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大師 重溫經典」秦腔一代宗師任哲中先生紀念專場西安開演

“缅怀大师 重温经典”秦腔一代宗师任哲中先生纪念专场西安开演

“秦聲之巔一任絕唱”7月19日晚,由陝西電視臺秦之聲欄目主辦,梅花獎得主、表演藝術家李東橋、王新倉、李小鋒、譚建勳、趙陽武、張濤等傾情參演的任哲中先生秦腔紀念專場在陝西廣播電視中心演播大廳舉行。現場座無虛席,戲迷熱情高漲,在一曲曲經典秦腔劇中,緬懷這位秦腔泰斗。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當秦腔經典劇《周仁回府》唱紅三秦大地時,人們記住了一個叫任哲中的年輕人。

“缅怀大师 重温经典”秦腔一代宗师任哲中先生纪念专场西安开演

任哲中自幼酷愛唱戲,12歲入“曉鍾社”學戲。他天資聰穎,頗有悟性,能吃苦,有韌性,又具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在範紫東、孫仁玉、封至模等名家的悉心教導和嚴格訓練下,任哲中很快就掌握了秦腔演唱的基本功。1941年西安易俗社上演《周仁回府》,範紫東先生提議,由任哲中扮演周仁,首場演出便轟動乾縣縣城,此後連演不衰,“活周仁”的美稱便傳播開來。他韻味醇厚的唱腔,爐火純青的表演演活了周仁,成了藝壇絕唱,而他自己也以“秦腔小生泰斗”之稱享譽陝西戲劇界和西北五省。

“缅怀大师 重温经典”秦腔一代宗师任哲中先生纪念专场西安开演

任哲中的演唱之所以吸引人,關鍵在於他在塑造人物方面具有非同尋常的領悟力和創造性。他能悉心鑽研角色的地位、身份、神態和內心世界,深刻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活靈活現地表現劇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讓觀眾隨著他的唱、念、做進入一個真切動人的場景,使觀眾與人物產生共鳴,形成臺上臺下渾然一體的氛圍。任哲中的唱腔既繼承了傳統秦腔的激昂慷慨,又做到了剛柔兼顧;既有中路秦腔的傳統唱法,又有西府唱腔的特點,同時還吸收了山西梆子和河南豫劇的精華,尤其是在“生角”中融入了“旦角”的細膩、委婉、柔和、流暢的特點,奔放、寬闊、嘹亮、渾厚,韻味十足。

“缅怀大师 重温经典”秦腔一代宗师任哲中先生纪念专场西安开演

任哲中一生塑造了數以百計的藝術形象,如《屈原》中的宋玉、《法門寺》中的傅朋、《春秋配》中的李華、《十五貫》中的熊友蘭、《臥虎令》中的劉秀及現代戲《血淚仇》中的王東才、《祝福》中的賀老六等。他運用深沉哀婉的鼻音、喉音、哭音完美地塑造了進退維谷、忍辱負重的周仁,窮愁潦倒、失魂落魄的張儀,不忘舊情、自責自勉的高文舉,誠實厚道、淳樸善良的賀老六,義憤填膺、決心殺敵的王東財……這些人物的塑造,個個出神入化,活靈活現,至今無出其右者。

“缅怀大师 重温经典”秦腔一代宗师任哲中先生纪念专场西安开演

1995年2月27日,身患惡性腫瘤的任哲中病逝,一顆明亮的藝術之星溘然隕落。得知這個不幸消息,西安的戲迷紛紛湧向任宅祭奠,三秦大地的戲迷們連續不斷髮來唁電,很多作家、書法家紛紛著文、題詞,表達他們對任先生的哀悼。一位秦腔演員去世,沒有任何部門的動員和號召,而形成如此盛大規模的悼念活動,這在藝術界是少有的。

“今年是任先生逝世23週年,能夠以這樣一種方式緬懷先生,重溫經典,是西安戲迷的幸事。”現場聽戲的西安市民史先生說。

“缅怀大师 重温经典”秦腔一代宗师任哲中先生纪念专场西安开演

《周仁回府》簡介

“缅怀大师 重温经典”秦腔一代宗师任哲中先生纪念专场西安开演

明朝嘉靖年間,嚴嵩專權,朝臣杜鸞遭誣陷下獄,嚴之乾子嚴年,垂涎杜文學之妻,遂將杜文學流放嶺南。文學臨行,將妻子跪託義弟周仁。文學門客奉承東告密,嚴年將周仁騙去,賜以官職,令獻其嫂,並告知周若能獻嫂可救兄不死。

周仁以己妻偽裝嫂嫂獻於嚴年,周妻行刺嚴年未遂,自刎身亡。周攜嫂夜逃,後杜文學冤明榮歸,誤以為周仁將嫂嫂獻於賊人,初見周仁痛打一頓,周滿腹委屈哭奔妻墳塋訴冤。

後杜見己妻,說明原委,始知真相,夫婦一同前往周妻墳前祭奠周妻亡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