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強企業對比,中美實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中美貿易戰已經拉開帷幕,孰勝孰負尚難以預料,小編就從500強企業的角度分析,兩國實力差距情況。

500強企業對比,中美實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在2017年世界企業500強中,中國上榜公司達到115家,其中中國大陸(含香港在內,不包括臺灣地區)109家,美國有132家公司上榜。

從企業所屬行業結構看,中國的上榜企業主要集中在金融業、能源、煉油、採礦公司和房地產行業,而美國企業的行業分佈更為多元,除了金融、能源類企業,電子、通信、裝備製造等行業均有企業上榜。

2017年中國企業500強實現營業收入64.0萬億元,約合9.63萬億美元(按照世界500強核算匯率6.6433進行折算,下同);美國企業500強總營業收入達12.06萬億美元。總體來看,在大型公司這一企業群體的比較中,中國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為美國企業500強的79.85%,雖然差距不大,但中國主要是能源和房地產,高科技產品和美差距懸殊,仍有很大追趕空間。

對比兩國500強前10名可以發現,從營業收入來看,8家美國企業的營業收入明顯高於同位次中國企業。從行業結構來看,中國500強前10位主要為能源、金融類企業,結構較為單一;美國500強前10位行業範圍更廣,相對更具備創新潛力。此外,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數量佔比為54.8%,營業收入佔比為71.83%,資產佔比為86.19%,國有經濟持續佔據主導地位,民間活力有待進一步釋放。

中國GDP現在已近美國七成,小編現在用部分行業來對比一下兩國強弱。

1、手機

500強企業對比,中美實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2017年手機出貨量前五名,中國佔了三席,美國佔了一家,排第二名,雖然是第二,但利潤高,2017年第4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營收在1202億美元,而蘋果佔了614億達到51%。手機這塊出貨量遠超美國,但利潤相差相常大。

結論:中美實力接近。

2、能源-石油

500強企業對比,中美實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全球石油公司營收前十名,中國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位列前三,美國的埃克森美孚排第四,瓦萊羅能源公司位列第十。

結論:中國略佔上風。

3、房地產

美國最大的地產公司D.R. Horton公司2017年營收120億美元。也就700多億人民幣的金融,跟恆大萬科三四千億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結論:中國完勝。

4、飛機

飛機全球第一名是美國波音,全年營收超900億美元,和第二名的歐洲空客幾乎壟斷200座以上的大飛機市場。中國對比的企業是中國商飛,目前中國的商飛C919大飛機剛剛首飛,還沒上市。

結論:中國與美差距巨大。

5、汽車

汽車前十名,美國有兩家通用和福特,分別排第三和第十。中國只有一家上汽,排第八名。

美國兩家公司的總營收幾乎是上汽的3倍。

結論:中國與美差距較大。

6、家電

500強企業對比,中美實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美國只有一家牛逼家電企業惠而浦,2016年全年營收207億美元。

中國家電企業海爾300億美元,美的240億美元,均超過了它,好像今年格力也超惠爾浦。

結論:美國完敗。

7、通信設備

美國思科營收490億美元,中國華為556億美元(未計手機業務)。

結論:中國略強。

8、電信運營商

世界十大電信運營商,有三家是美國,而且前兩名都是美國的,中國有兩家上榜,就是中國移動和電信,排第三第八,第一名美國AT&T公司。

結論:美國較強。

9、互聯網

美國facebook與中國騰訊,Facebook營收是騰訊的1.4倍。

2004年上市的騰訊,在2015年之前營收基本是超過成立於2004年的後起之秀Facebook。但是從2015年開始,Facebook的營收就逐漸跟騰訊拉開差距,到了現在,2016年第四季度,Facebook營收88.09億美元,騰訊營收64.19億美元,前者是後者的1.4倍。

電商,美國亞馬遜對標中國阿里。

Amazon 市值:4586億美元;收入:2016財年收入1360億美元,淨利潤24億美元;直營電商( Retail Products)收入:914億美元;第三方賣家(Retail Third-Party Seller Services)收入:230億美元; AWS收入:122億美元; 其他(FBA/Prime會員費等)收入:94億美元

阿里巴巴市值:3548億美元;收入:2017財年收入1582.73億人民幣,淨盈利為578.71億人民幣;電商平臺收入(天貓/淘寶):約1160億人民幣; 阿里巴巴國際站收入:約80億人民幣;阿里巴巴國內站(1688):約60億人民幣;國際零售(速賣通):約30億人民幣; 阿里雲:66億人民幣;其他(菜鳥/互娛):70億人民幣

亞馬遜的營收是阿里的6倍,但利潤比阿里少。亞馬遜的市場主要來自歐美這樣的發達地區,阿里主要以中國為主,目前亞馬遜和阿里在東南亞進行激烈爭奪,形勢上亞馬遜占上峰。

搜索

GOOGLE營收794億美元,是百度10倍左右。

結論:美國略佔上風。

10、半導體

全球前十三名,看不到中國大陸的影子,前十三名6家是美國的,英特爾、高通、博通佔據前三甲。

結論:美國是絕對霸主。

11、鋼鐵

500強企業對比,中美實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全球鋼產量前十名,有五名是中國,美國無一家上榜。

結論:中國完勝。

12、化工

化工企業全球前十名,美國有三家:陶氏、埃克森美孚、杜邦。中國只有一家,排第三。

結論:美國較強。

13、工程機械

2016年全球前十,美國有3家,第一名和第七名、第九名,總市場份額23%。中國只有一家上家上榜,徐工集團,排名第八,市場份額3.7%。

結論:美國較強。

14、農用機械

農用機械是美國的天下,全球前三名全是美國的。第一名迪爾營收超300億美元,其中農機業務八成。中國做得好的農機企業一拖和雷沃只有十幾億美元,不到迪爾的十分之一。

結論:美國非常強。

15、醫療器械

前球前10,美國有6家,處於壟斷地位,中國無一家上榜。

結論:美國非常強。

16、軟件

軟件公司全球前14名全部是美國公司,中國最大的軟件公司是東軟集團,營收只有5億美元,排在40名。

結論:美國非常強。

17、糧油

國際四大糧油公司控制了全球的定價權:美國ADM、美國邦吉(Bunge)、美國嘉吉(Cargill)、法國路易達孚(LouisDreyfus). 。四家糧企有三家是美國的。

美國ADM營收:619億美元

邦吉營收: 426億美元

嘉吉營收: 1000億美元

中糧集團2017年營收4800億人民幣,換成美元700多億。

結論:美國非常強。

18、服裝

500強企業對比,中美實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全球前10有7家是美國的,中國有2家公司上榜,申洲國際和安踏體育。

結論:美國非常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