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農房確權登記發證 讓合法權益更有保障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1號文件精神,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市高度重視農房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截至2018年7月20日,全市累計發放農房不動產權證書34047本,完成6291戶用地和規劃審批手續補辦工作。其中“百日攻堅”以來完成辦證13486本。

我們知道,農房是農村居民最重要的個人財產,辦理農房不動產權證,是為了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深化農村改革、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產權基礎。多年來,“農民房子不值錢、不能抵押”已經成為許多農民在創業過程中不願提起的傷心往事,而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沒有確權登記發證,也致使侵佔、擠佔、違法廉價佔用農村土地的事件時有發生。

而如今,通過合法的渠道,使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的“地權”和“房權”合一,將為擴大農民財產性收入提供法律依據和政策保護。吃下這顆財產權的定心丸,將會使農民的合法權益更有保障,有力調動創業熱情,拓寬增收渠道,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但就在全市如火如荼推進農房確權登記發證的工作中,依然有個別黨員幹部自身對農房登記發證工作認識不足,存在明顯的政策認識誤區,無法有效調動群眾的辦證積極性;一小部分群眾也未能充分認識到“未批先建”“少批多建”屬於違法行為,錯誤地理解房子關起門來就是我的,以“一戶一宅”作為違法建設的擋箭牌,造成辦證過程中主觀上的不配合。

當然,這一小部分人並不是主流,農房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也已經被廣大農民群眾所接受。當前,我市三江街道(城南新區)、谷來鎮、雅璜鄉、王院鄉、竹溪鄉、通源鄉、貴門鄉等7個鄉鎮已率先完成了全年發證考核任務,根據省國土資源廳統計,我市新增農房不動產權證書發證量在紹興各縣(市、區)乃至全省都名列前茅,成績喜人。

一位已經拿到農房不動產權證的農民曾這樣講,不用交農房不動產登記費和證書工本費,本該由個人承擔的不動產測量費也由政府統一埋單,而且有了農房不動產登記證,再去購買商品房依然屬於“首套房”,這麼好的政策哪裡還會再有呢?相信能這樣理解的人會越來越多,大家都會切切實實感受到農房確權登記發證的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