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啓動「南北科創走廊」聯動張江臨港

浦東啟動“南北科創走廊”聯動張江臨港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閔琦 倪珺上海報道 7月11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又有重大舉措。浦東新區正式啟動張江-臨港“南北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將在三年時間內形成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等領域培育十家以上獨角獸企業。

“南北科技創新走廊”是浦東開發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後的又一重大戰略舉措。“這一新的區域發展策略,適應浦東發展的新階段、新需求,在更大空間範圍內整合發展資源,科學統籌、合理佈局,實現張江-臨港和周邊鎮‘2+N’產業發展格局,將發揮更大的集聚效應,激發新動能,成為推動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載體和重要支撐。”浦東新區政協副主席、科經委主任唐石青表示,同時,這一城市及產業發展帶的集聚發展,將有力發揮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據瞭解,張江從1992年建園,經過26年的發展,在空間外延拓展的同時,產業形態、發展內涵也在不斷豐富變化中,經濟體量不斷擴大,發展能級不斷提升,經濟和創新能量也在不斷增強。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承載區,張江正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集聚和建設世界一流的大科學設施集聚,提升源頭創新能力和科技綜合實力。

臨港是上海面向未來的重要戰略引擎,濱江沿海發展廊道上的綜合性節點城市,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主體承載區和開放創新先行試驗區,將打造成為“國際智造城”和“濱海未來城”。近兩年,臨港主要經濟指標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和關鍵性、功能性平臺項目順利落地,形成一批“上海製造”品牌建設的突出亮點,承擔高端製造的國家重任。

記者從當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對於浦東乃至上海而言,張江-臨港的“雙區聯動”不僅是點上的切入,更是線上的聯動和麵上的推進,將促進更大區域內的資源統籌整合,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創新活力。三年後,張江-臨港“南北科技創新走廊”將成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關鍵發展軸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極核和世界級科學基礎研究、科技創新策源地,高端產業發展和智能製造集聚區。

目前,張江-臨港“南北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已形成首批5個產業項目的聯動意向,包括華域汽車、微小衛星中心、雲從科技、翱捷科技、ABB等,項目覆蓋汽車、航天、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機器人等領域。

下一階段,浦東新區將著眼總體目標,聚焦核心內容,抓緊統籌聯動,全面開展“南北創新走廊”建設的實質行動,提升區域發展整體協調性和連接性。

一是啟動戰略規劃研究,做好頂層設計,著眼長遠發展,明確“南北科技創新走廊”的角色定位和戰略目標以及“2+N”體系中張江、臨港、周邊各鎮的發展特色及協同分工。

二是加強專項規劃協同,抓緊開展產業發展、區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專項規劃研究,加強張江、臨港兩區的設施聯通,提升兩區的鏈接能力和輻射帶動效應。

三是推動區域產業聯動,立足張江、臨港以及沿線各鎮產業發展基礎和特色,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重點打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軟件信息、民用航空等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創新型特色產業集群。未來,“南北科技創新走廊”還將向北延伸至金橋、外高橋等區域,形成浦東完整的中部南北走廊,成為浦東未來發展新的戰略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