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游丨北茹村:歷經滄桑,古韻猶存

初秋時節,乘車沿著冶西鎮彎彎曲曲的通村公路一路前行,兩側的樹林鬱鬱蔥蔥,在路面灑下斑駁的陰影。搖下車窗,爽爽的秋風伴著青草香味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車很快就來到了北茹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牌樓和隔路相對的影壁。影壁上詳細介紹了北茹村歷史、文化和美景等。影壁背後是一條小河,清澈的河水潺潺流過。站在影壁旁抬頭遠望,河對面“健身步道”四個大字十分顯眼。

鄉村遊丨北茹村:歷經滄桑,古韻猶存

據冶西鎮副鎮長趙彥君介紹,那裡就是冶西北川生態健身步道的起點,距獅腦山百團大戰紀念碑約5公里。健身步道於2016年國慶節正式開通,主線路長11.5公里,以北茹村為起點,穿越獅腦山林場自然保護區、河流山脈、鄉村小鎮,被當地人稱為“連接生態文明的紐帶”。

沿著步道緩緩前行,一側是河流,一側是山林。調皮的風穿過山林,帶來樹葉搖擺發出的沙沙聲。步道在保留林蔭小道和鄉村公路的基礎上,根據沿途的自然風景和植被,建成具有健身功能的落葉步道、古驛道、砂石步道、天然棧道、礫石道等。每走一段,就會看到一個指示牌。整個健身步道共設有20餘處指示牌。健身步道還包括了全長5公里的自行車道,在車道上設立休息站、露營區、接待站、報警點、垃圾處理系統等輔助設施。如今,這條健身步道已成為市民徒步健身的好去處。每逢週末,很多市民驅車到這裡走路鍛鍊,欣賞沿途美景,享受鄉村野趣。

北茹村何時立村,已經找不到確切的記載。相傳在北魏時期,就有先民來此定居,距今已有1500多年。村西山腰中有一座石佛窟,村東有一處石窯,據當地人傳說佛窟鑿於北魏年間,一直被樹木叢林遮掩,後被發現,成為北茹人居時代開始的標誌。平定州志記載:“居州西三十里,屬隅廂都(清時建置,相當於今天的鄉鎮)。因地處高山,群眾生活含辛茹苦,又居南茹之北,故稱北茹。”

北茹村最古老的還要屬生長於三清廟前的千年古槐。高大的古槐將寺廟建築遮掩得若隱若現。走進廟門,寬大的樹冠幾乎將整個院落遮蓋,粗壯的樹幹需要三四個人合抱。據考證,這棵古槐的樹齡約1400多歲,是大自然留給後人的“活文物”,被全國古樹名木普查部門評定為189號國槐。

鄉村遊丨北茹村:歷經滄桑,古韻猶存

北茹村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達到60%以上,可謂山清水秀,林木蔥蘢。明清時期,這裡曾是我市通往晉南地區的必經之路,村中至今還保存著許多明清時代的古建民居,雖歷經歲月滄桑,仍古韻猶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