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周鴻禕的「小白兔員工」言論?

為什麼幾乎所有人都認同周鴻禕的“小白兔員工”言論,是否意味著,所有的人潛意識都認為自己不是“小白兔員工”(也就是認為自己是人才),這對於公司來說是否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周鴻禕的小白兔言論:

公司部門領導和人力資源部門要定期清理小白兔員工,否則就會發生死海效應: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能力強的員工容易離職,因為他們對公司內愚蠢行為的容忍度不高,他們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員工傾向於留著不走,他們也不太好找工作,年頭久了,他們就變中高層了。這種現象叫“死海效應”;好員工像死海的水一樣蒸發掉,然後死海鹽度就變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如何評價周鴻禕的“小白兔員工”言論?

首先,這個言論正確,正所謂“不患寡,患不公”,強人努力幹活,慫人天天偷懶,如果賺錢再差不多,日子久了,強人心態就不平衡了,他們可能會抱怨兩聲,最後就離開了。而慫人越來越安逸,越來越多,強人的生存空間就更小了,劣幣驅逐了良幣……

最後的最後,公司就變成了慫貨集中營,強人要麼變慫了,要麼走人了。

如何評價周鴻禕的“小白兔員工”言論?

人的天性都是高估自己,我能力很強,我幹活很多,我待遇不高……

但重要的,不是員工自己認為自己是不是小白兔,而是公司的老闆和管理者,是否能準確的判斷誰是小白兔,以及是否即時的處理掉小白兔。其實,簡單點說,絕大多數職業,都可以用成績說話,對於銷售類的職位,業績即尊嚴,其他的都是扯淡,很容易判定誰是大灰狼,誰是小白兔。

關鍵在於,公司是否有很好人才選育用留的機制,比如績效考核是否合理、執行到位,你如果部門主管選了個大白兔,很可能他就用了一堆小白兔,將熊熊一窩。

所以,公司的管理風格,應該從創始人,從股東,從高管開始,你只有對小白兔零容忍,下面的中層管理、基層管理才會有樣學樣,你只有嚴格的績效考核體系,管理者才有工具,才有依據。

如何評價周鴻禕的“小白兔員工”言論?

有了煩惱找明哥,找了明哥樂趣多,關注明哥聊求職,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