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和郭靖關於英雄的對話居然是致敬他

亞歷山大和印度僧人爭論到底誰是真的英雄,有趣的是,雖然歷史一如既往的忽視了記錄亞歷山大的發言,但是從印度僧人的發言上來看,這段對話和金庸先生在射鵰英雄傳結局處所寫的郭靖和成吉思汗對話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若不是刻意致敬,那大概就算所說的英雄所見略同吧。

成吉思汗和郭靖關於英雄的對話居然是致敬他

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當時來到一片草地上,看到那裡有很多印度哲學家,他們看到亞歷山大過來就一個勁的跺腳,亞歷山大就讓翻譯問他們幹嘛要這樣做,印度人回答道:【啊,亞歷山大陛下,我們每個人都只能在大地上佔領自己所站著的這片地方,你也跟別人是一樣的,只是你特別愛動管事,又特別驕傲威風,你從你所在的地方遠遠離開,縱橫天下,給別人添了不少麻煩,給你自己也添了不少麻煩.可是過不了多久你就要死去,葬在地下,到那時候你能佔領的還不就是你墳頭所在的這一小片土地?】

再看看射鵰英雄傳裡郭靖和成吉思汗最後的對話:

【郭靖沉吟片刻,說道:“大汗武功之盛,古來無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風赫赫,天下卻不知積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兒寡婦之淚。”

郭靖昂然說道:“大汗,我只想問你一句:人死之後,葬在地下,佔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一怔,馬鞭打個圈兒,道:“那也不過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你殺這麼多人,流這麼多血,佔了這麼多國土,到頭來又有何用?】

成吉思汗和郭靖關於英雄的對話居然是致敬他

成吉思汗

刪除了關於郭靖母親和成吉思汗問答的部分,簡直是出奇的一致啊,另外金庸先生寫的神兵天降取得撒馬爾罕城的部分跟亞歷山大在歷史上奪取慄特巖山的戰法很接近,說不定確實是個亞歷山大的粉絲也說不定。

事實上,亞歷山大被這一句話堵的很厲害,他之後甚至專門找了印度人問他們,究竟何謂【英雄】

【亞歷山大繼續問第六個:一個人要如何能贏得他人的愛呢,他回答道:擁有權力還能讓人不感到畏懼.亞歷山大又問第七個:一個人要如何才能成為神?(英雄)他回答道:做人沒法做到的事情.亞歷山大又接著問:以生和死相比,誰更較強?他回答道:生,因生要忍受種種苦難.亞歷山大接著問最後一個:人活多久算是足夠了.他回答道:直到覺得生不如死之時】

想來亞歷山大在三十二歲急死於巴比倫的時候,心中或多或少也會想起【英雄】到底是什麼這個話題吧。

成吉思汗和郭靖關於英雄的對話居然是致敬他

金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