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鴉片戰爭看西方文明的海盜本性

歐洲在全球範圍內有一定優勢,也就是最近這幾百年的事情。

大航海時代之前,歐洲的蠻族到處亂竄,是歐亞大陸最窮困的地方。從來是歐洲掏錢買東方的好貨物,金銀嘩嘩的往東方——尤其是中國流動。只是歐洲本土的金銀產量也不足,所以中國也沒賺他們太多。

大航海時代之後,歐洲人發現了美洲,所以歐洲從美洲弄到了鉅額黃金——用來買更多的中國貨。到19世紀初工業革命爆發的時候,基本上歐洲從美洲弄到的以萬噸計算的金銀,大多數又流到了東方。這些金銀最終流入了中國,讓中國同樣資本主義化的工商業如虎添翼,繼續在中國的手工業和商業裡流通。要是能向中國出口,把這些錢賺出來,中國掏出來的每一兩銀子都是給西方工業資本主義救命的購買力。

從鴉片戰爭看西方文明的海盜本性

不過,我們應該記得此前為啥金銀流入中國,中國的手工業水平、組織程度遠勝於西方。物美價廉,所以西方的買辦,比如威尼斯、熱那亞,拼命地通過地中海往歐洲販賣東方貨物。即便到了工業革命早期,西方几十年技術傳統的大工業依然鬥不過東方傳承幾千年的手工業。

在中國,手工業水平雖然停滯,但也不是新興的初等工業可以仰望的。四川人打鹽井,能夠用手工業鑽1000米深的井,你只要設想一下如何掏一個兩里路之外的洞,大概就能想象中國手工業的水平。西方現代工業能趕上這個鑽井水平,是無縫鋼管量產的結果,那已經是快20世紀的事情了。所以說,即便英國和歐美搞了工業化,立刻就想賺傳統手工業強國的錢還是很難。19世紀中期,英國對中國的貿易還是和此前幾百年一樣,是逆差。

西方文明是個海盜的本性,正常貿易賣不掉東西,就琢磨著用暴力。不過,暴力得用得上才行。工業革命之前,西方的大航海時代看似牛逼,實際上霸權基礎只是帆船(木頭釘的)、前膛火炮,前膛步槍。這種東西的確比其他文明的強一些,但沒有絕對的差距。最多就是蒙古騎兵打其他民族步兵的樣子。蒙古騎兵雖然強悍,打日本、印尼卻都失敗了,是因為蒙古騎兵沒法下海。西方搭載幾十門火炮的木頭帆船雖然很厲害,但也沒法拿到大陸上來作戰,甚至沒法進入內河。所以西方最多是入侵一下兩面靠海、四分五裂的印度,沒法對付中國。到了內陸,甚至南非的黑人祖魯部落和阿富汗的土著都能對英國打出全殲的勝仗。這種暴力最多是能阻止人家“賣”,絕對沒法強迫別人“買”。

從鴉片戰爭看西方文明的海盜本性

對於西方而言,幸運的是工業革命不止能提高生產效率,還能提高軍事效率。之所以帆船戰列艦不能進入內河,是因為帆船的動力要靠老天爺幫忙。在狹窄的內河操帆機動,容易擱淺不說,別人也不會放任你沿著主航道一線前進。狹窄的河道里,不管是火炮還是縱火,對付沒法機動的木船都很有效。要是拉縴的話,那根本就是把命放在別人手裡。但是,有了蒸汽機,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英國遠征軍除了帆船火炮,還帶了蒸汽拖輪,能夠帶著帆船在長江裡隨便機動。英國艦隊就這樣進入內河,截斷了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叉口——鎮江。

中國幾百年來的趨勢就是北方有強敵,政治軍事強勢,南方經濟強勢,所以大運河就是中國的生命線。清政府可以不在乎英軍炮轟沿海,但沒法不在乎大運河運輸,只能利索地簽訂南京條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鴉片戰爭。過了十幾年,英國人又來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徹底贏得了向中國傾銷的權利,甭說劣質工業品,毒品都能隨便賣。中國上千年賺來的白銀開始嘩嘩地倒流回西方。工業革命以暴力而不是經濟的方式為資本主義贏得了市場。

所以我們的歷史課本稱這是中國近代史的開始,是中國殖民化的開始。工業化打開的大陸新殖民地是工業資本主義19世紀後期繁榮的第二因素。

從鴉片戰爭看西方文明的海盜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