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黃家駒的歌曲,唱起來總有非同一般的儀式感?

不知大家注意沒有,每次黃家駒的歌曲在不同場合被唱起(常見於各種音樂綜藝及體育賽場等),十有八九都會掀起全場大合唱,而且大家唱的時候都是那樣虔誠專注,當場淚目者亦不鮮見。而其他流行歌手的作品,卻一般很難有這樣的效果,當然,《義-勇-軍-進-行-曲》除外。到底黃家駒的歌曲有什麼魔力,讓它具有非同一般的儀式感呢?

為什麼黃家駒的歌曲,唱起來總有非同一般的儀式感?

有人認為,這是黃家駒先生的死亡加成,讓他的歌曲增添了一層悲壯色彩,唱的是一種情懷。這顯然是一種片面的解讀,畢竟過世的歌手又不止黃家駒一個,為什麼就他的歌有情懷?不能說這方面的因素完全沒有,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我認為,最重要的,還在於作品本身。

為什麼黃家駒的歌曲,唱起來總有非同一般的儀式感?

一、首先是旋律動人,這是最基本的

曲是歌曲的靈魂,沒有好的旋律就不要談好作品,詞寫得再好,立意再高,一切都是空談。好的旋律是能讓人一見如故的喜歡:它很帶勁,卻不像重金屬搖滾那樣躁;很上口,卻不像廣場舞曲那樣俗不可耐;很簡單,卻無論聽多少遍都聽不膩。而黃家駒,恰是華語樂壇頂尖的旋律創作高手之一,他創作的曲子,正具備了以上三方面的特點,所以能得到無數人的喜歡,不管會不會粵語,聽到音樂響起,都能跟著哼上幾句。

為什麼黃家駒的歌曲,唱起來總有非同一般的儀式感?

二、歌詞勵志,直擊人心

BEYOND當年開創了非情歌時代,這與時代是格格不入的,別人都在唱情啊愛啊,他們卻在唱理想、自由與和平。正是因為他們的不同,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歌裡的熱血與豪情,鏗鏘有力的旋律配合這勵志的歌詞,這才是他們的作品直擊人心的利器。

為什麼黃家駒的歌曲,唱起來總有非同一般的儀式感?

試想一下,如果用《海闊天空》的曲子來唱“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或者用《光輝歲月》的曲子來唱“我們一起睡大覺,一起喵喵喵”,那會是什麼感覺?

三、歌迷覆蓋廣,忠誠度高

BEYOND的歌,隨時隨地能掀起一輪大合唱,是不是也證明了他們的歌迷無處不在?不得不承認,當年BEYOND的粉絲並不是最多的,無法跟那些偶像明星相比。但他們憑藉經久不衰的作品,讓歌迷數量不斷累積,到今天,歌迷已經覆蓋70後、80後、90後和00後,可謂數量龐大;而且,跟如今很多靠臉吃飯的藝人不同,他們靠作品吸引的歌迷,忠誠度十分高,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脫粉。

為什麼黃家駒的歌曲,唱起來總有非同一般的儀式感?

四、歌曲中傳達的BEYOND精神

就算撇開作品的詞曲因素不談,他們的作品本身就代表了一種精神。BEYOND精神到底是什麼精神?不同人可能有不同解讀,我認為BEYOND代表的就是堅持信念、不忘初心、不隨波逐流、頑強打不死的精神。他們真性情做人,純粹做音樂,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娛樂圈的一股清流。現在的人很多在心裡都想堅持BEYOND那種精神,但實際行動上卻大多隻能隨波逐流,所以黃家駒代表的BEYOND,就成為大家心中的一種信仰。聽到他的歌,心中就自然而然地被觸動,甚至一不小心就已熱淚盈眶。

為什麼黃家駒的歌曲,唱起來總有非同一般的儀式感?

從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過的情景來看,演唱黃家駒的歌曲不僅儀式感十足,而且往往成績不俗,如華晨宇翻唱《海闊天空》拿下當年快男總冠軍,大鵬翻唱《光輝歲月》拿下“百變大咖秀”年度總冠軍,鄧紫棋翻唱《喜歡你》拿下“我是歌手”當期第一名……這些現在都成了娛樂圈的大咖,而更多稍一般的歌手就更不用說了。

為什麼黃家駒的歌曲,唱起來總有非同一般的儀式感?

家駒歌曲中那種神奇而獨特的魔力,永遠值得我們去發現和思考。而他,也將和他的歌聲一樣,成為華語樂壇永恆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