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吧這種吹毛求疵的習慣,別讓它成爲父母愛孩子的象徵!

這是一位敢於反省自己的父親,他已意識到小孩的世界其實和我們成人所感知的不太一樣。

爸爸一天的日常生活裡,竟然有著許許多多次對小孩的挑剔,有的無關緊要,爸爸也看得很重要。正如這位爸爸所思考到的,是我們的習慣、習氣在作怪,總在要求別人,挑別人的毛病。

夜深了,來到你孩子的床邊,凝視著孩子熟睡的臉龐,你心中會對眼前的這個孩子生出慈悲來!淚打溼了你的眼,才知道我們為人父母有些時候還沒有做到真正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

忍住吧這種吹毛求疵的習慣,別讓它成為父母愛孩子的象徵!

孩子:

在你睡著的時候,我要和你說一些話。

幾分鐘前,我在書房看報紙時,一陣懊悔的浪潮淹沒了我,使我喘不過氣來。帶著愧疚的心,我剛才悄悄地走進你的房間,來到你的身旁。

我想到的事太多了!孩子,我對你太粗暴了。

在你穿衣服上學的時候我責罵你,因為你洗臉時只在臉上抹了一把;你沒能擦乾淨你的鞋子時我又對你大發脾氣;你把東西不小心摔在地上時我又對你大聲怒吼。

吃早飯的時候,我又找到了你的錯處:你把東西潑在地上,你吃東西狼吞虎嚥,你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你在麵包上塗的奶油太厚……

在你上學我去趕汽車上班時,你深情地向我高呼:“爸爸再見!”我卻蹙著眉頭對你嚷道:“怎麼又駝背了,把胸挺起來。”

晚上,一切又重新開始。我在下班路上看到你跪在地上玩彈子,襪子破了好幾個洞,禁不住又大發雷霆:“襪子是花錢買的,你怎麼一點也不知道心疼……”並在你朋友面前押著你回家,使你當眾受辱。

孩子,你還記得嗎?晚飯後,我在書房看報,你怯怯地走了過來,眼睛裡帶著委屈的目光。我對你的打擾極不耐煩。你在房門口猶豫著,我終於忍不住地吼了起來:“你又來幹什麼?”

這時你沒有說話,卻突然跑了過來,抱著我的脖子親我,眼裡含滿了淚,簡直不敢相信我如此粗暴對你,也澆滅不了你對父親的愛。接著,你用你的小手臂又緊抱了我一下,就走開了,腳步輕輕地走開了。

孩子,你知道嗎?你剛離開書房,報紙就從我手中滑落在地上,一陣強烈的內疚和恐懼湧上心頭!

習慣真是害我不淺!吹毛求疵和訓斥的習慣幾乎成了我父愛的象徵。

孩子,爸爸不是不愛你,而是對你的期望值太高。我是用成人的尺度衡量你,而且拿很多成年人也難以做到的標準來要求你。細想起來,多麼可笑!

而你本性中卻有那麼多的真善美,你小小的心猶如照亮群山的晨曦——你跑進來吻我的自然流露出來的情感顯示了這一切。

今晚,一切都顯得不重要了。孩子,我在黑暗中來到你床邊,跪在這兒,心裡充滿著愧疚。

我以前總是把你當做大人來看,但是孩子,我現在看你,蜷縮著熟睡在小床上,仍然是一個嬰兒,你在你母親的懷裡,頭靠在她的肩上,彷彿只是昨天的事。我以前對你要求得太多了、太多了。

再也不願抱怨你的父親

孩子並非一件作品或工藝品,我們卻習慣用這樣的思維對待孩子,以一個完美的工藝品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對於孩子的毛病缺點,我們可以提醒,有效的引導!但不要過多的挑剔,看孩子哪一點你都不舒服,這樣很容易和孩子敵對起來!

記住呀,孩子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

我們熟稔的愛,會帶著許多我們的執著,無意中你的愛還夾雜著對孩子的佔有和控制,要求他去做我們心目中的孩子。

可是,反過來,我們有做到了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了嗎?

忍住吧這種吹毛求疵的習慣,別讓它成為父母愛孩子的象徵!

當我們把挑剔的眼光轉向自己時,去要求自己、修正自己的行為、摒除自己的毛病習氣……您或許會發現孩子的生命底色會明亮許多。

畢竟,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尤其是父母,在孩子的覺知裡,父母的一切言行舉止,何嘗不是孩子學習、仿效的呢?

父母言語舉止得體,孩子也在學,父母粗暴無理,孩子也在學……你對事情如何回應,包括情緒煩惱的處理方式,孩子也有在學習……

對孩子的愛,我希望是慈悲的,因為慈悲裡有智慧!

當我們把浮躁焦慮的心沉澱下來,在夜裡靜靜看孩子天真的臉,你或許會認同這一點:孩子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是孩子教會我們許多~

帶著這樣的心態,對孩子、家人都仁慈一些,對我們自身要求高一些,降伏我們自身的習氣煩惱,我們才會有更多的智慧來養育孩子。

父母心態的平和及家庭的祥和,才利於家人之間的關係建立,這也才是滋養孩子幸福的沃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