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社保政策,養老金到底能領取多少,具體怎麼算?

點擊右上方字體,關注:人社愛好者,瞭解更多社保資訊!

最近,很多朋友在後臺給小編留言諮詢,說自己有二三十年工齡,退休後到底能拿多少養老金?

“為什麼我工作了30年,而我的朋友工作20年,退休後他的養老金卻比我的多?”根據工齡怎麼計算養老金?

今天,就為大家來具體講解一下這幾個問題。

首先,大家先明確一個概念:工齡與養老金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 工齡指的是工作時間的長短

▣ 而決定養老金多少的相關因素是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當地社平工資個人養老金賬戶

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

單純的工齡和養老金沒有關係,只有經過勞動局認可的工齡才可作為“視同繳費年限”

所以這裡也印證了為什麼工作年限長卻沒有別人領的養老金多的原因。

2018社保政策,養老金到底能領取多少,具體怎麼算?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

工齡的長短標誌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它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所以不能代表工齡高領取的養老金就高。

通過人社廳瞭解到,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

◆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

◆ 國家規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週歲;在生產、操作崗位工作的女性年滿50週歲,在管理、技術崗位工作的女性年滿55週歲。

◆ 從事國家規定的特殊工種且達到規定工作年限的男年滿55週歲、女年滿45週歲的,可以申請提前退休;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鑑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男年滿50週歲,女年滿45週歲,可以申請提前退休。

那麼在未達到退休年齡前,應連續繳納養老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照"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確定,繳費時間長,則退休後領取的基本養老保險金相對較高。

2018社保政策,養老金到底能領取多少,具體怎麼算?

養老金到底能領取多少,具體怎麼算?

養老金的計算,分為4種方法,分別是:

第一種

最簡單的叫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

基礎養老金有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補貼而成,各地標準不一樣。比如山東省最低基礎養老金只有118元,而上海市高達93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60歲是139個月,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

第二種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待遇計算老辦法。

2014年10月之後,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改革設置了十年過渡期,為了實現新舊老辦法的有效銜接。

老辦法仍然是採用過去的計算模式,不過為了保證退休待遇的不斷增長,規定了待遇計算的每年增長率。

主體還是以2014年9月的基本工資為基數乘以退休工齡所確定的計發比例,再加上職務職稱所確定的生活補貼。

2018社保政策,養老金到底能領取多少,具體怎麼算?

第三種

這種比較麻煩,是屬於中人過渡人員的養老金計算新辦法。

既包含企業退休人員的,也包含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適用這一計算公式的主體,主要是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之前已經參加工作,但沒有建立個人賬戶的一部分人。

退休待遇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

事業單位多了一項職業年金,不過國家也正在引導企業逐步建立企業年金制度。

基礎養老金是根據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通過複雜的公式計算而成。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方法,跟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計算方法一樣。

過渡性養老金,各省計算方式不同。大體參照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模式。是對沒有建立個人賬戶養老金之前的工作年限,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一種補償。

另外,如果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話,就會出現退休待遇計算第四種方法。

第四種

退休的計算方法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職工退休新辦法。

不僅僅是1998年之後參加社會保險的企業退休人員,2014年10月之後參加工作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未來的退休待遇都會這樣。

2018社保政策,養老金到底能領取多少,具體怎麼算?

30年工齡能領多少養老金?

說完工齡和養老金的關係,已經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後,不難得出30年工齡能領多少養老金。

❖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看一下:

王叔叔今年在北京退休,92年以前在國企工作了4年,92年以後開始繳納社保到退休,繳費年限正好30年,北京上年社平工資為7706元,假設養老金指數為1,個人養老金賬戶有15萬元。

根據下面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算出:

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❶ 基礎養老金=(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x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❷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內養老金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致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

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

王叔叔每月基礎養老金=2312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079元

過渡性養老金=401元

所以,王叔叔30年工齡,退休後每月養老金有:

2312+1079+401=3792元

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人社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感謝點贊與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