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NO.1 最能體現蘭亭原貌-馮承素摹本 

為唐代內府栩書官馮承素摹寫,因其卷引首處鈐有“神龍”二字的左半小印,後世又稱其為“神龍本”,因使用“雙鉤”摹法,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蘭亭真跡者。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局部: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NO.2 最能體現蘭亭意韻-虞世南摹本

唐代大書法家虞世南所臨,因卷中有元天曆內府藏印,亦稱“天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傳,直接魏晉風韻,與王羲之書法意韻極為接近,用筆渾厚,點畫沉遂。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NO.3 最能體現蘭亭魂魄-褚遂良摹本

為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所臨,因卷後有米芾題詩,故亦稱“米芾詩題本”。此冊臨本筆力輕健,點畫溫潤,血脈流暢,風身灑落,深得蘭亭神韻。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NO.4 最能體現蘭亭風骨-《定武本》

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臨本,於北宋宣和年間勾勒上石,因於北宋慶曆年間發現於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僅有拓本傳世,此本為原石拓本,是定武蘭亭刻本中最珍貴的版本。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局部: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NO.5 最拙趣版本-《蘭亭序》黃絹本

因這卷唐摹《蘭亭序》所用的是絹本,有些紙上的效果不易體現出來。再加上年代的久遠,絹色陳舊泛褐,使之與當時的藝術效果有了距離。但主要的筆意、字形,仍然保存了下來,尤其是筆與筆、字與字、行與行之間,都表現出了映帶關係和顧盼姿態。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局部: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唐人五大摹本”從不同層面表現了“天下第一行書”的神韻,是後世蘭亭兩大體系的鼻祖:一是以虞本、褚本、馮本、黃絹本為宗的貼學體系;一是以定武本為宗的碑學體系。這兩大體系並行於世,孕育了後世無數大家。唐人五大摹本,曾被收入清乾隆內府,後流散四方:虞本、褚本、馮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黃絹本、定武本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隔海相望不得團圓。此次將此五種珍本匯於一帙,海峽兩岸法書極品齊聚一堂,全面展現中華瑰寶之流光異彩。我們再看看後人摹本。

NO.6 宋拓定武《蘭亭序》

不管是摹本,還是拓本,都對研究王羲之有相當的說服力,同時又是研究歷代書法的極其珍貴的資料。在中國書法典籍中有關《蘭亭序》的資料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NO.7 文徵明臨《蘭亭序》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局部: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NO.8 趙孟頫臨《蘭亭序》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局部: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NO.9 啟功臨《蘭亭序》

啟功先生是20世紀書壇傑出代表,且對書法臨摹及教學工作積累了大量經驗,獲得認可,我們引薦其臨摹作品作一參考。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NO.10 龍開勝臨《蘭亭序》

龍開勝作為中國當代書法家及當代書風之代表,我們引薦其蘭亭臨摹作品作一參考,可以看出有明顯差距。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局部:

古今10位書法名家臨《蘭亭序》

《蘭亭序》是否為王羲之所書,歷來也有很多爭議,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發過相當激烈的大公論。也有人認為蘭亭之會是討論軍事的秘密會議,是以書法之名掩人口目。

無論如何,王羲之父子所建立起的“二王”書法體系以及《蘭亭序》作為天下第一行書之書法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