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綸,籍貫是廣東鶴山,香港富豪


馮國綸,SBS,JP,OBE,籍貫是廣東鶴山,馮氏集團副主席、利豐集團主席 。馮國綸先後擔任香港總商會、香港出口商會及太平洋經濟合作香港委員會之主席、香港貿易發展局理事會成員。2004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委任為經濟及就業委員會委員。

早年留學美國,1970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工程學士學位,1972年獲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頭銜後,應母親要求,回港助父親管理“利豐”商務。他先後獲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初入職利豐,任紡織品部門經理,之後又在公司的貿易、地產及投資、財務等部門任職,接受了較全面的商海磨鍊。

利豐是一間有近百年曆史以經營出口為主的家族性公司,到馮國綸兄弟,已是第三代繼承人。其實,加入“利豐”並不是馮國綸的初衷,他說:“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較喜歡在美國工作,我兄弟也有同感。但‘利豐’的發展需要專業管理人才,而父親事務繁忙,需要幫手。”馮國綸別無選擇加入“利豐”後,即協助父親策劃公司上市。


他認為,“利豐”這個家族式經營的老企業,難以適應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要使其成功地過渡為一家多元化、不斷開拓前進的企業,就必須把“利豐”推上市。

於是他著手協助父親策劃,並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巧妙地把握住1973年香港股市前所未有的旺市時期乘勢將“利豐”上市,創下了申請數額超過發行額113倍的驚人紀錄,使“利豐”的資產與市值增長3倍多。

1974年,其兄馮國經也應父親的要求從美國學成歸來,兄弟倆都是勤奮而又富有進取精神的青年,且受過良好的專業教育,是學者型的企業家,他們入主“利豐”,標誌著這個家族公司邁向現代化的開始。據其父親憶述:兄弟倆著手檢查公司的組織結構及人事問題,並提出解決的辦法。


這是“利豐”首次從專業角度,運用西方現代管理技術檢查整個公司各個系統的運作,並著手對公司的組織架構、經營運作人事管理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把現代專業管理技術和傳統創業精神融雁一起,重新組成一家結構完善、富有應變能力及發展潛力的多元化現代企業。1986年,馮國綸進入集團董事會,成為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

父親:馮漢柱 馮漢柱是富商馮柏燎次子。1945年任利豐行董事長,1975年任利豐集團主席。 曾任香港棉業商會會長、被解犯上訴委員會委員、香港西高會委員、科學管理協會委員、工業總會委員。 1951年任東華三院總理,1952年任首席總理,1953年任主席,還出任香港足球總會副會長、南華體育會主席暨會長。 1955年獲英女皇加冕榮譽獎章,1962年被委為太平紳士,1965年獲0BE勳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