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大家去日本旅行的時候,對日本文化會不會有很多疑問?例如為什麼餐廳總是給冰水、街上為什麼沒有垃圾桶、筷子為什麼要橫放?原來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在背後總是藏著有趣的原因,以下9條問題,你又有沒有問過呢?

【日本文化01】 為什麼日本烏鴉特別多?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在日本最大的感想,就是無論去到哪裡,烏鴉都很多!為什麼?烏鴉本來是在森林棲息的雀鳥,但由於城市發展令森林的數量減少,加上都市生活為烏鴉提供大量食物(=垃圾,烏鴉是雜食動物),自然繁殖得更多。

據說烏鴉的智慧僅次於猿猴,加上近年物質豐盛,連烏鴉都變得愈來愈聰明,翻垃圾的能力就更上一層樓了。不過,即使日本要修改收集垃圾的方法,相信也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大概人們還要被烏鴉騷擾多一陣子吧!

【日本文化02】 為什麼富士山不屬於日本政府?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富士山山頂的部分(3,360米以上)其實是私有地,真正的地主是(鼓聲)⋯⋯淺間神社!一直以來,富士山被視作靈山,並用作祭神之用,儀式由淺間神社負責,到德川家康年代,德川家康就將富士山的地權乾脆賜予淺間神社。1871年明治維新及太平洋戰爭後,政府回收所有土地的地權,唯獨富士山山頂部分除外。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1974 年,最高裁判所雖然裁定富士山山頂為淺間神社擁有,但政府並沒有實時歸還,原因是富士山橫跨靜岡及山梨兩縣,所以無法登記。其後30年,神社和政府就富士山山頂的地權問題爭議不斷,終於在134年後的2004年,政府宣佈將地權送回神社,但可以向神社每年租用,據說租金是個天價呢!

【日本文化03】為什麼日本女生經常「內八字腳」?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在日本的街道上,會否覺得很多日本女生都是內八字腳地站立或走路呢?內八字腳的日文是 「內股」,雖然有些女生因為天生肌肉比較不發達,所以形成內股,但原來不少日本女生也會因為覺得這樣比較可愛,而故意弄成內股的。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此外,以前日本人穿和服時,要內八字腳、小步小步地走路才算是美,所以這種內八字腳等於美的概念,大概從以前就一直深深印在日本人的腦海了。

【日本文化04】為什麼泡溫泉後要喝牛奶?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在溫泉或錢湯泡澡後,大家都會去買一瓶飲品——咖啡牛乳或乳酸牛乳,雖然牛乳有美肌和補充營養的作用,但是在熱辣的溫泉出來後,立即喝冷的東西,不會對身體有很大的負擔嗎?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原來咖啡牛乳和錢湯的關係,最初是因為牛乳製品公司於昭和30年開發了咖啡牛乳,但那時屬戰後時期,冰櫃和浴缸在日本人的家中尚未普及,日本人經常會到錢湯泡澡,所以牛乳製品公司就想到將大型冰櫃放在錢湯,結果大受歡迎!到了現在,大家都覺得牛乳跟錢湯和溫泉是密不可分的了。

【日本文化05】為什麼有三件事日本女生絕對不會做?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如果問日本女生有什麼一定不能做,就是普遍女生都不會一個人去吃拉麵或牛丼。這些地方雖然完全沒有不正經的成分,但是男性客人較多,所以女生會感到尷尬和不自在。

注:不過話說回來,現在日本女生真的有比較放開了一點點,想吃就去吃,不再拘泥於這些小事情了。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再來就是年輕的日本女生絕少素顏外出,日本妝容注重自然,所以即使看起來好像是素顏,說不定在化妝上也下了一定的功夫(笑)。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最後就是日本女生很少會單獨穿吊帶背心外出。那些既可用來打底,外國女生經常拿來單獨穿的純色小背心,對日本人來說,都像內衣或家居服,她們會想:「只穿一件這樣的小背心實在太醜怪了!」當然, 如果是款式時尚的吊帶小背心的話,那又另當別論了。

【日本文化06】為什麼日文這麼好聽?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日文好好聽呢?除了主觀感覺外,語言學上也有提供解釋啊!

首先,原來對於不懂得某種語言的人來說,像廣東話的「t」(例如「切」、「舌」、「撇」)、「k」(例如「國」、「格」)等字尾是不好聽的雜音,這些都是日文沒有的,而且50音都是以a、i、u、e、o作音尾,就算是外來語,也會把這些音尾硬加上去,例如套餐英文set,他們會讀成setto,聽起來便好像既圓潤又帶點可愛了。

其實50音比起其他語言算是很少,所以聽起來音調會較為一致,也令人聽得較為舒服。

【日本文化07】為什麼蟑螂的花名叫「G」?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學日文的朋友,大概都知道蟑螂的日文叫ゴキブリ(Gokiburi) 吧!我曾經一度在想,明明蟑螂就只是昆蟲嘛!為甚麼要用敬語的ご(漢字「御」,發音「Go」)作為開首呢?原來以前日本人把木頭挖空來當碗,叫做「御器」(Goki),而有種蟲會把碗底的剩飯連同碗一起吃掉,人們於是把這種蟲叫做 「御器噛ぶり」(Gokikaburi,噛是咬的意思)。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後來傳呀傳,不小心把「御器噛ぶり」寫成片假名的ゴキブリ(Gokiburi),就成了日後蟑螂的稱呼了。啊,蟑螂的日文名還真高尚呢!又原來,也有日本人怕得連名字也不敢提起,索性把蟑螂稱作「G」!

【日本文化08】為什麼日本人聖誕會吃KFC?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我一直覺得日本的聖誕氣氛不濃厚,大概是因為再過幾天都新年了,大家來不及慶祝吧!不過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人說聖誕要吃KFC!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根據日本KFC的官方說法,這個「習俗」起源於 1970年,當時日本首間KFC開張,店鋪經理大河原毅在店裡聽到幾個外國人聊天,表示十分懷念家鄉的火雞大餐。他隨即想到以炸雞代替火雞,推出「派對桶餐」,而這個「聖誕節要有肯德基」的計劃對於不習慣過聖誕的日本人來說,十分新鮮,旋即大受歡迎,並流傳至今。

【日本文化09】為什麼在日本還是不給小費比較好?

你所不知道的9個日本傳統文化

跟其他國家不同,在一般的日本餐館是不用付小費的。假如把錢留在賬單夾內然後無聲離去,職員會以為你忘了拿找剩下的零錢,然後跑出來把錢還給你!

那日本人是不是完全不給小費呢?也不是,只是規矩也太多了。首先要把錢用小禮金袋放好,但又不可以用太誇張的禮金袋;然後金額也不可以太多(太多的話會給人 心理負擔,所以大約是能讓人喝個茶、吃個點心的金額就最適當),給的時候說話也要有技巧:「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今天真的謝謝你了。」

看,這就是日本人的「待人接物文化」了,我們這些門外漢還是有禮貌地說:「非常好吃,謝謝款待。」就最輕鬆又有禮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