工智能算法的突破可以說是綠色包裝的試驗田了,通常情況下,人工打包大多靠肉眼和以往訂單判斷,但是很難真正對商品的體積和體重精準估算,從而導致材料不夠或浪費。而智能打包算法的應用中,訂單一來,系統會立即對商品的屬性、數量、體積以及擺放的位置進行綜合計算,迅速與規格箱子長寬高進行匹配並且完成承重的預估,再借用以人體工學為其量身定製的機器臂對其進行擺放,合理利用箱子空間,與全自動打包系統結合,自動選擇不同規格的打包箱、包裝袋,讓每一釐米包裝材料都能發揮價值。

最後,綠色供應鏈的建立絕不是一兩家企業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通力合作,無私奉獻,需要生產、包裝、流通、物流上的商家和企業充分理解、積極參與,平臺企業也要起到一份作用,更需要消費者、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同。

(精編:物流CTO;來源:物流沙龍,晨晨Tmac)

------------------------------------

物流CTO(微信公眾號:物流CTO),中國最大的物流技術社區,新銳科技、物流新聞深度看。物流CTO原創報道與上百家媒體共享。約訪、合作,請聯絡微信號wuliujun6。

深度:菜鳥、京東、順豐、蘇寧的綠色包裝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