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長久以來,山西省爆表的戰鬥力使得“山西”二字幾乎成為了中國高古建築的代名詞;而河北,天津,遼寧,河南憑著各自的傳世珍品,時不時刷刷存在感,多少也算耳熟能詳;即使是其餘北方諸省,往往也能數出不少壓箱底的金元遺構,甚至還鬧出了現存五座確切“南宋建築”,三座位於北方省份的尷尬事。。南方諸省,限於自然環境條件及修造傳統,長期徘徊在高古建築愛好者們的視線邊緣。大致按現存最古建築年代排各省順序,包含福建,浙江,廣東,江蘇,四川,雲南,上海七省,而且肯定無法囊括所有現存建築,歡迎補充~

1.福建篇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華林寺大殿(北宋乾德二年 公元964年)

長江以南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其年代在中國現存所有木構建築大概也能排入前十。閩國被南唐所滅後,吳越政權為福州地區提供庇護;福州郡守為祈求國境安寧而建寺,名“越山吉祥禪院”。此大殿傳說為拆除閩國皇宮所集舊料所建,其大木結構尚可體現閩地晚唐五代建築風格(注意:現狀細節為80年代大修復原)。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大殿鋪作雙抄三下昂,至為雄偉,前簷當心間補間鋪作兩朵,次間補一朵,山面及後簷不補。這種重視前簷裝飾而忽視次要部位的思路,在其他地區宋元建築中也尚能見到(四川尤為明顯)。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昂頭特寫

華林寺大殿昂面作雙梟雙混曲線,其S形基本輪廓為閩地特色,在當地五代兩宋建築中頗為流行,而其體現的蓮瓣刻元素,至清仍有傳承。福州地區別具特色的構架及裝飾風格(皿鬥,梭柱,卷殺手法)甚至很可能遠渡朝鮮,極大地影響了朝鮮柱心包式建築的發展。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店內陳列的大殿模型。此為復原方案,與現狀完全一致。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福建省博所陳列大殿模型,其戧脊曲線更為圓和,應該是採取了一椽一飛做法,設計上與現狀存在差異。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八十年代遷建大修之前大殿殘狀。。外部圍牆及批簷為清代所加,為明清時期東南地區高古建築改造中常用的“三改五”思路,將整個大殿罩在了一個大盒子裡,客觀上對這一珍貴文物的保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資料圖片,可以明顯看出後世附加的外圍結構所帶來的“三改五”效果,你還會在下面的莆田元妙觀三清殿,寧波保國寺大殿等一些列高古遺構身上看到這一幕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大殿現狀。其瓦作,牆面,門窗及塗飾全部為“參考”宋風還原,還需注意。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大木結構建模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大殿線圖資料(可見其柱頭/補間皆長至兩椽的恢弘下昂。。但它還遠不是最壯麗的)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華林寺大殿·完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莆田元妙觀三清殿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 公元1015年)

莆田元妙觀三清殿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 公元1015年)

元妙觀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北宋大中祥符八年重修,改名為“天慶觀”,元代稱“玄妙觀”,至清代,因避康熙帝玄燁諱,又改稱“元妙觀”。現存三清殿宋後歷經多次重修,但“相當程度”上仍然是宋真宗大中祥符重修的形制,至為珍貴。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好吧,看完這張圖,我相信沒人會覺得這貨是北宋建築。。至少除了那低矮的舉高,沒什麼能讓人聯想到“宋”的地方。再考慮閩地晚期建築技法存古度極高,這外觀想夠上明代都困難。至於這貨到底奇葩在哪裡。。當然是因為內有乾坤。。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在娟秀的小盒子中,赫然保存著雄壯的大木構架。從柱網分佈來看,大殿本為五間歇山,前簷出廊。但可惜的是由於盡間的改造,現只存當心三間構架。鋪作雙抄三下昂,明次間皆補兩朵。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真·前簷結構。從圖中可以看出,三清殿前簷鋪作及第一進構架與華林寺大殿幾無二致,差異很小。只是昂制更為低緩,也沒必要讓出平棊枋而已。前槽金柱下為石柱,上接腰鼓形木柱,石柱上尚可見門額槽口(上圖可見地栿槽口)。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又見扶壁單栱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補間鋪作細節,其上殘留彩繪或為明代修繕所存。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雕刻細緻的駝峰及皿鬥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上架細節,與華林寺大殿處理方法有同有異,駝峰承脊槫的作法依舊,但四椽栿及平梁間鋪數減少,平梁上增設了一組鋪作及左右兩組單步小月梁(也是後世閩地特色之一,此處為最早實例)。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脊槫及平槫下尚可見歷代維修題記:“唐貞觀二年敕建宋大中祥符八年重修明崇禎十三年歲次。。。”,“一九五六年冬中央文化部撥款交莆田縣人民委員會文化科修。”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三清殿現狀

線圖福利:

(看上述樑架總感覺他舉高比華林寺大殿還要低矮,但舉折更為圓和)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元妙觀三清殿·完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羅源縣陳太尉宮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羅源縣陳太尉宮

羅源縣陳太尉宮 (?南宋嘉熙三年 公元1239年)

陳太尉宮原為陳氏宗祠,始建於五代後梁,建造者為由河南固始入閩之陳蘇。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朝廷加封陳蘇“顯佑嘉應侯王”,即建宮殿於祠前,同年,陳蘇十五世孫陳慶被追封為“都統伏魔太尉”,配享於宮。其後,宮改稱為“陳太尉宮”,經歷代擴(重)建。現存大殿核心樑架(一間兩進)仍為南宋遺物。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正殿現狀。。鑑於此殿後加副階闢廊,上架又經過後世改造(棄原脊槫不用,新脊槫後移一架槫177cm,抬升77cm,山面外推1.2m。。窩槽面目全非啊),從外觀上是·完·全·看不出南宋風格的,請注意。

當心間概況。據推測此建築原為一間三進之大殿,外部後世改造痕跡情況嚴重。。我就不多廢話了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核心部分還是有很明顯的早期特色的。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再放一張現狀。可能有人會對其一間三進的佈局感到奇怪(比如我),可能作為參考的例子有下圖名山室祖師洞建築結構(樑柱為宋代原物)。或者現存核心部分本來就不完整。。總之,這佈局還是很神奇的。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泉州府文廟大成殿

泉州府文廟大成殿

府文廟始建於唐開元末年,北宋太平興國初年移建孔廟於此,七年(982)建為州學,後又遷他處,大觀三年(1109)遷回,南宋紹興七年(1137)重建。其後歷代重修重建,但技法存古度頗高,從大成殿中尚可一窺宋元風貌。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大成殿外觀

下簷鋪作,昂嘴卷殺S形輪闊尚同華林寺大殿,元妙觀三清殿及陳太尉宮正殿,此地方風格技法至清末依舊有傳承。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內部結構及上架處理。插栱連續偷心,平梁駝峰承槫,梁栿闌額及串斷面全作圓形,都是福建宋以後的通行做法。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天南營造」中國南方宋朝,元朝古建築遺留之福建篇

泉州府文廟大成殿·完

福建篇·暫定完

下篇預告:浙江(重頭戲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