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門前是非多」,你知道它的前半句是什麼嗎


生活在封建社會的女性,是封建禮教的最大受害者,尤其是兩宋以後,在封建道學家們的推波助瀾下,女性的社會地位更是日趨低下。體現在男女交往上,就是“男女授受不親”之類的桎梏,男女間的自由交往,被當成罪惡。

在古代,封建禮教首先是要求寡婦遵守“從一而終”的婦道,即所謂的“烈女不嫁二夫”,在感情失落中過著孤寂的生活。而對於喪夫的女子,人們更是想防賊一樣,招惹不得。這就是所謂的“寡婦門前是非多”。

在古代,寡女的生活確實不易,她們往往被當成是禍害家庭與社會的罪惡之源,寡婦門前成了最敏感的“是非之地”,為了“瓜田李下”之嫌,男性是不得隨意趨近的。在人們的觀念裡,一個沒有老公的女人,自己如果沒有謀生能力,必然要依靠別的男人,這樣的女人,最容易被人佔便宜,也總有這樣那樣的男人,去寡婦門前探頭探腦,看是否有機會揩油,欺負她也沒有丈夫替她出氣.所以就有了寡婦門前是非多的由來。


但是,人之慾是禁而難絕的,想去寡婦門前佔點小便宜的浪人閒漢也會有的,只是,那類人是最被人看不起的。“踹寡女門、掘絕戶墳”,這樣的邪惡屑小,是人人得而挨之的。

其實,大多數不知道,“寡婦門前是非多”的前面,還有一句話,“鰥夫房頂炊煙少”。鰥夫就是喪婦的男人,或一生末娶的光棍男。寡婦有寡婦的難,鰥夫也有鰥夫的苦。鰥夫除了身體的欲求難得滿足外,還更有生活上的不如意。

在古代,都講究個男主外、女主內,一個沒有女主人的家庭,也不稱其為家的。男人都有些大男子主義,在外面是勞力,回家裡都想當大爺,所以,在那個時代,能熟練地操持家務的男人,少。一個苦逼的單身狗,要想天天吃到合口的飯菜,難。所以,鰥夫的日子大多也是湊合過。


鰥夫房頂炊煙少,是說鰥夫家中沒人做飯; 寡婦門前是非多,是說寡婦門前容易招惹流言蜚語。在古代,無論是男人喪妻還是女人失夫,都屬於“十年生死兩茫茫”的人間慘劇,是值得深表同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