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請給P2P行業多一些信心!P2P發展方向仍舊向好!

P2P行業多事之秋,雷聲滾滾。更多的人希望行業優勝劣汰,良幣驅逐劣幣。P2P行業網堅持認為:“今年是合規年,一些劣質平臺或者打著P2P名號招搖撞騙的偽平臺最終將被清洗,這對行業而言是個重大利好!”

多事之秋,請給P2P行業多一些信心!P2P發展方向仍舊向好!

近期,有人喊著監管,有人喊著自律,也有人置身事外一般喊著快洗牌。但你是否瞭解互聯網金融的本質,請記住他一定是更好的服務實體的,如果作為從業者,你對中國實體經濟沒有信心,那麼你選擇P2P也許是錯誤的。如果作為客戶,你認為中國整體經濟不會改善,那麼你也別選擇P2P,因為資金將變為無效投資最後成為更大的泡沫等待著你。

P2P行業本是天使,但卻被別人描述成了惡魔。在我們理解其實很簡單,就是有錢沒想法的人把錢借給沒錢有想法敢幹的人,正好迎合了全民創業,萬眾創新。

這兩天,我收到一些投資者的哭訴,幾乎全家家當都投資在P2P。今天我再次告訴大家,P2P只是一個信息中介撮合出借雙方,真的P2P公司不可能自融、更不可能跑路。此外,P2P不可以叫做理財產品,能稱之為理財產品的是需要商業銀行或者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併發行的。

雷聲滾滾下,即使是一些頭部類的平臺也難擺脫身份的尷尬。

在內外交困下,P2P平臺密集爆雷,輿論廣泛質疑,投資者聞P2P色變,給人的印象是整個行業陷於陰暗中,對投資者的打擊很大,恐慌心理加劇提現贖回潮。在這種群體性效應下,即便合規經營、底層資產質量良好,投資端資金的淨流出還是會給平臺的經營帶來顯著的影響。承受力差的平臺,會僅僅因為資金的淨流出而出現經營困難,進而爆出問題。

一家P2P平臺的負責人表示:我們做的是合規性P2P平臺,但當前的徵信環境下,借款人不還款,追索流程長,效果差,平臺又必然對投資人有交待,於是有些平臺只能走自己動手圓場的路,致使自己越陷越深,再加上這輪擠兌效應,行業的流動性枯竭,這個過程中,唯一受益的是老賴借款人們,投資者和平臺方都會輸得很慘。

目前,行業面臨宏觀環境、市場流動性、監管政策,再加上平臺資金端和資產端的多重壓力,互金行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加大。不少行業人士表示,當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市場信心。

我們呼籲,從2007年第一家P2P平臺誕生至今,互聯網金融已經走過了10多個年頭,特別是對長尾市場的需求有著很大程度的挖掘。至於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爆雷、毒瘤,不過是治理互聯網金融各種亂象所付出成本和代價,但這絕不應該是妖魔化互聯網金融的理由,相信在大浪淘沙之後終會沉澱出有價值的模式、有價值的平臺、有價值的市場機制。

從社會層面來看,截止到今年5月底的時候,P2P行業的歷史累計成交量突破七萬億大關,已然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共享經濟”。雖有亂象橫生,但並不妨礙互聯網金融成為金融科技創新的強大支點,甚至是進一步盤活經濟增長的扛旗者。頻繁爆雷後的互聯網金融,讓優勝者有充足的時間做出成效並匹配市場需求。十餘年的發展、兩年多來的集中整治,P2P網貸行業的大方向無疑是健康向好的。

請給P2P行業多一些的信心,嚴監管正積極推動行業走上正軌,幫助P2P平臺迴歸普惠金融本質、發揮應有的行業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