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風,民國風,古風取名風格及其弊端小議

瓊瑤風,民國風,古風取名風格及其弊端小議​現如今多元化時代,不單單思想,價值觀,生活方式多元化,名字也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



隨便找來一張學生花名冊,就可以發現各種風格的名字。

筆者今天就來談談,時下幾種名字的風格及其弊端。

一 瓊瑤風

說到瓊瑤風,我們先看幾個瓊瑤小說中的人物名字~

(這些名字出自百度)
瓊瑤風,民國風,古風取名風格及其弊端小議


瓊瑤作品及主人公

《在水一方》朱自耕 心佩 朱詩堯 詩晴 詩卉 小雙 雨農
《雁兒在林梢》江淮 江浩 陶丹楓 陶碧槐
《燃燒吧火鳥》蘭婷 衛巧眉 衛嫣然 安騁遠 凌康 潔心
《浪花》雨秋 雨晨 子健 婉琳 佩柔 俊之
《我是一片雲》宛露 顧友嵐 孟樵
《海鷗飛處》俞慕槐 俞慕楓 楊羽裳 歐世澈 歐世浩
《失火的天堂》許曼亭 秦非 展牧原 潔舲 展翔
《紫貝殼》佩青 伯南 夢軒 美嬋 雅嬋 陶思賢 程步雲
《聚散兩依依》賀盼雲 高寒 鍾可慧 倩雲 鍾文牧 翠薇
《菟絲花》 孟憶湄 羅皓 雅筑
《窗外》江雁容 程心雯 康南 江仰止 雁若 若素
《幸運草》佩容 靜如 孟士堯 若梅 葆如 美珩 如馨 任卓文 維潔 馥雲 葉昶 嘉琪 憶陵 夢逸 思筠 美婷 思虹 旭琴 詩蘋 美嘉

《六個夢》婉君 伯健 仲康 叔豪 靜言 柳逸 章念琛 念琦 念瑜 孟瑋

《煙雨濛濛》依萍 心萍 夢萍 如萍 爾豪 方瑜 何書桓

《幾度夕陽紅》夢竹 曉彤 墨非 明遠 何慕天


《寒煙翠》詠薇 章凌霄 凌雲 凌風 潔君 舜涓 韋白
《月滿西樓》詩怡 牧之 憶秋 靄如
《翦翦風》紫雲 彤雲 紉蘭 懷冰 柯夢南 藍採
《庭院深深》方絲縈 柏亭亭 李玉笙 柏霈文 章含煙 愛琳

《星河》心虹 心霞 梁逸舟 吟芳 君璞 美茹 雲飛 雲揚

《水靈》竹風 江宇文 李正雄 雲霏 徐震亞 魏德凱 張曉寒 筱藍

《白狐》葛雲鵬 白吟霜 弄玉 韻奴 浣青 世謙 佩兒 何夢白 江冰梅 韓巧 

《心有千千結》江雨薇 耿克毅 美琦 耿若塵 靄霞

《一簾幽夢》汪綠萍 汪紫菱 汪展鵬 楚濂 楚漪 費雲舟 費雲帆 許冰潔 許冰清 舜涓

《女朋友》高凌風 徐克偉 李思潔 夏小蟬 雅蘋 方思美 唐心雯

《秋歌》竹偉 董芷筠 方靖倫 殷超凡 雅佩 殷文淵 範書婷 景秋 霍立峰

《月朦朧,鳥朦朧》劉靈珊 韋楚楚 張立嵩 韋鵬飛 邵卓生

《一顆紅豆》夏初蕾 夏寒山 念蘋 趙震亞 梁致中 梁致文 雨婷 杜慕裳


《彩霞滿天》喬書培 殷采芹 殷振揚 燕青 關若飛

《金盞花》韓佩吟 虞頌蘅 虞頌蕊 虞頌萍 趙自耕 蘇慕南 林維之 何子堅

《夢的衣裳》陸雅晴 李曼如 桑爾旋 桑爾凱 桑爾柔 桑桑 宜娟 萬皓然 萬潔然

《卻上心頭》夏迎藍 蕭彬 李韶青 祝采薇 黎之偉 琴恩
《雪珂》雪珂 顧亞蒙 高寒 碧蘿 嘉珊 玉麟

《梅花三弄》雪如 雪晴 白吟霜 皓禎 香綺 梅若鴻 杜芊芊 汪子璇 子默 葉鳴 鍾舒奇 樂梅 宏達 柯起軒 映雪 淑蘋 怡君 紫煙

《煙鎖重樓》江雨杭 夏夢寒 曾牧白 曾靖南 靖萱 卓秋桐 秋陽 書晴 書倫

《蒼天有淚》蕭鳴遠 雨鵑 展雲飛 雲翔 天堯 夢嫻 慕白

分析這些名字可以發現,主要是沿襲傳統命名法,特別是女性名字,喜歡用女性美德字,女性柔媚字,脂粉飾物字,珠寶玉石字,花鳥風月柔景字,詩詞意象字。

比如~《燃燒吧火鳥》衛巧眉 衛嫣然。

嫣然這種女性化十足的名字,屬 於運用女性柔媚字,巧眉也屬於女性特徵字。

且這種字帶有詩文意象。

《金盞花》韓佩吟 虞頌蘅 虞頌蕊 虞頌萍


裡佩吟,頌蘅,這種也屬於傳統取名法中,常見字,取楚辭“紉秋蘭以為佩”,美人芳草意象。

這些名字也不是不好,但是忌諱用力過度。

瓊瑤風往往是用力過度,成為一種病態。

比如《白狐》中, 白吟霜 弄玉 韻奴 浣青 何夢白 江冰梅。大量運用帶有孤冷意象的字,例如“霜”“弄”“奴”“夢”“白”“冰”“梅”

這些字實際上除了有特有的詩詞韻味,一旦脫離固定的背景,則顯得不應景。

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但是階級分層也比較明顯的時代,如果一個名叫“白吟霜”的大媽在超市賣豬肉。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當然這裡也涉及到名字與個人的搭配問題。



其次這種用力過度,還有無病呻吟的感覺,比如“何秋吟”似乎有種病態。 這種古典病態美,似乎跟當代審美觀有點格格不入。

這種風格的普及版,就是被用濫了就是“王子涵”“陳紫函”“李子軒”這種爛大街名字。

如果男性名字瓊瑤化則是綿軟無力,女性化了,舉個例子“鄭逸梅”“周瘦鵑”雖然不是瓊瑤小說人物,乃是民國文人,但是綿軟,女性化風格還是很明顯的。


美不美?適合不適合?我覺得在今天的審美標準看來是有問題的。 似乎一對對痴男怨女,為情可以痴,可以瘋狂,可以死,我希望我們的父母家長也不希望子女是個“情痴”吧?

因此筆者並不認可瓊瑤風十足的男性名字,以及用力過度的女性風格名字。

二 詩文經典風。

包括《詩經》《楚辭》《四書》《周易》等經典。

這種風格最近比較火,網上隨便一搜,到處都是,舉些例子說明~



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蓁蓁,茂盛貌。

燕飛。《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淑慎。《邶風·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謹慎。如臺灣有藝人名蕭淑慎。

惠然。《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惠然,順從貌。

靜姝。《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煒彤。《邶風·靜女》:“彤管有煒,說懌女美”。彤:紅色。煒:光彩。

洵美。《邶風·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鄭風·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燕婉。《邶風·新臺》:“燕婉之求”。燕婉:安靜和順,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這一篇《新臺》主旨是諷刺衛宣公的亂倫,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如雲。《鄘風·君子偕老》:“鬒髮如雲,不屑髢也”。如雲:像雲一樣眾多。《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屈原《湘夫人》:“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


邦媛。《鄘風·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國家。媛:美女。另有“邦彥”——《鄭風·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彥兮”。彥:傑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詞人名周邦彥。

靈雨。《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靈雨:及時雨。

朝雨。《鄘風·蝃蝀》:“朝隮於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時王維有詩曰:“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芃芃(音朋)。《鄘風·載馳》:“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的是,該篇的作者許穆夫人是我國見於記載的第一位女詩人。

綠竹。《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琇瑩。《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琇:寶石。瑩:光亮透明。

巧倩、美盼。《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連用六個比喻,讚美衛莊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佩玉。《衛風·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瓊琚。《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後文還有(大名鼎鼎的)“瓊瑤”、“瓊玖”。

陶陶。《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陶陶”。陶陶:快樂貌。

靜好。《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靜好:安靜美好。胡蘭成和張愛玲結婚時,寫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舜華、舜英。《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顏如舜英”。舜華、舜英都指木槿花。

德音。《鄭風·有女同車》:“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德音:美好品德。

子佩。《鄭風·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佩和子衿在這裡都指對方的衣飾(從而代指對方)。

零露。《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然而該詞溢滿了感傷的氣息(延伸義:容易消失的事物)

婉兮、婉如。《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婉如清揚”。婉:美麗。


瓊華。《齊風·著》:“尚之以瓊華乎而”。下文“瓊瑩”、“瓊英”,均形容美玉。

美清。《齊風·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讚美眼睛美麗清亮。東晉陶淵明有詩曰:“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如英。《魏風·汾沮洳》:“美如英”,下文還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清猗。《魏風·伐檀》:“河水清且漣猗”。

素衣。《唐風·揚之水》:“素衣朱襮,從子於沃”。素衣:白色的衣服。

菁菁。《唐風·杕杜》:“有杕之杜,其葉箐箐”。菁菁:草木茂盛。

采苓。《唐風·采苓》:“采苓采苓,首陽之巔”。《詩經》中,“採~”形式的詞語多次出現,除此之外,還有“采蘩”、“采薇”、“採菲”、“采芑”、“采菽”等。都是採摘某種植物的意思。


文茵。《秦風·小戎》:“文茵暢轂,駕我騏馵”。文茵:車中的虎皮坐褥。

這些詩經取名的文章很多,筆者找來這些,只是說明,這種取名引經據典,確實有一定內涵,但是侷限性也很大。首先即是取名者對古典文學十分熟悉,一般國學愛好者都難以勝任,因為古籍的字詞意,不是靠查查字典能搞定的。比如這個

“零露”

出自《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看字面意思,似乎只是普通的露水,有些取名師看八字喜水便推薦這種名字,實際上,零露:帶有零落的露水,露水在古詩文意象中,是很容易散失的東西,比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就是感慨人生之苦楚。

另外,素衣。《唐風·揚之水》:“素衣朱襮,從子於沃”。《鄭箋》說:“蔓草而有露,謂仲春之月,草始生,霜為露也。《周禮》:“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也有淫奔之義。


素衣:白色的衣服。北宋晏幾道詞曰:“素衣染盡天香,玉酒添成國色”。在《禮記》等典籍中,為喪服。實際上也不適合用作人名。

這種例子太多太多,不熟悉古典文學,很容易出錯。

再看楚辭中一句~“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此處揚靈為楊帆之意思,然其還有它意~ 顯靈

《楚辭•離騷》:「皇剡剡其揚靈兮,告餘以吉故。」漢應瑒《西狩賦》:「蕩無妄之氣穢,揚靈乎八區。」

清王士禛《漁洋詩話》卷中:「叔兄叔子士祜詩云:‘……秋水依稀聞落葉,楚天髣佛見揚靈。’」

再看靈之古義~《諡法》亂而不損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

如晉靈公,齊靈公,漢靈帝,並不是美諡。因此以靈命名實在不妥。很容易歧義。

有人問,宋代徽宗時期有個林靈素,名字挺好聽啊,這是因為,此種名字乃是具有宗教色彩~《玉篇》神靈也。《大戴禮》陽之精氣曰神,隂之精氣曰靈。《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傳》靈,神也。《詩·大雅》以赫厥靈。


又《大雅·靈臺傳》神之精明者稱靈。《道藏歌》冥化自有數,我眞法自然。妙曲發空洞,宮商結仙靈。

林靈素,其原名林靈噩,宋徽宗賜號通真達靈先生。因此其名具有濃厚的道家色彩。

至於沒有宗教信仰的普通人,以靈為名是都顯得不倫不類?

另外,無論是瓊瑤風還是詩文經典取名,如果取名者缺乏過硬的古典文學修養,很容易起出風格怪異的名字~舉個例子,如“柳含煙”不久之前,有位柳姓女士,問我這個名字意境如何?是否適合寶寶?

筆者當即否定之,因為這種名字雖然有點意境,但是煙柳之意象,不單單是自然風景,還有男女相會,甚至是煙花鶯柳這種,總之格調不算高雅。具有風塵氣息。

類似名字大多是瓊瑤風用力過度,詩詞意象審辯不明,造成的。

還有一種,常見於男孩名的,是豪放過頭,霸氣外露型號的名字。

如筆者曾遇到李姓父親,因欣賞毛澤東《沁園春 雪》“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於是別出心裁,給兒子取名“李天驕”


筆者也是感到有點豪放過頭了。

這種名字很多見,如中超球星“賈天子”這名字,濃濃的古風,霸氣直衝霄漢!

還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化用出~江豪傑

一位家長,喜歡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化用出~黃擎蒼,這名字讓筆者忍俊不禁。

還有因崇拜岳飛~化用《滿江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化出~何朝天。。。

這麼具有英雄氣概就差把李白《俠客行》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化用出來了!

因此筆者不由得再嘮叨兩句,如果真愛好古風,真想用古風取名,基本功一定要打紮實啊!

綜上所述,目前流行的瓊瑤風,詩文經典取名風,雖然都不錯,但運用難度很大,家長取名的時候,還是多加註意!

瓊瑤風,民國風,古風取名風格及其弊端小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