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卷二|五陰中之行陰、識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楞嚴經·卷二|五陰中之行陰、識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海水後浪推著前浪,輕輕的拍打著岸邊的岩石,奏成一曲好聽的海潮聲。人的生命,恰似這看不見的海潮,前念去、後念來,如果是善念相續不斷,人的生命當會如海潮聲般的動聽。

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

楞嚴經·卷二|五陰中之行陰、識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洞庭湖岳陽樓夕陽晚照

行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

佛陀說:“阿難,就好象瀑布洋流一樣,前後波浪相續,前浪後浪,彼此不相逾越。你要知道,行陰就是這樣來的。”

人的思維就像波浪一樣,前念滅,後念生,念念不斷,不相逾越。在唸念遷謝中,歲月密移。這就是行陰。

【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

“阿難,這種瀑流之性,不是憑虛空而生,不因水而有,也不是水之自性,也不能離開虛空和水。”

【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

“道理是這樣的,阿難。如果瀑流憑虛空而生,則十方所有無盡的虛空,都成無盡之瀑流,世界自然全部都會淹沒在瀑流之中。”

而事實並非如此,故瀑流因空而有不能成立。

【若因水有,則此瀑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

“如果瀑流因水而有,則此瀑流之性應該不同於水性。然而瀑流具備水之所有體相,如今看到瀑流就知道現在有水。”

比如說,看到一朵花,我們可以說,此花是眼睛看到而有的。顯然眼睛和花的體性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說花就是眼睛。

再比如說,孩子因父母而有,但顯然孩子和父母的體性也是有差異的。我們不能說孩子就是父親或母親。

如果瀑流因水而有,那麼,瀑流就應該不是水。瀑流停止下來,見到的也應該不是水。顯然事實並非如此,故而瀑流因水而有也不成立。

【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

“如果瀑流是水之自性,則澄明清靜時,應該就不是水之體性了。”

瀑流渾濁而有動性,如果把這種渾濁動性當作是水的自性,那麼當瀑流靜止下來,澄明清淨時,這個澄明清淨性就應該不是水的體性了。顯然這種說法不能成立。故而瀑流也不是水之自性。

【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

“如果瀑流能離開虛空和水,則虛空周遍沒有外,瀑流離虛空何處存身?而水之外沒有流,瀑流不流怎麼稱瀑流?”

故而瀑流也不能離開虛空和水。

那麼,行陰究竟是什麼呢?

【是故當知,行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佛陀總結說:“由此可見,行陰不過是虛妄相想,不以因緣是非相論、不以自然性是非相論”。它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楞嚴經·卷二|五陰中之行陰、識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洞庭湖岳陽樓

識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

佛陀說:“阿難,譬如有人,取來一個頻伽瓶,塞住瓶的兩個孔,裝滿當地的虛空。拿著這個虛空瓶,遠行千里,用來送給他國的人。你要知道,識陰就是這樣的。”

虛空本是一體,本地和千里之外都共一個虛空。分別本地虛空與他方虛空不同,而把虛空裝起來送人。識陰就是這樣分別攀緣而來的。

頻伽是印度的一種鳥名。頻伽瓶的形狀大概就像頻伽鳥吧。

【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

“阿難,這樣的虛空,不是從彼方來的,也不是從此方入的。道理是這樣的,阿難。如果虛空從彼方來,那麼瓶中既然貯存了虛空,彼方應該就缺少一瓶虛空。如果從此方進入的話,打開孔倒出瓶裡的虛空時,應該見到有一瓶的虛空出來。”

很顯然,用瓶子裝虛空,彼方不會少虛空,此方也不會多虛空,也看不到虛空的出和入。這裡的虛空,實際上是比喻識陰如虛空般,本無來去。只是因為生了此方虛空和彼方虛空的分別心,才沒事找事做,裝一瓶虛空去送禮。

那麼,想陰究竟是什麼呢?如何而來的呢?

【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佛陀總結說:“由此可見,行陰不過是虛妄相想,不以因緣是非相論、不以自然性是非相論”。它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楞嚴經·卷二|五陰中之行陰、識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洞庭湖岳陽樓

第二卷完。

歡迎留言,邊讀邊聊,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