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區本土創業明星的激盪三十年

成都,有著“天府之國”美譽。在閒適悠閒的生活背後,這裡自古便有著獨特的創新創造基因:995年以前,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誕生於成都;1000多年前,方便記錄的薛濤箋(又稱“浣花箋”)就已在成都流行……

成都這座城市始終流淌著創新創業的血脈,並隨時代而勃發、湧動。1988年,以建設國家高新區為重要內容的火炬計劃在我國正式實施,成都高新區順時而生。自誕生之日起,成都高新區便傳承著創新創造的“基因”,創新著時代的新風貌。

30年發展,30年征程。一路走來,成都高新區創造奇蹟連連,而於奇蹟處覓仲謀,卻是遍地英雄皆凡人。如果說,海外人才在這裡轟轟烈烈奏響了一曲“世界向東,中國向西”的遷徙歌,那麼,“來自於江湖”的本土創業者,則洋洋灑灑地書寫著“我是傳奇”。

成都高新區本土創業明星的激盪三十年

成都地奧集團董事長李伯剛帶領團隊技術攻關

“我是傳奇”——

“創業”尚不流行,這裡已迎來了首批“資深”創業者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現實與理想之間,不變的是跋涉,暗淡與輝煌之間,不變的是開拓……”1990年,被稱為是“汪國真年”,這首《熱愛生命》一時風靡。

出身於成都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成都地奧集團董事長李伯剛可能自己也沒有想到,1988年,他在成都高新區揚帆起航,創辦地奧的舉動與《熱愛生命》偶然相呼應。

從1988年至今,成都高新區正當而立之年。30年來,在一批批國家“千人計劃”人才、海外留學人員“一路向西”的同時,一浪接一浪的成都本土創業者,也加入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歷史潮流中。在這本“我是傳奇”裡,和成都高新區一路踏上創新事業的第一批創業者之一的李伯剛,是傳奇的開篇之作。

成都高新區創業路,作為成都高新區第一批“資深”創業者的起跑點,中成藥進軍海外的破冰者——地奧集團便位於此。

李伯剛清晰地記得,為了讓研發的“地奧心血康”不在研究所裡“睡大覺”,1988年8月18日,靠著四處借來的50萬元創業經費,地奧集團成立了。這一舉動,在當時引來不少質疑。“那個年代還不流行‘創業’這個詞,開工廠、辦公司、做生意都叫‘下海’。”儘管如此,但在他看來,“讓研究人員的心血走向市場,造福於民,這是我的使命。”

這一使命的承載地便是成都高新區,這裡不負創業者所期所盼:1994年的《科技之窗》《中國投資與建設》等雜誌顯示,不到4年時間,這片以創業路為主幹的區域,已有6200平方米的創業服務中心和30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以及上萬平方米的火炬大廈投入使用。

2012年,“地奧心血康”作為我國中藥產品首次以“藥品”身份進入歐盟藥品市場,敲開了“中藥國際化”大門。“不僅地奧從這裡走出國門了,過去的田地也慢慢變成了大企業、大集團的聚集區。”李伯剛感嘆30年的鉅變。

30年過去,憑藉當初50萬元借款籌辦起來的地奧集團,如今淨資產已超過40億元,成為國內實力最強的藥物研製、中試、生產基地之一,還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實施火炬計劃先進高新技術企業,先後獲全國百強高新技術企業、全國中藥行業優秀企業、全國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及國家中成藥重點企業等稱號。

成都高新區本土創業明星的激盪三十年

海特集團

“傳奇”不止在創業路上演。在成都高新區科園南一路,中國首家民營航空維修企業、也是中國綜合航空技術服務類首家上市公司——海特高新(前身為“海特航修公司”),寫就了“創業父子兵”的故事。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飈回想起30多年前,這家小小的民企“放言”要修飛機,“有人說這是‘膽大包天’,後來我們要上市,別人又說是‘痴人說夢’,現在這些都變成現實了。”

一路走來,李飈感慨:“創業人就得有‘不要怕,大膽往前走’的勇氣和脾氣。”

我來自江湖——

從民房小院“飛入”專業孵化器 本土“草根”逐夢高新

人才是創新的基礎。成都高新區要怎樣把各路人才吸引至此?為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藏”在民房小院裡的創業者、北漂回蓉的創業者,一一被請入成都高新區的專業孵化器裡、創業場中,形成了一支本土創業大軍。

成都高新區本土創業明星的激盪三十年

成都尼畢魯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尼畢魯科技有限公司(tap4fun 以下簡稱“尼畢魯”)就是從民居里“挖”到的一塊“寶”。在調侃著從簡樸民房小院“飛入”國家級專業孵化器的過往之餘,這些已聲名大噪的本土創業者總會說:“我來自江湖。”

2006年於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後北漂創業;2年後結束北漂,回到成都開始創辦企業,這就是尼畢魯創始人楊祥吉的創業路線圖。2008年3月成立的尼畢魯在創業初期,是國內第一批iOS平臺手機應用開發者。創業不久,公司就從租住的民居里“飛入”孵化器,“100多平方米的房間,2000元房租。六七個人就在出租屋裡創業了。”至今,CEO徐子瞻仍清楚記得10年前的租住地在天鵝湖小區22幢3單元。也就是在這裡,他收到了成都高新區請團隊入駐成都天府軟件園的“邀請函”。

“成都高新區的工作人員在網上找到我們的公司網站,給我們發了郵件,見面作了詳談後,發現這是個很有潛力的初創團隊。入駐成都高新區專業孵化器的事當場拍板。”徐子瞻說,進入創業場,發現那裡有一批他們的志同道合者。

徐子瞻口中“志同道合者”,有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果科技”)、成都市極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米科技”)等,其核心創業成員也一樣從民房走進了成都高新區的專業孵化器。

成都高新區本土創業明星的激盪三十年

Camera360團隊

今年是品果科技成立第8個年頭。創業之初的點點滴滴,品果科技COO顧銳仍記憶猶新:“2010年,我們在市區一幢居民樓裡,租了一間面積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幾個人、幾臺電腦就開始創業了。5個月後,Camera360第一代就在那裡誕生。”當時手機應用軟件還寥寥無幾,Camera360一經推出便成爆款。

“就在突然發現身邊用蘋果手機的人都在使用我們的應用軟件時,成都高新區請我們入駐創業場的‘邀請’也來了。”顧銳回憶說,從民房院落“移植”到專業孵化器裡,免費給予辦公場地、辦公設備,這樣的扶持,真是把創業企業“扶上馬又送一程。”

成都高新區本土創業明星的激盪三十年

今年5月極米新品發佈會現場

在成都土生土長的創業企業中,極米科技也是其中的佼佼者。成立於2013年的極米科技率先在國內推出了“無屏電視”。成立1年多之後,極米便完成1億元融資。經過5年成長,“極米”已是業界翹楚。2017年,公司銷售額已破10億元,成功躋身成都市潛在獨角獸企業名單。今年3月,他們又宣佈獲得超過6億元融資,完成了D輪融資……

回憶創業之初,鍾波是在一套3層高的毛坯別墅裡創立極米科技的。“一間房擠6個人,睡大學時代的學生宿舍。一層做開發,二層做測試。每天早上起來,先不刷牙洗臉,第一件事是寫代碼。”最難熬的時候,每晚蹲在工廠裡打包、發貨、吃泡麵。那段時光,鍾波現在回味起來仍是“充滿希望,苦並快樂著。”

成都高新區本土創業明星的激盪三十年

成都高新區國際人才城

時勢造英雄——

科技浪潮下 “高新夢之隊”踏浪追未來

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全球創新的磁場愈漸強烈,“中國製造”開始向“中國智造”進軍。技術浪潮下,一系列“高新造”蜚聲海內外。來自成都本土創業企業的陣營更是星光璀璨:Camera360、智能運動手環、百詞斬、極米無屏電視、王者榮耀……“回頭再看,我們經歷的其實是時勢造英雄。”顧銳說,70後、80後是“創新創業”滋養起來的一代人。

這份“創新創業“的滋養從一系列成都高新區的人才政策中便可清晰感知。一直以來,以創新為己任的成都高新區深知: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成都高新區求賢若渴。2007年出臺《高級人才專項獎勵管理辦法》、2011年的《成都高新區鼓勵高層次人才進區創新創業實施辦法》、2012年出臺國內首個《成都高新區加快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2016年出臺《成都高新區關於實施“菁蓉·高新人才計劃”加快高層次人才聚集的若干政策》、2018年成都高新區再出臺《實施“金熊貓”計劃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政策》……不遺餘力引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系列政策紅利,為創業企業發展助力。“每個公司創業初期,資金方面難免捉襟見肘。成都高新區給我們提供了房租、稅收、人才引進等扶持政策,對創業企業猶如雪中送炭。”極米科技CEO鍾波說。

人才的集中,引發了成都高新區產業的“蝴蝶效應”,走出本土“明星”創業企業無數,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產業大浪來時,掀起一波波應對世界產業更替的浪潮。

成都高新區本土創業明星的激盪三十年

位於成都高新區的天府軟件園

2000年9月,我國互聯網產業的第一次行業峰會在杭州舉行,在互聯網的“江湖”上留下“西湖論劍”之名。在四川西部,成都高新區則奏響了“中國軟件名城”“中國手遊第四城”的最強音。

“來這裡的前兩年,軟件園創業場的企業還不多,漸漸地,創業場的辦公室越來越熱鬧,每間辦公室外都掛著某某公司的招牌。推門進去,就會有一支創業團隊在裡面。”顧銳對這些年的變化感受很深。

成都高新區創業者越來越多的同時,來 “挖人”的省外孵化器也頻頻給創業企業拋去橄欖枝。入駐成都高新區不久,品果科技便收到北京一家孵化器的橄欖枝,品果科技還是選擇了成都高新區。

在顧銳看來,品果科技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做到用戶4000萬,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來了,這是天時;地利方面,相對北上廣,成都少了浮躁,多了韌性和寧靜,能讓人安心工作,靜心創業,企業招聘的人才可以留下來,這個地利直接就衍生出了人和。”

成都高新區本土創業明星的激盪三十年

咕咚運動CEO申波

在咕咚創始人申波將成都高新區這一特性形容為“動靜結合”。“這裡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變化。這裡又充滿了初心不變的‘寧靜’。”在他看來,這份動靜皆宜給創業企業提供了成長最適宜的土壤和溫度,亦是另一種角度之下的時勢造英雄。

成都高新區本土創業明星的激盪三十年

成都高新區創業載體之一—菁蓉國際廣場

與時代同頻——

擁抱新經濟,一批潛在“獨角獸”正在發力

今年,是成都高新區建區30年。這一年,註定是一個有著厚重意義的年份。“再出發”,是對成都高新區三十而立的最好詮釋。

過去30年,成都高新區誕生出諸多“第一”:第一家中成藥進軍海外的破冰者——地奧集團;國家級高新區首個股份制企業——成都倍特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國首家綜合航空技術服務業上市公司——海特高新……

從0起步,拼博出這一驕人成績,地奧集團董事長李伯剛只是淡淡一笑:“對創業人而言,挑戰永遠在明天。”極米科技創始人鍾波說:“創業路上,奮鬥沒有止境。如果一定要有個目標的話,最形象的一句話是‘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作為生在成都、長在成都、創業在成都的本土創業者,鍾波和極米科技的下一個目標是“在成都高新區這片土地上,成長為真正的‘獨角獸’。”

成功沒有止境、挑戰永遠在明天。30年來,在成都高新區這片不斷壯大的“理想田”上,伴隨著時代發展的腳步,成都高新區不斷勾描區域發展“藍圖”,遠眺下一個高地。

至博而約於精,深思而敏於行。成都高新區發起了培育“獨角獸”的衝刺。“我們支持一切新事物,無論是新技術、新業態還是新模式,這裡都敞開懷抱歡迎。”在發展新經濟、培育“獨角獸”的目標之下,成都高新區全國首創“1+3”金融扶持政策,讓企業“願意來、留得住、長得大”,更好地發展新經濟產業,培育“獨角獸”。

成都高新區本土創業明星的激盪三十年

今年5月成都高新區獨角獸梯度培育計劃發佈會現場

5月18日,在2018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期間,成都高新區舉行“新經濟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及獨角獸扶持政策發佈會”,宣佈設立100億元獨角獸投資基金,建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打造中國“獨角獸”新搖籃。在這條培育“獨角獸”的新徵途上,成都高新區“鎖定”第一階段目標:今年將培育3家以上獨角獸企業;未來3年內,將培育種子企業1000家、瞪羚企業100家、獨角獸企業10家、行業龍頭企業3家。

成都高新區踏上培育“獨角獸“的征程,與之同路的還有在這裡的企業。“今年初,我們定下了小目標——銷售額達20億元。從一季度的銷售成績來看,我們已經將這一目標調整為30億元。”鍾波說,極米科技已經做好了向“獨角獸”衝刺的準備。

在顧銳心裡,“創業者身上,有一種想要證明自己的‘癮’和不怕折騰的‘忍’。成都高新區向獨角獸“發起衝刺”正當其時,培育‘獨角獸’,成都高新區天時、地利、人和。”

創業沒有終點,成功沒有止境。秉承“創新基因”的成都高新區亦如此。伴隨著成都高新區描繪的區域發展“籃圖”,新時代下,再踏新徵程,與時代同頻,擁抱新經濟,一批潛在獨角獸正在發力。

過去30年的激盪歲月,成都本土一代代創業明星在這片土地上,書寫出了屬於自己、屬於時代的“江湖傳奇”。這,只是一個開端,下個30年的大幕剛剛拉開,繼往開來的創業者已經整裝待發。(記者 鄭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