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農村路」建的如何?聽聽交通運輸部省級交叉互評督導組怎麼說

“四好農村路”建的如何?聽聽交通運輸部省級交叉互評督導組怎麼說

7月19-20日,由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組成的交通運輸部“四好農村路”建設省際交叉互評督導組在我市柯橋區檢查指導“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

“四好農村路”建的如何?聽聽交通運輸部省級交叉互評督導組怎麼說

“四好農村路”建的如何?聽聽交通運輸部省級交叉互評督導組怎麼說

督導組一行先後來到柯橋齊賢村獨立黨支部、錢茅線三蓮車站等地,重點就柯橋區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及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進行實地檢查。

“四好農村路”建的如何?聽聽交通運輸部省級交叉互評督導組怎麼說

督導組認真聽取了紹興市交通局、柯橋區政府“四好農村路”工作情況彙報,並對我市建設工作進行指導。

“四好農村路”建的如何?聽聽交通運輸部省級交叉互評督導組怎麼說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工作,緊緊圍繞中央、省級關於“四好農村路”建設相關要求,創新“美麗鄉村公路示範鄉鎮(街道)”考核載體,以“路暢、橋安、景美、規範、惠民”為目標,高標準、嚴要求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工作。

截止2017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為10135公里,其中農村公路總里程為9110公里(含縣道2299公里、鄉道1573公里、專用公路24公里,村道5214公里),佔全市公路總里程的90%,農村公路路網密度達1.09公里/平方公里。全市鄉鎮和行政村公路通暢率均為100%。

“四好農村路”建的如何?聽聽交通運輸部省級交叉互評督導組怎麼說

“四好農村路”不僅改變了農村面貌,打通了致富渠道,也切實帶動了當地特色產業、鄉村旅遊、民宿經濟等發展,在農村公路上,寫下了一段段的佳話。

“四好農村路”建的如何?聽聽交通運輸部省級交叉互評督導組怎麼說

柯橋區以農村公路提升改造為抓手,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公路建設,致力打造“村村景”、“路路美”的農村公路“升級版”,形成了以路域環境綜合整治為突破口的“柯橋經驗”。上虞區以“一廊、兩區、三鎮”為特色的發展核心,形成集景觀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於一體的綠色交通經濟走廊。諸暨市以“西施”為主題啟動創建4條美麗鄉村公路景觀帶“升級版”。嵊州市通過問越路的提升改造,使百年的越劇文化得以“一路綿延”。

新昌縣以美麗鄉村公路創建引領全縣“美麗公路+”產業發展。

“四好農村路”建的如何?聽聽交通運輸部省級交叉互評督導組怎麼說

有路才有夢想,有路才有希望。柯橋區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和特色,強化交通與旅遊、產業、民生、創新的融合發展,以美麗公路串起輕紡市場、水鄉古村、特色小鎮、旅遊景區,形成了“美麗公路+旅遊”、“美麗公路+特色經濟”等新的致富模式。

上虞區東澄公路的修建,讓東澄村的萬年石浪、千年梯田盛景走出大山深處,深山峽谷內的小山村從此不再“沉寂”;越城區的平陶公路,11公里綠道全線貫通,充電樁、公路服務站等配套設施齊全,沿線分佈著抹茶小鎮、薰衣草花田,藍莓採摘基地,為當地居民提供了週末遊玩好去處;諸暨市新王線的提升改造,為東和鄉十里坪的“春風十里”小鎮帶來了更多的商機;嵊州市投資1.7億元實施嵊張線提升改造,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空間;新昌縣梅林山至鷺鷥崗公路建設,帶動了欽寸水庫的休閒養生行,讓梅林山村成了“網紅”。

“四好農村路”建的如何?聽聽交通運輸部省級交叉互評督導組怎麼說

如今,“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已經成為了紹興鄉村振興的“必經之路”,為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著更好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