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業爆雷潮 投資者須學會自我保護

最近,P2P行業驚現爆雷潮,問題平臺接連出現。據統計,自6月份以來的40天時間裡,P2P網貸新增問題平臺133家,網貸行業可謂“雷聲滾滾”。為此,深圳、上海、廣州、江蘇四地的行業組織先後密集發聲,遏制P2P行業突然集中爆發的風險。要求網站不能關閉,高管不能失聯、跑路。

同時,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也於16日發佈消息稱,要加強社會誠信文化建設,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等行為,維護規範合同的存續效力。同時,進一步發揮司法協作、資金存管、信息披露、信用信息共享等基礎設施手段作用,形成失信聯合懲戒。此外,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還表示,要加大金融法規知識普及教育,引導會員機構依法合規加強自身權益保護,在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提示金融消費者應遵循契約精神,依法履約,避免因發生失信行為而引發法律風險。

在P2P問題平臺接連爆雷的情況下,相關部門採取相關措施,穩定市場情緒確實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國互金協會表示,要進一步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等行為,這一點顯然至關重要。畢竟這種惡意逃廢債行為,進一步惡化了網貸業的經營環境,放大了網貸業的經營風險,這種惡意逃廢債行為的無限蔓延,將會使得整個網貸業不斷陷入經營泥潭,危及到整個網貸行業的生存問題,此,必須予以從重打擊。這也是保護P2P行業廣大投資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面對P2P平臺的接連出事,有關投資者表現出一定的恐慌情緒這是不難理解的。在這種情況下,也確實需要有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讓投資者的利益受到保護,至少要減少投資者的損失。

P2P行業爆雷潮 投資者須學會自我保護

不過,P2P平臺的接連出事,對於投資者來說,也是敲響了警鐘。投資者的利益如果因此受到損害的話,這對於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教訓。雖然在P2P平臺出事的情況下,投資者都盼望著相關部門能夠保護投資者,但這畢竟是亡羊補牢之舉。實際上,對於投資者來說,最好的保護還是自我保護。讓自己遠離出事平臺,遠離投資風險,這才是最好的投資者保護。

那麼,投資者該如何做到自我保護,學會自我保護呢?個人以為,至少有這樣幾個問題是投資者需要做到,或加以重視的。

首先,投資者要樹立起正確的投資理念,面對高息誘惑具有判別的能力。與銀行等理財產品相比,P2P理財產品收益相對高一些,但是也有一個穩定的區間值,平均年化收益率一般在5-10%之間。如果高於這個區間值,投資者就要小心了。在這方面,投資者有必要牢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對投資者的提醒:“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因此,投資者在進行P2P平臺項目的投資時,不能一味把眼睛盯著收益率或利息的高低,必須要有風險意識,對於收益率太高的品種,一定要遠離,只追求合理的投資收益。

其次,投資者必須對平臺要有充分的瞭解,學會對平臺的優劣進行分別。比如平臺是否涉嫌自融;是否透明化運營;是否觸碰行業紅線;是否接入了銀行存管;是否堅持小額分散原則;第三方評級報告是否齊全等。如果平臺涉嫌自融,運營不透明,觸碰行業紅線,未接入銀行存管,未堅持小額分散原則,以及第三方評級報告並不齊全等,這其中的任何一項存在問題,那麼投資者就要遠離這樣的P2P平臺,更不要投資這類平臺所推出的P2P項目。因為這種平臺的運作是不規範的,這種平臺的出事只是早晚的事情。因此,遠離這種平臺,就是遠離風險,就是投資者最好的自我保護。

此外,投資者如果不幸遇到爆雷平臺,要第一時間拿到投資憑證,作為維權依據,並儘快與平臺方進行對接,或與其他投資者及主管部門取得聯繫,積極進行維權。這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投資者參與的是合規平臺的投資,這種合規平臺其撮合的債權關係是直接建立在投資人和借款人之上的,那麼,這種合規平臺即便由於某種原因出現了問題,但債權關係仍存在於投資人和借款人之間,從法律上看,出借人仍然有權依據借款協議對借款人進行追償。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更需要進行積極的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