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變命運,期貨改變人生

​自從高考擴招之後,上大學不是什麼難事了。更多的是要拼個好大學,尤其是名牌大學。一所好學校所帶來的優質資源和濃厚的氛圍,會改變一個人的眼界和心態。所以很多人都在說,

高考改變命運

那為什麼說期貨改變人生?

高考改變命運,期貨改變人生

事實上,期貨與高考亦有相似之處。莘莘學子,寒窗苦讀,考卷的分數基本上就是你真實實力的體現,有偶然性,同時具有必然性。期貨呢?茫茫期海,埋頭苦做,資金曲線就是你實力的體現,有偶然的運氣,但是能做到長期穩定盈利的,必然是有真正實力的。做到這一步的人,也就和高考高中狀元差不多了。

交易的基礎:積累與學習

有人說,做期貨就是在賭,和擲硬幣,賭大小,沒有區別。對於此觀點,我是不贊成的。做期貨,要盈利,必然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就跟你去解答數學題一樣,題目萬變不離其宗,考的都是那些東西,只要把公式記牢,理解出題用意,思路清晰,加之細心即可計算正確。期貨也是如此。市場千變化萬,但是就那幾十個品種,只要對市場的認識足夠紮實深入,交易的方法學會了,心態到位了,在面對任何行情的時候都可以像面對數學題那樣,冷靜思考,嚴謹分析,堅決果斷地出手阻擊,那你離長期穩定盈利也不遠了。

看到這兒大家可能會說,你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那高考呢?誰還不是十年寒窗苦讀?憑什麼你做期貨就想讀了幾本書,學了幾堂課就想一朝暴富?所以你要找到期貨穩定盈利的方法,沒有5、6年的功夫,基本是不可能的。有人說,這需要你觀察上萬張K線圖,上萬張分時圖,虧虧賺賺無數個來回才會摸出門道。

交易的境界:無懼虧損

說到這裡,有些人可能也就畏懼了。

是不是想放棄期貨了?那你真的可能就失去改變人生的機會了!

葉慶均,2011年一波棉花20億虧到8億;

葛衛東,2015年做空螺紋鋼爆虧90億;

傅海棠,2000入市後連虧8年;

林廣袤,2012年,做多棉花期貨,遭遇資金圍剿,認虧出局,虧損約7億元;

……

縱觀這些行業大佬,哪個不是從期貨裡面搏殺出來的?

要知道,相比於高考是寒門學子唯一的出路來說,期貨市場上的機會要多很多。

過多的交易機會甚至會讓投資者的無從辨別,而這無數的選擇也是造成虧損的原罪。但這也是期貨市場吸引無數人投身其中,不斷搏殺的魅力所在。

交易的本質:風險管理

高考的本質是人才選拔,交易本質則是風險管理。只有理解了這個觀念,我們才能判斷什麼才是最佳的交易機會。

私以為,最佳的交易機會就是風險相對最小也最適合你的交易機會,而不是利潤最大的、與你的交易模式相悖的機會。在風險相對最小的情況下,即使錯幾次也不會影響繼續交易的能力,因為每次的損失都不大,只有活著,才可以有更多的機會進場尋找獲利的機會。

那什麼是風險最小的交易機會呢?簡而言之,就是你可以承受的風險對你來講就是最小的風險。在正常情況下,虧損多少可由你自己控制,你也只能把握自己的虧損,而贏利多少則只能由市場決定。

那如何才能獲得最佳交易機會?保持客觀。

不僅可以獲得最佳進場機會,也可以獲得最佳出場機會。交易機會不是預測出來的,更不是創造出來的,它是等待和尋找出來的,市場會以其特有的方式給投資者發出交易信號。

交易的作用:財富重新分配

期貨是一門生意,是一種買賣,它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財富重新分配!

期貨改變人生:

如果你抓住了2016年的螺紋鋼,焦炭;

如果你抓住了2017年的橡膠,雞蛋;

如果你抓住了2018年的蘋果,棉花……

有一句名言:除了期貨,其他能讓你一夜暴富的方式,都寫在刑法裡。

2018年,已經過去一半了,你的人生改變了嗎?來吧,再接再厲,抓住下一個品種。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