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成本飆升 付費分帳走紅

2017年12月29日,愛奇藝發佈付費分賬網劇數據,截至2017年12月19日,共74部網絡劇集採用付費分賬模式上線,產量相比2016年的30部增長近2.5倍。2018年,這一數字還將繼續翻番,突破100部。

除了產量上的快速增長,付費分賬模式網劇題材類型上也實現了多元突破,囊括近代傳奇、古裝武俠、青春喜劇、懸疑刑偵、傳奇探案、職場商戰、青春歌舞、懸疑驚悚等數十種類型,並出現《花間提壺方大廚》、《假鳳虛凰》、《龍鳳店傳奇》等多部標誌性的作品,付費分賬網劇正在迎來一個爆發期。

網劇成本飆升 付費分賬走紅

成本500萬的《妖出長安》拿到了2000萬分賬收入

最早引入付費分賬模式的是網絡大電影。“愛奇藝”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的“網大”總量已超過400部,超過當年進入院線的電影數量,那年“網大”的全年票房達到5000萬元,其中通過網絡發行分賬收回成本的作品佔總量25%以上。2015年,成本28萬元的《導師出山》一舉拿下2000萬元的分賬票房,更是成為業界神話。可以說,付費分賬模式既是“網大”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網大”行業迅速發展的助推劑。

2016年5月,愛奇藝首次公佈了網劇付費分賬模式,讓其成為委託製作,聯合投資之後,網劇盈利的又一來源。第一部付費分賬網劇《超級快遞俠》於當年6月上線。11月《妖出長安》就以不到500萬元的投入成本,收穫超過2000萬元分賬收入。據悉這部劇目前還在繼續分賬週期中,投資回報率已經超400%。2017年4月,古裝美食愛情劇《花間提壺方大廚》上線,兩季累計近8億播放量,投資回報率超過140%,成為爆款網劇。

另一個成功案例則是由楊洋主演的《我的蠢萌老公》,該劇成本達到了2000萬元,卻由於各種原因,長達7年沒有電視臺和線上平臺願意接受,直到愛奇藝正式推出網劇分賬模式。截止到2017年3月份,該劇的分賬收入獎金1000萬元,不僅如此,製片方還與愛奇藝簽約了三年的貼片廣告分成。對於苦等7年的製片方而言,這樣的收益不失為意外的驚喜。

網劇成本飆升 付費分賬走紅

付費分賬或可填補鉅額版權費的“天坑”

分賬模式能在網劇中被迅速推廣得益於以下幾個因素:其一,2016年,網劇市場總播放量達892億,較2014年翻了三番,而且網民接受視頻付費的設定也要比想象快很多。2016年,全行業付費視頻用戶已逼近7000萬,愛奇藝的付費用戶收入也在當年突破了100億的大關,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和市場的進一步擴大,讓分賬模式移植到網劇領域成為水到渠成。

其二則是“網大”在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後,無論從出片量還是播放量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淘夢、新片場、IFG在內的“網大”製作公司出於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開始進軍網劇市場,他們更習慣接受這種來自“網大”的分配方式。

第三,則是視頻網站面臨的巨大壓力。根據報道,2017年6月,愛奇藝花4.2億元買下劇版《美人魚》(暫定50集)獨家許可使用權,並以2.88億元參與劇版《西遊降魔篇》(暫定48集)製作,平均算下來,《美人魚》一集的成本超過了800萬元,《西遊降魔》一集成本也超過了600萬元,而已經進入排播的《如懿傳》單集的銷售價格已經突破了1500萬元(網絡端900萬元+電視端600萬元)。

“網劇近年來的增長趨勢在價格上已經在向美劇靠了”。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曾在接受採訪時透露,S級頭部(視頻網站最重點推出的電視劇)價格在過去的一年上漲了200%,同時在全網播出的自制網劇單集成本年增速已經達到了230%。按照這個趨勢如果頭部劇單集售價按照40%的增長,2020年,頭部劇單集價格將會達到2700萬元——即便視頻網站“不差錢”,一年吞下數個這樣的大型鉅製,也要消化不良。更何況,巨大的投入同樣意味著巨大的風險——萬一觀眾不買賬呢,找誰說理去?相比之下,與製作方“分賬”既可以獲得優質的內容,又可以避免當冤大頭,實在是趨利避害之舉。

網劇成本飆升 付費分賬走紅

“版權費+分賬”也許是超級內容最合理的選擇

當然,對《美人魚》、《西遊降魔》這樣的超級網劇而言,目前的“付費分賬”模式吸引力還很有限。他們手握大IP,自帶話題和龐大的粉絲群,售片時掌握著更多的主動權。他們追求的是價格更好、回本更快,通過分賬直面觀眾。與視頻網站共擔風險並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

不過,情況正在發生變化。2017年6月,愛奇藝平臺進一步升級網劇分賬模式,宣佈A級補貼增加40%,B級增加20%,跟播結束將延長一年付費期——因網劇擁有長尾生命力,這一模式改變為內容製作方提供更長的變現期、以及更長的收入週期。規則的優化,吸引到了《龍鳳店傳奇》這種投資規模達到6000萬元的網劇參與付費分賬。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於超級內容而言,更為合理的模式為‘版權費+分賬’”,可見網劇分賬短期內前景雖然無法同影視劇直銷所媲美,但長期前景著實可觀。

【鏈接】

網劇付費分賬模式

以愛奇藝2016年實行的“分賬”模式為例,總分賬金額分為會員付費期分賬金額、貼片廣告、植入廣告三部分:

1.會員付費期分賬金額:會員有效點播次數、網劇每集單價相乘所得出的金額按比例進行分成。

2.貼片廣告分賬期分賬金額:貼片廣告收入去掉10%的運營成本後,按照雙方商榷好的比例進行計算。

3.植入廣告分賬金額:在植入廣告收入上去掉一定比例的代理成本,按照雙方商榷好的比例進行計算。

騰訊的總分賬金額則包括拉新會員、貼片廣告、招商、發行渠道(如電視臺)四部分:

根據媒體報道,拉新會員一般來說是每個拉新會員能夠給片方3.5元—5元之間的提成。具體也要根據運營方評估的量級來確定,佔總收益的50%以上;CPM佔總收益的比重相對小,因為單價較低;

招商主要由片方招,與平臺核價,之後按照比例分成。一般是招商一方扣除30%後,根據投資佔比或五五分成;發行渠道如能找到,將會成為有效的回本方式。若是騰訊方參投項目,騰訊方會優先回本,剩餘部分按雙方投資比例來進行分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