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破28億,反思的不僅僅是藥價,還有造假!

歷時16天,《我不是藥神》破28億,截止目前票房已達28.44億,雖然已連續兩日,單日票房不抵好萊塢大片《摩天營救》,但是仍位居第二名的位置,30億票房勢在必得。

《我不是藥神》破28億,反思的不僅僅是藥價,還有造假!

《摩天營救》作為7月份唯一的好萊塢大片,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首日票房過億,遠超北美上映首日票房。

《邪不壓正》也不甘示弱,緊隨其後,也已突破5億。

在暑期檔異常火爆的這個夏天,《我不是藥神》所引發的全民討論,絕不僅僅是票房、口碑,更有醫藥問題,甚至國家都出面干預了起來。可是除了藥價,更多的問題接二連三的被曝光,令人心寒。

《我不是藥神》破28億,反思的不僅僅是藥價,還有造假!

最近,疫苗造假問題甚囂塵上,這或許是比藥價更加嚴重直擊人心的問題。

試想,關係到生命的最後一道關口都出了問題,那生命還有什麼可以保障的了。

《我不是藥神》破28億,反思的不僅僅是藥價,還有造假!

當然,細心的觀眾也會發現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張長林所出售的藥品也是假藥,而法律上認定程勇所出售的印度高仿藥也算售假,細思極恐。而影片中,患者服用張長林所售的藥明顯出現了不良症狀,但是張長林之輩仍然鋌而走險,銷售假藥。

《我不是藥神》破28億,反思的不僅僅是藥價,還有造假!

因為,這裡邊利益巨大,印度高仿藥成本不過500,售價高達2000,而假藥或許成本更低,賣的比高仿藥還高。為了謀取鉅額利益,不擇手段,喪盡天良,可這事現實中終於也被曝光了。

《我不是藥神》破28億,反思的不僅僅是藥價,還有造假!

而電影中早有所暗示,電影畢竟是電影,高於生活卻仍源於生活。

我們在狂歡中國電影里程碑之作之時,難道不應該去深深反思電影中所展現的一幕幕場景嗎?

《我不是藥神》破28億,反思的不僅僅是藥價,還有造假!

娛樂至上,不應成電影的終極目標,電影的初衷與目標也不僅僅是為了娛樂,還要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從商業的角度看,觀眾是電影的衣食父母,觀眾所要得到的東西也不僅僅是娛樂,在付出一部分利益的同時,也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雙向的。

​而在電影之外,我們所反思的不僅僅是電影中的問題,更應是現實社會,現實人生中所面臨的問題,徒留在電影中,而不去從實際出發解決任何問題,不過是自欺欺人,愚弄大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